分享

与人相处,克制欲望,你就赢了(好文)

 醒读哲学 2023-08-12 发布于安徽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行走于人世间,每个人虽是独立的个体,但又是社会上的人,故而避免不了与人交往。

其实,与人相处也是一门学问。

好为人师者,容易招人厌恶;

习惯倾诉者,难免让人疲惫;

过分表达者,往往不被珍惜。

正如有句话讲:“纠正欲、分享欲和倾诉欲,一旦过度便是社交大忌。”

社交过程中,只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缘,与人相处舒服,久处不厌。


克制纠正别人的欲望

杨绛先生有言:“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伴侣,朋友,合伙人,皆是如此。”

深以为然。

毕竟人教人是教不会的,让人醒悟的从来不是别人的教诲,而是自己撞的南墙。

而且很多时候喜欢纠正别人的人,往往认知水平低,自以为是。

习惯把自己的三观奉为圭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他们只认可自己认知里的标准,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

殊不知,狂妄源自无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而不是纠正别人。

总是否定别人喜欢提建议的人,并非都是出自好心,而是源于认知的浅薄。

《人性的弱点》中有一条原则如是说道:“尊重他人的意见,永远不要说'你错了’。”

高水平的人,知道尊重别人,成全他人,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纠正。

同样,如果想在社交中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做到尊重别人,克制自己的纠正欲。

往后余生,不要用自己的脚去丈量别人的人生,学会接纳,允许不同,克制欲望,行稳致远。


克制找人倾诉的欲望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刻,想要找人诉说无可非议。

但如果一直如此,难免会让人疲惫,甚至会觉得你矫情,总有倾诉不完的心事。

一味向别人倾诉,只照顾到了自己的心情,却没有顾及对方的感受。

没有人会一直喜欢做一个情绪的“垃圾桶”,总是找人倾诉,只会让一段关系渐行渐远。

那些高情商的人,之所以与人相处舒服,是因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倾诉欲。

他们不做情绪的奴隶,更不做坏情绪的传播者。

人生唯有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与其期望别人为你点燃一盏灯,不如自己提灯前行;

与其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楚,不如用心治愈自己的生活。

没有人能给你抚平人生的每一处伤口,唯有自疗,才能治愈。

往后的日子,想要倾诉的时候,不如先学会倾听,凡事换位思考,你能收获更多。


克制强烈的分享欲

《人间失格》中讲:“无论对谁太过热情,都会增加不被珍惜的概率。”

分享欲可能是一段感情的开始,但也有可能成为感情的终结。

把握好了分享欲,会成为感情的增稠剂;

但若是掌握不好边界感,只会疏远感情。

分享欲一旦过了头,往往容易错付,以至于造成遗憾。

分享欲旺盛的人,对别人太过热情,很有可能不被珍惜,任人摆布。

你分享喜悦,别人却认为那是炫耀,对你产生隔阂;

你分享爱意,别人却觉得那是理所应当,根本不会重视。

若是毫无保留的分享,只会被人肆无忌惮的伤害。

分享欲这种东西,适可而止,保持一定的分享欲,但不可过度表达。

有分寸的分享才可为感情保鲜,有所保留的表达才能让人舒服。

余生,愿你控制好自己的分享欲,与人交往时保持理智,清醒社交。



阿德勒曾写道:“人的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把关系处好了,能省掉绝大多数的烦恼。

其实在社交中,克制欲望,你就赢了。

克制纠正欲,放下说教,成全别人;

忍住倾诉欲,悲喜自渡,学会自愈;

控制分享欲,保持边界,有所保留。

在社交中,克制欲望,有分寸感,是成年人应有的自觉,亦能收获相处舒心的关系。

与君共勉。

 / 醒读君说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