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溧阳天目湖畔的茶香 邹蓝/文,图 饮茶聊天,一般都被看做是休闲。而且,饮茶一般而言也有益健康。不然怎么会有古代的茶马贸易?高原大漠草原居民没茶喝,会影响健康的。还有晋商把茶叶卖到罗刹国去。那边天寒地冻的不产茶叶。 英国佬也千方百计把云南大叶茶偷到印度大吉岭一带种植,也是为了省去在中国买茶叶耗费的白银,更早为买茶耗掉许多白银。弄到英国鬼子弄鸦片来平衡贸易。现在看,中国茶叶的营销远不如英国立顿。但是中国各地,尤其是淮河流域向南的各省,都有各自的名茶。单一大品牌独霸茶叶市场不是好事。河南都有鸡公山的信阳毛尖。陕西则有茯茶。南方各省哪更不用说。琳琅满目的各种茶叶,是中国喝茶人的福气。 老友邵蔡夫妇上周送了我一些老家常州溧阳天目湖的名产天目席茶。我知道这是特别好的江南茶。拆开包装后我当即打开一盒沏上一杯。没想到手一哆嗦,小包装的口子撕大了,进杯子的茶叶多了点,也就是它了。正好出门有事,先用开水沏上放着。反正太热的茶水也不能急着喝。 俩小时后回来,这茶水正是温温的,牛饮一大口,齿含清香。只见茶杯里近半杯翠绿的茶叶在茶水中飘浮着,指甲盖大小的一片片嫩茶芽。茶香特别淡雅。于是再牛饮几口,添上开水然后慢慢品。满口的江南春天山野的清香。 这茶,他们上次过无锡,已经有过惠赠。溧阳的这天目席茶,来自苏南家乡,确实好。溧阳属常州,无锡百多年前则在常州府之下,无锡人也认同常州确实在情理中。 今年2023因为有事,春季都没能当还乡团回去猛嚼几顿春笋。来自江南的好茶,也算是慰藉乡思。 贵州的安顺不产茶,但是一度有假冒伪劣者利用贵州名号招摇撞骗。贵州人一度说某某东西是“茶叶(用贵州口音)”,意思就是假的。1988年6月我随龙永图到新疆办差,路上说起“茶叶”这典故,龙先生哈哈一笑,说居然你也知道贵州这故事。 现在我每天轮流喝的茶,绿茶,白茶,红茶,岩茶等都有。苏南的金坛雀舌,苏州老友建平送的,他家乡在金坛;福建的白毫银针,是小友的父亲安溪籍茶商吴老板送的;还有陕西关中的茯茶,是陕西籍北京老李送的。家乡无锡的太湖炒青都是我弟弟给我,我没少喝。手头现在也有湖南的石门银峰茶喝着。记得我爷爷在世,他常喝的是旗枪。一查,现在旗枪改名一芽一叶茶。难怪旗枪都看不到了。 现在江南高度发达,相对而言,溧阳和金坛(那里的风景名胜是天目湖与茅山)的生态环境保留得比较好,溧阳也有竹海,跟宜兴和长兴的竹海几乎连成片。溧阳和金坛,是苏南的宁静后花园。无锡常州的亲朋好友常去。好山好水都出好茶。江南的好山好水出特别好的茶。 品着天目席茶,即兴写下这么几行字。 贵州黎平县地扪寨 常州天宁寺塔 新疆阿拉尔,南干渠外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枯死胡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