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铁粉要求:讲下理中芄和附子理中芄的区别

 任老师156 2023-08-13 发布于河南
 理中芄:干姜,炙甘草,白术,人参

附子理中芄:附子,干姜,炙甘草,白术,人参

这样打出来,我们一看就明白了,原来附子理中芄,就是理中芄加上附子,就变成了附子理中芄

那么加不加附子有什么区别呢?加附子的原因,往往是患者伴有腹痛或者腹泻,还有手脚冷的情况,因为附子主要用于下焦

那既然加附子,针对这脾胃虚寒更好,为何又单独出来理中芄(汤)呢,这就是你不加附子时,就是单纯理中芄(汤),那么针对中焦虚寒就更强了,这也是有时候加一味和少一味,那么整个方子的力量就不同了

既然有了附子理中芄,为什么还要出来桂附理中芄(理中芄加附子肉桂)呢?虽然看起来还是理中芄加减,但主要不是温中焦了,而是温命门之火,因为患者已经出现命门火衰的现象,比如手脚冰凉,人乏力,想睡觉,下面拉肚子,上面想呕吐,甚至出现水肿,你看这就是少阴证了

但有人一吃桂附理中芄就上火,用附子理中芄挺好的,那我就告诉他,那你用附子理中芄就好,毕竟肉桂上火,比吃辣椒还要厉害,上可能引起咽喉炎复发,下可能会痔疮难受,这还是要注意的

有人也跟我说,他吃桂附理中芄挺好的,并且腰也暖和,肚子也热了,但这个上火怎么解决?我会告诉他用点淡盐水送服看看,就解决了上火的问题

有粉丝问,那这药能长期吃吗?当然是不行的,这是温热之药,多吃可能就会耗阴,造成烦躁睡不着,而滋阴凉药呢,吃多可能就会消化不好而腹胀,影响胃口,所以得有个度,也就是不舒服时吃点,好转以后就停,这才是最好的,毕竟这是药不是饭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