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第27题说题稿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8-13 发布于甘肃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孙磊博士

各位考官好!我是7号选手,抽到的题目是

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综(化学)第27

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题:

原题再现:

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6,易溶于水及

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取充分,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沸石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乙醇易挥发,易燃,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使用溶剂量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醇沸点低,易浓缩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AC(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接收瓶       D.烧杯

)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单宁酸和吸收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升华

命题立意分析

本试题很好地贯彻了最新的高考要求,“一核”,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诠释“为什么考”,从立德树人这个视角看本题,“茶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今4700多年了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的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工夫茶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茶叶,为中国茶坛大放异彩。词人李清照曾说: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白居易的 山泉煎茶有怀唐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茶的诗词,不胜枚举。由此可以看出,选择“茶”为试题,弘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四层中“核心价值”的体现。后面的通过“四层和四翼”我再详细阐述“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二、认知能力水平考查

本实验题以“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为情境,考查了考生陌生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陌生仪器的原理的分析,充分体现了从“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素养立意”的转变,“素养”就是解决问题的本事,通过情境化设计,凸显了高考命题聚焦关键能力-学科认知能力考查,加大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的结合力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本试题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程度和创新性,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改变“机械刷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和“总结大题套路”等固化的备考模式,本试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内容不超范围、深度不超要求,这遵循了教育规律,加强了教考衔接,注重了通用方法,强调在深刻理解基础之上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让学生掌握原理、内化方法、举一反三,主动探究和深层次学习,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解题技巧上,从而引导教学注重作业题、练习题减量提质,减少机械刷题,促使教学把教材内容讲全讲透,提升课堂效果,吸引学生从校外培训回归校内课堂,切实的服务了“双减”要求,比如说“索氏提取器使用原理的考查”“使用乙醇做萃取剂优点的考查”和“升华装置的考查”都体现了注重考查思维过程,突出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内在思考过程外显,让理解能力可显可见、机械刷题失速失效,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引导一线教师,对今后的复习备考具有指导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题号题目

“四层”能力考查

“四翼”能力考查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           

   必备知识(“尺度”是科学大概念,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与尺度有关)

基础性(固液萃取,萃取效率与固体粒径有关)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   ,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

      

必备知识(乙醇易挥发,遇明火易燃)

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分析陌生仪器的原理,解决陌生情境问题能力,依据题干描述信息,分析陌生信息,加工处理,解决问题,诊断证据推理、实验探究的核心素养)

第一问体现基础性,第二个问题高度创新,情境复杂,信息陌生,设问开放性强,答题视角和答案不唯一,学生需要读取信息,分析问题,较好考察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问充分体现了综合、应用性、创新性

3

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

       

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   (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接收瓶   

D.烧杯

关键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陌生情境下问题能力,进一步探查学生证据推理的素养达成情况。

必备知识(蒸馏仪器考查)

综合性、应用性(考虑萃取原理、萃取后的后处理结合乙醇的沸点比水低,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基础性

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    和吸收    

关键能力:抓住题干提示信息,解决问题能力。题干中已经给出

应用性(应用题干信息,整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      

关键能力:抓住题干提示信息,咖啡因易升华,结合陌生的实验装置的描述,可以推理出该方法是进一步提纯咖啡因,利用的是易升华的特点。

综合性,应用性:又是一个陌生仪器分析,应用咖啡因易升华的特点,分析陌生仪器,结合题干信息,就能解决问题。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   ,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       

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   (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接收瓶   D.烧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