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山到底有多重——天门山的人文传奇

 singer0852 2023-08-13 发布于湖南
当武陵山脉逶迤至张家界市,造出了四座海拔1500多米以上,气势磅礴,大气恢弘的台形岩溶绝壁。它们遥遥相对,依次叫七星山,天门山,熊壁岩,崇山,堪称张家界山国里真正意义上的大山。其中崇山的历史最悠久,史书记载舜曾“放欢蔸于崇山”,建古庸国;熊壁岩最险峻,四周是悬崖绝壁,有“千山人踪绝”之称;七星山海拔最高,山势最奇特,山一层又一层,重重叠叠,回旋往复,形成秀美的山谷景色,鬼谷神功一般;而天门山,则以其厚重的文化成为旅游界的一座名山,一座有灵魂的神山,更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座文化圣山。
  人文之一:鬼谷子
  天门山史有圣山之说,这是源自传奇人物鬼谷子。《永定县志》载:“鬼谷洞丹篆。洞在天门山绝壁,无路可阶,有樵者误入洞,见壁上画字如篆文,离奇不可辨,欲再往,则云气怒涌不可支...”《直隶澧州志》载:“鬼谷子。隐居天门山学《易》。石室幽邃,下有清流。今石壁上有甲子篆文。”如今在天门山顶东段的峭壁上,有一个方形洞口,距山顶百米,下临深渊万丈,地势险峻,面北坐南,洞高10米,宽6米,进深80余米,传说鬼谷子曾经在此隐居兼修武功而得名鬼谷洞,是天门山十六洞里最为著名的洞。洞上方有株千年古藤,形似蟠龙,且龙眼、龙嘴、龙须逼真。左边有一巨石形如雄狮,狮口含一圆石,传说撬下此石,即可得无数的金银,石壁上还保存着甲子篆文。洞内钟乳石变幻着千姿百态的造型。水珠沿着倒垂的石笋滴滴落地,叮咚有声,犹如仙人抚琴弄筝在为人配乐。洞内有一潭,水清凉,深不可测。洞口上方有一天窗,窗口下有一排水珠沿洞口滴落,恰似一幅高悬的珠帘。雨季时洞中泉水溢出,在洞外形成一道飞瀑,啸声充谷,有'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阎浮四百州'之气势。野史曾记载鬼谷子晚年在天门洞“静坐思维,修习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复二日食一麻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由于他趺坐苦修,不经行散步,目不瞬睛,心无恐怖,变得形销骨立,须发卷乱犹如蓬蒿,被喜鹊错认作草丛,就此在他头上做起窠来,”出得洞后,收弟子200,流传至现在的大庸“硬气功”就是鬼谷子所创,又名鬼谷神功,代代相传。咸丰年间,天门山下的刘明灯拜鬼谷子传人余道人习练鬼谷神功,“幼奂奇气,习骑射,智勇双全”,以武举身份参加左宗棠的新楚军,于1865年坐镇台湾,成为土家族的第一个二品级将领。2300多年过去,鬼谷神功作为土家族的传统表演剧目,遍访欧洲各国,无数观众为之疯狂,盛赞它是“了不起的中国功夫”。
  鬼谷子,姓王名诩,战国时代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曾一度归隐天门山,“采百花为食,极山林之乐”。中国春秋战国史上一代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他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
  相传鬼谷子具有超人的智慧,惟其如此,他对宇宙生命的探究,和世事社会的洞察始终无法使他安于现实。一天,他看到这样一个场面:田野里耕种的农人烈日炙背,挥汗苦作,耕牛力挽重犁,被驱使鞭打,备受虐待,又见犁田翻土,地下虫豸无法藏身,群蚁纷纷爬起,似已感知大祸将临,寻觅它们生命希望,结果飞鸟云集,资为口粮,无一幸免。这种弱肉强食,众生熬煎,残酷无情的世间相,使他感到更大的惶惑和更深的痛苦。加上当时战国诸侯的互相侵凌,各阶级的苦乐悬殊,无一不使他触目惊心。因此他对这个世间的芸芸众生,时常抱有一种无常之痛,他想用大悲的慈心寻求彻底解决人世间弱者的生存之道。因此他的著作《鬼谷子》重点教授的就是作为一无所有的纵横家们,怎样运用谋略口才巧言令色,进而控制成为强者。《鬼谷子》又叫《捭阖策》,从衣、食、住、行、医到料家理财、治国方案、外政外交、兵书战策、兵器发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养生教子,诸多理论可以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当游人行至鬼谷洞口上方时,依然可以看见木头上镌刻的《捭阖策》。
  真正值得现代人关注的是鬼谷子的教育论,他主张因材施教,学生个性化发展,认为一切合理手段都可以运用。历史记载。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人。他的学生,武可安邦,文能治国。在五百弟子中,最有名气的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苏秦配六国之相印到处游说,联合六国共抗强秦。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辩术而成为秦国宰相,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使秦最终统一了天下。苏秦主张的是合纵策略,而张仪却主张的是连横策略,可以说两个人的策略是背道而驰的,却各自成就了国家大业。孙膑与庞涓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俩后来都成了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著名战例“围魏救赵”就是在这对师兄弟间展开的。 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下山罐》在伦敦中国专场拍卖成交,成交价是15,688,000英镑,约合2.3亿人民币。青花瓷上再现的就是战国时期燕国和齐国交战,为齐国效命的孙膑为敌方所擒。师傅鬼谷子前往营救,率领众人一行下山,打着“鬼”的旗号骑马一路飞驰而去的情境。
  有史学家称其教学育人论超过孔子。孔子虽有弟子三千,名徒七十二位,这些学生除子贡可勉强称为奇才外,大部分是贤德之士,在历史上并无大的作为。由于鬼谷子所代表的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代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鬼谷子以及他的教育主张没有得以推行。明时慈利知县叶守礼诗云:“悬崖峭壁隔尘寰,上有仙人学炼丹。炼得丹成鹤已去,独留丹灶在峰峦。”说的就是鬼谷子天门山炼丹一事。
  遥想当年鬼谷子与渔樵村夫为伴,与采药老人对奕,授徒习武,潜心研习,让你体悟到一种思想的微笑。这种感觉,是一个朝圣者走近灵光的感觉,是一个小我面对大我的肃然。你仿佛看到了一种深邃中幽幽的洪远,你仿佛听到了一种文化者走近森林漫步的回响。鬼谷洞之美妙,全然在这一刻,激活你悠远的神思,让你不愿从一个遥远的梦中醒过来。
  人文之二:野佛
  在山顶的中心,便是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闻名遐迩的天门山寺,视野开阔,极目东南,众山皆小,有一山独尊的气概。自公元前2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东汉时马援曾来此征战,封伏波将军,后人为纪念他始建伏波庙。唐朝时重建寺庙,千百年承接天地万物的灵气,成为天南地北的香客祈福许愿的灵地,香火鼎盛。1303年,官吏王申在此设天门书院,开馆办学,讲孔孟之道。一代才子田希吕就是在这里开启他的求学。明朝沈庆在《重建永定卫庙学记》诗云:“蝶梦翩翩杳,名高峰愈奇。书成传世远,吏隐少人知。翠绿山横案,盈虚月展眉。何当挥彩笔,峭壁为题诗。”记载了天门山已经成为历代隐士的圣地。天门山下枫香岗人候昌铭,曾任清末民国时光绪内阁中书,后厌弃官场腐败,退隐天门山,在《退园诗草》写道:“年来脱网尘,云卧天一方。足不屐城市,口不谈沧桑。守我田园地,重理旧庄荒。……身即为农隐,世亦为我忘。”   
  近年随着天门山对外开放,古刹重修,采用清代官式风格,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阁、法堂等建筑群组成。庙堂里有僧侣近50,烧香,诵经,祈福,祭祀,抄经,坐禅。每个殿堂佛像、法器、佛具、曼扎、供物陈列整齐,引来无数香客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此虔诚朝拜,烧香,祈福,醒悟。
  天门山有“湘西第一神山”之称,细究它的历史,不能不说到这座山的另一个传奇人物,那就是李过,天门山寺庙的住持,法号“野佛”。
  李过,李自成的得力大将,骁勇善战,侠义忠胆。曾随李自成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大战吴三桂。史料记载,李自成兵败后,弃北京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大顺军分兵三路南撤,以李自成,刘宗敏带领的中路军由襄阳经荆州、澧州、凤凰、广西龙虎关、连县、宜章莽山,最终到达湖南常德的夹山寺“禅隐”;以宋献策,郝摇旗、刘体纯等率领的东路军抵达湘阴,共十余万人,与明将何腾蛟联合抗清,最后宿于南岭山脉;而李过、高夫人等人带领的三十万西路军直取湘西的天门山。
  李自成要李过选址,拟修山寨作根据地,准备再次卷土重来。李过受令,在湘鄂川黔边境四处觅寻,看中了天门寨。经李自成秘密察看后,觉得天门寨虽小,但山势险峻,山路崎岖,易守难攻,只有一条小径通往山顶,山下峡谷幽深,巨石间隔内的地势则相对平缓,可屯兵。一年后,在天门山峡谷顺地势垒起一座寨城,设有四道城门和炮台,定名城门寨。《永定县志》记载:“拥众万余,石工数千,设有长寨、大寨、方寨、圆寨、盆寨等营寨”。这就是万古金城。李自成即化名“曹国公”。如今在天门寨还可见有一段用大麻石砌成的古城墙将山路堵死,顶部为半弧形的拱门,仅容一人通过。寨前有两块石碑,其中一块从中断裂为两段,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多数文字已经难以辨认,能看几处刻着“曹国公”字样,并刻字其间曰'万古金城’”,今为天门山寨的一个主要景点。
  后来李自成不幸为自己内部的叛军所害,死于“湘粤之途,马背之上”。形势急转直下,农民军土崩瓦解。李过决定暂时归隐,遂出家,法名野佛,遁迹天门山寺庙,接任住持。清光绪《永定县乡土志》“天门山”篇有这段文字:“明季野佛自夹山寺飞锡此山。野佛为闯贼余党,名李过,事发,削发为僧,竟逃天诛。”  野拂的出家,并非真正要“立地成佛”。而是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准备有朝一日 “恢复中原”、“扫平寰宇”。因此在此设鬼谷馆,借此招募天下英雄好汉,以期有朝一日完成反清复明的大业。相传李自成死后,野拂遵遗嘱带领100多人到夹山寺取走大量从京城携来的金银财宝,雇了九艘大木船从石门沿澧水而上,至永定城的南门码头时下货,悄悄运上了天门山,埋在了几个隐秘的地点,并用毒酒将藏宝民工全部毒死,以期东山再起,扭转时局。无奈清廷根基日渐稳固,很多明朝的旧将都归顺了清朝,大势已去,野拂惆怅不已,迷上了琵琶,终日轻拢慢捻那首《兰陵王》。可能是李过取曲中离人别愁之意,想自己一生戎马生涯,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屡建战功,却其功未成,其名难就,且忠孝未尽,壮志未酬,不免心中悲苦。史料记载,待唱到'沈思前事似梦里'之句时,野佛“曲动人心,当真是字字珠玑句句血泪。”
  大约1660年左右,困兽犹斗的一代名将李过抑郁而死,同时出倌五具,后在慈利高峰村发现一座野佛墓地(溇水茅庵旁),碑文如下:老禅师,武夫也,生于明,终于清。壮志轩昂,丰姿凛然。抱经天纬地之才,久恨权阉;乘倒海翻江之势,敢逐寇林。枕戈待旦,方期恢复中华;拔剑登坛,定欲扫平寰宇。战吴王于桂州,追李闯于澧水。无如戎马屡成,莫展风云之路;是以逐鹿不事,竟甘泉石之栖。爰乃来零阳,木屐响洞,于茅为庵,架木为刹,基地初创,田园渐垦。心之明也在于斯,性之见也在于斯。而旷野于以拂焉矣,而天真于以修焉矣。序。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二十一日龙岗撰。
  历史学家们认为李自成“不著信义、为人刚愎、御下刻薄、生活腐败” ,战略意识差,远不及朱元璋、洪秀全。他的大将张献忠一路逃跑,一路杀人,在四川以人风干人肉做军粮,灭绝人性;从经济制度方面称其“破性有坏余,建设性不足。”于是这些叱咤风云人物也在历史的烟尘中渐渐远去。然而三百多年来,据说有很多神秘的香客僧人上天门山朝拜,实际上是为寻找野佛当年埋葬的宝藏,他们问风水,测方位,挖地掘洞,但都空手而归。这些财宝成了天门山的难解之谜。
  佛教中的因业果报、轮回转世和追求来世的思想是和鬼谷子的“纵横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主张认命,乱世纷纭,潮起潮落,男男女女,吉凶祸福,一切仿佛早已注定,后者主张一切都要抗争,“敢生敢死,敢爱敢恨,敢冲敢闯,敢扬敢弃”,即便是“危机”也是危险中还有机会;前者主张弃恶从善,要“五戒十善”,后者主张运筹帷幄,以弱胜强,纵横驰骋,不择手段;前者相信宿命安排,“平静和顺应,了悟和通达”,将希望寄托在虚幻的来世,后者相信人自身的力量,拼却最后的力量将理想付诸与今世的实践。一座神山承接两种思想,这就是天门山的重量。
  “青山流水清兮,可以濯吾身,青山流水洁兮,足以涤吾心”。天门山,她随时都会撞击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却又无声无息,没有半点喧哗,是鬼谷子让她锋芒毕露,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是佛教让她韬光养晦,像大海一样安宁静谧。这一切自然的、人文的,流动的、静止的、哲思的、绚丽的美,组成了一幅巨大的天上人间的风情画屏,让你久入其间,不忍离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