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有立发桥,后有如皋城

 昵称37581541 2023-08-13 发布于江苏

《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这里所说的「郧」,即为立发,其时郧为吴国属地,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带大臣子贡来到吴国,吴王夫差借机想请几个邻国的国君来结盟,自当盟主。鲁哀公不同意结盟,但同意盟会。出席盟会的有卫国出公、宋国代表皇瑗,盟会地点就在立发(发繇口),并建有发繇亭以示纪念。可见春秋战国时海安的立发就成为南北交汇的要冲,清乾隆《一统志》载,立发桥,古时叫发繇口,又叫发阳、立发口。那里有个会盟原。

吴国后来被越国所灭,越国又被楚国打败,发繇口改属楚国,「郧」改称「海阳」。到了汉代,海阳成为吴王刘濞封地。刘濞召天下亡命之人到海边煮盐,并开凿上官运盐河,从扬州湾头至海安三十里墩(立发南),既导洪入海,又将滨海产盐西运扬州,从而使古代立发成为苏北三十六盐场之咽喉,数十州县之要道。

汉末「三国」时立发属曹魏,中间一段时期曾属孙吴。司马一统天下称晋。东晋义熙七年(411)分广陵境置海陵郡,辖建陵、宁海、如皋、蒲涛、临江五县。其中宁海为海安现境西北部,如皋县治即设在立发桥,因此当年立发曾是一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唐县治曾一度被撤。公元831年(唐文宗太和五年)设如皋场辖五个乡,南唐保大十年(952)如皋场升为如皋县,县治才迁到现在所在地。所以如皋、海安人都说「先有立发桥,后有如皋城」。

众所周知,有河就有桥。自刘濞开凿上官运盐河,立发附近就有了桥。后来到了宋代,人们在老通扬河(即上官运盐河)与串场河交汇处的河口建一石桥,仍名「立发桥」。此桥高四丈五尺,长九丈余,桥面宽一丈五尺许,两坡各有石阶数拾级;两侧建有石栏,精雕「二龙戏珠」图案;桥下建拱形桥门,可通舟楫。由于地处江海平原,又为上官运盐河入海通道,蔚为壮观。
岁月更替。立发桥建成后因地处交通要津,桥下行船,桥上通人并杂有车辆,使用频率过高,加上年久失修,终致毁损严重。清雍正十一年(1733)冬,海陵宫殿臣携妻吴夫人出资修建,改名「力乏桥」,并刻石留存。后因长年泄洪,大水冲击,至清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桥身几乎倒塌。地方人士联名奏请县令晓谕城乡盐场集镇富户募捐,乃重修立发桥,并于同治元年(1862)立碑记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淮南发大水,立发桥被大水冲塌一桥垛,轿马行人只能远途绕道,百姓怨恨嗟叹。两江总督周建德到淮南巡查盐政,告诫地方官史要将立发桥重新规划营造。吴县叶瀚甫来扬州经理盐政,自愿出资5千元,由此带动乡邑百姓纷纷捐助,遂筹款十万余元,由汪云龙总督办理,费时六个月,于民国三年(1914)夏末告竣。
时里人撰联刻石:「西迎淮委水,东锁海天潮」。又撰:「发繇亭指千帆影,捍海堤横万灶烟。」
1954年,因串场河改道立发桥被拆。后立发乡、城东镇先后在原址附近另建立发桥,但都因设计者不懂历史,所造之桥也就没有原来历史上「立发桥」的文化底蕴了。

图片立发桥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