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吊灯,野茼蒿。

 最好的阳光bj 2023-08-13 发布于北京

文  图 | 最好的阳光

野茼蒿原来在北京见过,大约是种子随着别的种子从南方来的。

那还是好几年前了,一直没写过它。今夏,在昆明郊外又遇到了野茼蒿,这下必须写写了。

茼蒿,Glebionis coronaria (Linnaeus) Cassini ex Spach,菊科茼蒿属草本

野茼蒿是菊科野茼蒿属的直立草本,透过这个名字能看到它和茼蒿的关系,都是菊科。

茼蒿的花可爱,茎叶已经驯化成餐桌上受欢迎的植物,我也爱吃,就是蒿子秆:茼蒿,人间有味是清欢。

野茼蒿又叫假茼蒿,在泛热带地区以杂草身份广泛分布,路旁、水边、灌丛中常见。

看资料说,嫩叶可食,据说味道还不错。因为革命的艰苦时期曾做口粮,又叫革命菜。

全草也可以入药。


这就是野茼蒿的叶,膜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

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重锯齿,或基部羽裂 ,两面无毛或近无毛。

茎有纵条棱

从七月开始的下半年,野茼蒿就启动了花期。

橙黄、橙红的花冠总是这样,打不开似的,还低垂着头。

其实它开放了就这样,因为头状花序里的小花全是管状花,檐部五齿裂,两性。

发现上图中那个小羊角了吗,是分枝的柱头。

多个头状花序在枝端排列成疏散的伞房状,盛开时常羞涩低头,仿佛小吊灯。


野茼蒿还有一个重要且鲜明的身份特征,看它的总苞和总苞基部。

总苞是钟状,只有一层,是等长的线状披针形。总苞基部还有数枚线状小苞片,放射状分布开。

瘦果窄圆柱形,红色,有肋,白色冠毛多数

拍的时候,已经有瘦果结出、炸裂了,带着白色冠毛降落伞。



(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菊科野茼蒿属直立草本)

藏在绿色里看植物

一朵朱缨花的生命史。

杉叶藻的小部落。

花烟草,与烟草的花。

新西兰长阶花,记了半天,只记住了一个“阶”字。

终于拍到了做冰粉的假酸浆。

树番茄,红宝石一般的种子。

一朵木樨,南国风中的桂香福利。

特意去好好拍了拍墨西哥鼠尾草,太多惊喜。

墨西哥鼠尾草,一品紫袍,天鹅绒质地。

一株澄澈的蓝花丹,让人宁静。

箭报春,棒棒糖。

假水生龙胆,这下终于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了。

华北玄参,开在山巅的鸟儿。

秦艽与银斑豹蛱蝶的最佳配色。

缬草也有降落伞一般的有趣果实。

夏日山里的三个红果。

尖唇鸟巢兰,森林鸟。

单子麻黄,疾风与劲草的对话。

永远经典的金莲花,光芒万丈。

感受到了对叶兰的小顽皮。

风中雨中,瞿麦恣意。

西藏点地梅,高山上的小仙女。

林深时见鹿,药。

舞鹤草,多么美的名字啊。

花里暂时相见——那些海坨山的花。

柔毛金腰,总角小儿。

三花顶冰花,倒不是顶冰而开啊。

蝙蝠葛,雌花与雄花都很上相。

五味子,有五味。

钝萼附地菜织出来的一块小蓝花布。

北重楼,叶一重,花一重。

种阜草,石竹科的小仙女,又一枚。

高温,来几张嵩山新雨后带露的花。

天远嵩山下。

有夏之居。

洛阳博物馆,一眼千年。

给点叶薹草留个影。

宽叶薹草,有兰的气质。

紫苞鸢尾,蓝色大地。

要多美,才能直接叫美蔷薇。

漏芦、山牛蒡,棉团铁线莲,为什么把它们写在一起?

草芍药,山间的粉彩。

白鲜,如愿。

草原上珍贵的泡子。

狼毒,草原沙化的指标植物。

植物与大地的行为艺术。

端午,七瓣莲的最南之地。

又逢夏至,夏叶葳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