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次要诗人]中国作协2023年第四期全国会员北戴河创作研讨会特稿:冰客的随笔《寻梦北戴河创作之家》

 黄石新东西 2023-08-13 发布于湖北

寻梦北戴河创作之家

冰 客

早就听说中国作家协会有两处创作之家,分别是建在北戴河安一路9号的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和建在杭州灵隐寺景区的中国作家协会杭州创作之家。这两处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之家,每年均由中国作协把前往创作之家疗养休假的名额分配给各省市自治区作协,再由各省市自治区作协推荐中国作协会员前去创作疗养休假。因此这两处创作之家一直以来就是作家会员们心中的圣地,也是作家会员们神往之处,作为一名作家心中自然对这里充满了向往。自从201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之后,我就一直向往能到创作之家去疗养休假,能到这个神圣的宝地去实现自己对文学的朝圣之旅,将倍感荣幸。
2023年6月,我接到了湖北省作家协会的通知,安排我前往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去疗养休假,问我有没有时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也是我梦寐以求之事,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满口答应,并期待早日成行。
随后,我就收到了由湖北省作家协会快递来的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的休假通知,休假时间是2023年7月29日至8月4日,会员可携一名家属同住。7月29日,当我开完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之后,早晨7时50分,即同湖北省作协推荐的作家会员易飞、向天笑、谭冰三人及他们的家属,从武汉站乘坐G1278次高铁前往秦皇岛站。此前我们购票时就商量好了尽量选择乘坐同一车次最好同一节车厢,所以我们的车厢和座位都相距不远。高铁在驶往秦皇岛的途中,我们在列车上有说有笑,心情十分愉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列车经过7小时36分的飞驰,当日15时26 分,我们抵达了秦皇岛站。出站后,我们一行即分乘两辆出租车,前往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安一路9号的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目的地。
出租车很快载着我们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只见这是一个精巧别致的小院,院门口的院墙上镶嵌着一块用黑色大理石制作精良的“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的牌匾。牌匾用围的院墙上攀满了爬山虎植物,放眼院内的植被景观绿意浓浓,伸出院墙外的树枝欢快的迎风摆动,两盆非洲茉莉的绿植士兵般排列在院门口的两侧,透出鲜活的绿色,仿佛在热烈的欢迎着作家们的到来,院门前一条幽静的安一路连接着道路两侧创作之家东西两院。
创作之家大门是一副对开的铁栅门,看到我们到来,门卫笑容满面的迎接我们,问候我们是来参加休假的作家吧!我们回答“是”!门卫便迅速打开了铁栅门。因是下雨天,门卫还为我们打上了提前准备好的雨伞,帮我们搬运行李到服务台报到。
进入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院内,只见迎面是一幢明黄色三层的楼房,巴金先生题写的“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题字十分醒目的映入眼帘。这是一号楼,服务台就设在一号楼的一楼,工作人员引领我们到服务台办理入住手续,给我安排的房间是2310号。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为我们发放了就餐登记卡和房卡及一枚中国作家协会的徽章。办理完入住手续,工作人员又带着我们来到了位于小院左侧的四层黄色小楼二号楼入住。在创作之家,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和见到我们那种相敬如宾的微笑和话语,顿时让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深切感受到作家回家的感觉。二号楼的楼梯道及走廊内都悬挂着来这里休假的作家们的书画作品及早期前几届来这里休假会员的合影照和创作之家的活动照片,还有一些文坛前辈们在这里活动休假的珍贵照片。一切手续办妥,我们就在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安顿下来,开始了为期7天的疗养和创作休假。

入住下来,收拾妥当后,雨也停了,我们便来到院中细心地参观着这个别致的小院。只见院内两棵相依而生、硕大无朋的核桃树,算是这个小院内的标志性景观。我们来时正值核桃接近成熟时节,两株核桃树枝繁叶茂,成巨大的伞状,丰硕的果实密密的压弯枝头,仿佛不堪重负地将茂盛的树枝垂向大地,呈现出绿荫匝地、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这两株核桃树看上去像是一直都没有舍得修剪过,自然生长,长成伞状,撑开巨大的如伞状的枝叶罩着大地。树下放置了两张铁桌和八个铁椅,供作家们在这里聊天歇息。每到晴空初上、月夜渐升或星光满天的夜晚,这里都会聚满作家,或聊天说笑,或谈文论艺,更有作家们买来啤酒烧烤或小吃在这里喝酒助兴。创作之家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两株核桃树有100多年的历史,仿佛一位经风沐雨、历经沧桑的老人,见证着安一路9号院的历史,也见证着创作之家的发展历程,见证着到这里来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代代的作家们,更见证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昌盛。
院子一号楼的右侧是一个花园式的景苑,一块耸立在景苑中灵秀的石头上是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题写的“清悦”苑名。清悦苑层次分明的形成了上下两层,台阶上方是一个健身场所,安放了各种健身器材,还放置了铁桌铁椅,可供人们闲暇时坐在这里喝茶聊天。十几株不同的松树组成了松台,郁郁葱葱的绿荫笼罩着健身场所和这一个松台,四周是爬山虎茂密地竞相攀爬在围墙上。在松台向外的角落处是人工修建了一道奔流的飞瀑形成了水流,冲击着水池中的小水车,水池中正盛开着鲜艳的荷花,水车不停地转动着,潺潺的流水形成一条犹如天然的小溪,从草坪中流过,流向景苑下方的亭榭,然后拐了一个小弯,又流向荷池,悄无声息地渗进景苑的草丛中。小溪内不时可见荷花和菖蒲在旺盛地生长,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湿润的空气弥漫景苑内,行走其间,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亭院内有松树、柏树、榆树、核桃树、枫树等各种景观树,将景苑装点得分外多姿多彩。下方是一个别致的亭子,坐在亭榭下,一股浓浓而又凉爽的绿意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呼入鼻息,感觉到甜甜的。清风徐来,犹如端坐在天然氧吧的森林里,声声蝉鸣悠长的嘶叫着,真正让人如同置身在了大自然中,享受着天簌之音。偶尔在这里还会遇到一只小松鼠,偷食着院内的果实,更为这里的景致和植被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清悦苑小巧玲珑,曲径通幽,在这一袖珍的景苑内,囊括了一个大家碧秀公园所能看到的景致,可谓包罗万象,气象万千。
创作之家的建筑主要是黄色,虽不雍容华贵,没有高楼大厦的威严壮丽,雄伟高大,但她精巧别致,幽静安详,以高雅的气质,绰约迷人的风姿,端庄秀美地坐落在这个小院内,小家碧玉般的供作家们去静静的感悟和欣赏。
创作之家的餐厅是在二号楼的旁边,穿过一排绿意盎然的柿子树、木槿花等景观树和绿植花卉后,就进入了餐厅,餐厅每顿为我们准备着丰盛的伙食。餐厅内挂满了前来休假的作家们留下的书画作品,琳琅满目。“我家爱我,我爱我家。”“北戴河爱我,我爱北戴河。”等书画作品无不道出了作家们对北戴河创作之家的热爱和表达的心声。
在北戴河创作之家第二天,北戴河创作之家为我们安排的是在创作之家一号楼一楼多功能厅举行的会员见面会,各位前来参与休假的作家会员们先是自我介绍,到会的20位分别是来自湖北、江苏、天津、江西、山东、陕西等地的作家会员代表。接着便是召开的创作交流研讨会。创作交流研讨会上,各位作家会员们先后交流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前来创作之家休假的感受,以及目前的创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北戴河创作之家主任于辉向各位作家会员们介绍了北戴河创作之家的成立历史及发展历程,让所有参会的作家会员们大开眼界。从于辉主任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于1953年启用,当时叫中国作家疗养所,中途几经周折,1984年前后,中国作协经与河北省和秦皇岛市有关政府部门协调,北戴河安一路9号院中国作家疗养所回归中国作协,后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安一路9号,分东西两院,占地9亩。历史上来到过北戴河创作之家疗养的作家有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冰心、曹禺、刘白羽、萧三、丁玲、周立波、杨朔等响彻文坛的鸿儒巨匠和文坛泰斗。
一号楼各走廊及楼梯道内和二号楼一样,都设置的是艺术展廊,墙壁上装饰精雅地悬挂着作家的书画作品和创作之家相关活动的照片,浓浓的艺术氛围扑面而来。步入其间,作家回家的温暖、温馨、舒畅和亲切感油然而生。走廊左侧的阅览室内陈列着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奖牌样式以及各种活动的纪念牌匾,成为了作家们永恒的向往。在阅览室内翻阅种类繁多的文学期刊和会员们的签名作品,不失在这浓浓书香氛围中又带来了一次深切的阅读享受。在巨大的书案上挥毫泼墨留下墨宝,也为来到创作之家留下记忆和留念。
在北戴河创作之家,工作人员先后组织我们前往集发现代农业园考察观光农业,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老龙头、鸽子窝调研等活动,剩下的时间便是作家们自由活动,其次便是每晚看一场电影,每早教练教授作家们一个小时的八段锦。
在北戴河创作之家,作家会员们颇为惊喜、收获最大的当是见到了久仰的“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老文化部长,王蒙先生已90岁高龄,仍精神矍铄,晴日时每天下午还会到海边游泳。我们这期作家会员是2023年第四期全国会员北戴河创作之家休假,因来时前两天的阴雨没能拍成合影照。7月31日,北戴河创作之家安排参与休假的作家会员们合影,更为难得的就是恰逢王蒙先生正好也在此疗养,拍摄合影照时,我们这期的会员们有幸与王蒙先生一同合影。

在北戴河创作之家,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精神矍铄的他每次见到我们,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慈祥温善,向我们示以微笑,或是偶尔问上一两句话。今年90岁的王蒙先生曾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了全国以及世界的关注,他的代表作品《青春万岁》《这边风景》更是让人耳熟能详。
他每个夏天都会到北戴河创作之家来度假。一天早餐后我在小院内遇到王蒙先生,我向他问好,他微笑着并亲切和蔼的问我:“今天有什么安排?”我说:“今天自由活动。”他关爱地说:“那好,要多写作品。”我回答说:“好!谢谢王老!”
8月4日,休假的最后一天,早餐后再次遇到王蒙先生,当我们几个作家会员诚恳的邀请想和他合影时,他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很荣幸的和“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留下了一张最珍贵的合影照。
安一路是一条清雅幽静的巷子,一直通往海边,步行20分钟左右即可见到大海,可以与大海亲密接触。安一路两旁林木幽深,荫翳蔽日,建筑都是欧式风格等,独具异国风情。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北戴海疗养院毗邻,都共用着安一路9号的门牌号。在北戴河创作之家,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她的高贵品质与独特魅力,铅华洗尽,沉静自如,犹如风姿绰约的女子,是我们作家真正的家,也是我今生文学之路上永远的向往和牵挂。
七天的休假很快就结束了,8月4日13时59分,我们湖北同来的作家会员们一行登上了G1276次秦皇岛——武汉的高铁,踏上了返程之路。在北戴河创作之家休假虽然结束了,但我明白这是一条真正的朝圣之旅,将伴随着我文学的终身和今生的创作之路,直到永远。
在疾驰的高铁上,我不由得生发由衷感慨,2023年夏天,我到了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见到了“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我梦圆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

    2023年8月3日至6日写于中国作家协会北戴河创作之家和湖北十堰


冰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主任记者。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首届湖北文学人才,入选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鲁迅文学院湖北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首届大师写作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十月》《诗刊》《人民日报》《长江文艺》《星星》《诗选刊》《时代文学》《天津文学》《诗歌月刊》《长江丛刊》《散文选刊》《安徽文学》《草原》《文学界》《延河》《芳草》《诗林》《诗潮》《绿风》等百余种报刊。著有诗集《河西村》《乌鸦》《总有一条路通向故乡》《故乡的原野上》等多部。曾获第七届湖北文学奖优秀文学编辑奖、第六届湖北文学奖提名奖、首届《长江丛刊》年度文学奖诗歌奖等。文学评论集《文学场景与艺术表达》入选湖北省文联2020年湖北省签约制文学艺术创作扶持项目,并获第十一届湖北文艺评论奖(著作类)优秀奖。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