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08-13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
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莲与采莲人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荷塘中的所有鱼、所有莲各自构成
一个种群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D.莲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2.生命科学研究中常
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图中
1~3可分别表示(?)?A.多肽、RNA、糖原B.DNA、RNA、纤维素C.DNA、蛋白质、糖原D.多肽、RNA、淀粉3.下列叙述
不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的是(?)A.唾液腺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旺盛,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加,粗面内质网发达B.细胞内的生物
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核孔数目减少,核质之间物质交换速率降低D.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
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4.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该细胞是玫瑰的红色花瓣细胞,则
色素主要存在于③中B.若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C.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提供D.⑥和
⑦中所需的蛋白质全部由⑩中的基因指导合成5.加酶洗衣粉的使用说明中一般都有“使用温水洗涤效果更佳”的提示,这说明酶的(?)A.活性
受 pH影响B.活性受温度影响C.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6.研究发现,线虫在生殖成熟期,一种基因关闭会开启衰老进
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线虫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B.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与基因表达无
关C.细胞衰老的特征有很多,包括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减小D.线虫细胞衰老意味着线虫体细胞脱离正常的生命历程7.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
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认为成对的遗传因子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线粒体基因的遗传规律C.将F1与矮
茎豌豆杂交并统计子代表型比属于验证过程D.模拟分离定律的实验中,甲、乙小桶内球的数量可不同8.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精(卵)原细胞的减
数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细胞和③细胞分裂最终产生的配子数相等B.②细胞可以来自于①细胞的分裂C.④细胞可能来
自于①细胞或③细胞的分裂D.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核DNA和染色体数均为①细胞的1/49.血友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
基因,如图是血友病患者家庭部分成员系谱图,IV-2为XXY非血友病患者(正常基因和血友病基因分别表示为H和h),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
是(?)?A.Ⅱ-5的基因型一定是XHXhB.Ⅲ-2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C.H基因和h基因可能含有相同的碱基数D.IV-2和
IV-3染色体相同的概率为1/410.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的芦花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不考虑Z
W的同源区段),用非芦花雄鸡与芦花雌鸡交配,雄鸡均为芦花鸡,雌鸡均为非芦花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芦花与非芦花性状基因只
存在于Z染色体上B.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父本基因型为ZBWC.随机交配,子代芦花鸡占1/2D.该实验可用于淘汰中某一性别的雏鸡11
.某DNA片段的单链碱基序列是5''—CGCAACTAC—3''。下列关于该DNA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结构的基本骨架
由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构成B.DNA分子中,碱基G和C之间都通过氢键相连C.该单链的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5''—GCGTTGATC—3''
D.若该DNA片段中某一碱基发生改变,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12.下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以下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A.图1、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完全相同B.图1表示细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图2表示酵母菌细胞内核基因的表达过程C.一个
DNA只能转录出一条RNA,但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D.图1所示过程的方向是自右向左,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多肽链13.新冠病毒
是单股正链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增殖过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B.该病毒的“+
RNA”可被宿主细胞中的RNA聚合酶识别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中不含密码子D.该病毒复制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不同的14.人类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采用基因治疗达到效果B.多基因遗传病如苯丙
酮尿症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不能产生正常后代D.调查某种病的遗传方式可在人群中随机调查15.科研人员用实验室果蝇
群体中偶然发现的一只弯翅雄果蝇,做了如下实验,野生型均为纯合直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根据上述实验可确定相关基因仅位于X染
色体上B.让F1的雌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可获得弯翅雌果蝇C.若F2中出现了弯翅雌蝇,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D.F2中直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与
亲本直翅雌果蝇相同二、多选题16.红细胞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逸出的现象。某科研人员分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及以下几种等
渗溶液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脂溶性分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B.红细胞渗透
吸水,导致细胞膜破裂,出现溶血现象C.扩散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甘油>乙醇>丙酮D.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后,使细胞质浓度减小而出
现溶血17.图甲是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某些环境因素对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图甲中
条件X和条件Y下产生物质a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若只检测图甲中的物质a是否生成,则无法判断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
C.由图乙可知,30 ℃是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D.据图乙可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最适合有氧呼吸的O2浓度也会有所不同18.某同
学用纯合的果皮无覆纹甜瓜相互杂交,F1全部有覆纹。F1自交得到的F2所有植株中,有覆纹与无覆纹植株的比例为9:7。将F1与任一个亲
本杂交,子代均为有覆纹:无覆纹=1:1。若用A/a、B/b、C/c……表示该性状的相关基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亲本的基
因型组合可能为AABB×aabb或aaBB×AAbbB.F2中无覆纹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C.F2中有覆纹纯合植株占1/9D.F2无覆
纹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占2/719.部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RNA。现有一种QB噬菌体,其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欲判断其为DNA
病毒还是RNA病毒,现模仿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来进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让QB噬菌体侵染被3H标记尿嘧啶的大肠杆菌,
子代含放射性则其遗传物质为DNAB.让QB噬菌体侵染被3H标记胸腺嘧啶的大肠杆菌。子代含放射性则其遗传物质为RNAC.赫尔希与蔡斯
的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让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D.若用32P标记QB噬菌体,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含
量增多20.美洲热带地区的纯蛱蝶幼虫主要取食西番莲叶片,西番莲受到纯蛱蝶的伤害之后,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使纯蛱蝶幼虫死亡,但仍有少数
纯蛱蝶会变异出抵抗该化学物质的能力。观察发现,西番莲用改变叶片形状,“造出”一种黄色假卵(叶片上蜜腺稍微隆起形成卵状结构)等办法来
迷惑纯蛱蝶,以减少纯蛱蝶在此产卵;还通过分泌一种“花外蜜露”引诱蚂蚁和蝇类前来捕食纯蛱蝶幼虫。在此过程中,纯蛱蝶也增强了寻找并发现
西番莲的能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西番莲释放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该化学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B.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
,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C.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D.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
觅食行为的变化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三、综合题21.CO2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不同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
征。图1是三种不同类型植物的CO2同化方式示意图,图2表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上述三种植物在晴朗夏季的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已知玉
米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固定CO2的酶对CO2的亲和力高于水稻,回答下列问题:(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______上。以光合色素
的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吸光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所得曲线就是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较,对蓝紫光吸收光能
力较强的是_____。(2)图1水稻、玉米和景天科植物中,最适应炎热干旱环境的植物是景天科植物,原因是____。(3)图2中,在1
0点到12点期间,B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______;而C植物的光合速率继续升高,原因是_______。(4)图2中,在4点
时,A植物的光合速率为____μmol/(m2·s);在12点时该植物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填“能”或“不能”)。(5)图
2中A植物一般生长慢,原因是______。22.图1是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
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1)
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和_________,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2)图1中含有
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3)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
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或_________。(4)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
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5)图1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__,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23.我国研发出一种可高效特异地扩增超长DNA的抑制热交错PCR(ST
IPCR)。STIPCR通过在正/反向引物的5''端引入一段相同的短序列,抑制了较短产物链的扩增,增强了超长DNA的特异性扩增,在延
伸阶段使用不同幅度(60~72℃)变温的嵌套热交错方法,解决了某一温度下,因超长DNA不同区域G-C碱基对含量不同而难以高效延伸的
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STIPCR从复杂基因组中特异地扩增超长DNA需要根据__________来合成引物,并对引物加工处
理,STIPCR扩增过程与DNA在细胞中复制过程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___(答出3点)。(2)在正/反向引物的5''端引入一段
相同的短序列,容易使较短的产物链首尾连接形成茎环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该结构不能与引物结合,从而使较短产物链停留在PC
R过程的__________阶段,抑制了非特异性产物的扩增。(3)为提高超长DNA中G-C碱基对含量低的区域链的延伸效率,可适当_
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温度,依据是__________。(4)为保证经STIPCR获得的某超长DNA与细胞内的
该DNA遗传信息相同,需用限制酶处理所得DNA,其目的是去除__________,若要使获得的超长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需要__
________才能将超长DNA导入细胞。24.草原沙鼠的毛色有黑、灰、黄三种颜色,分别由基因A、a1、a2控制,在某草原沙鼠长期
随机交配形成的种群中,不同个体基因组成与体色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性状表现黄色灰色黑色遗传因子组成Aa1Aa2a1
a1ala2a2a2(1)草原沙鼠的黑、灰、黄三种皮毛颜色可称为__________性状, A、al、a2可称为_________
_基因。(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性状表现。则该对亲本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
____。(3)随着土地沙漠化,该地黄色个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从进化的实质上分析,这是__________的结果。(4)由于地质和
气候的变化,草原中间地壳下陷形成汹涌的河流,河流的一侧出现了山谷,这样原属于同一种群的草原沙鼠被分隔成两个种群,致使两侧的草原沙鼠
基因不能自由交流,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_。在随后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山谷中的草原沙鼠逐步适应了新的环境,适应在生物学中包含
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__________。25.研究人员在野生型果蝇(红眼正常翅)中偶然
发现了一只紫眼卷翅雄果蝇。为了研究眼色和翅型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用该紫眼卷翅雄果蝇和多只野生型纯合雌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且雌雄
果蝇中均为卷翅:正常翅=1:1。已知果蝇的眼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翅型由等位基因C/c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紫眼对红眼
为__________性状,亲本果蝇关于翅型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2)已知等位基因C/c位于2号染色体上,但不确定等
位基因A/a的位置,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
____。(3)若基因A/a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请利用F1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____
______(以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参考答案1.D【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生物圈。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
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
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
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A、莲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错误;B、种群是指在一
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荷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种群,B错误;C、荷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错误;D、莲是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D。2.D【分析】细胞中的大分子有机
物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的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
酸,RNA的组成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糖原,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详解】A、
由题干可知,这三种大分子有机物都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不含有糖原,A错误;B、分析题图可知,大分子有机物1至少由8种单体组
成,而DNA的单体只有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因此1不能表示DNA,B错误;C、由上面分析可知,1不能表示DNA,并且大分子有机物2是
由4种单体组成,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种类超过4种 ,因此2不能表示蛋白质,C错误;D、由上面分析可知,大分子有机物1
至少由8种单体组成,可推知其为多肽,大分子有机物2由4种单体组成,可推知其为DNA或RNA,大分子有机物3只有一种单体组成,可推知
其为多糖(糖原、纤维素、淀粉等),由于这些有机物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因此大分子有机物3只能表示淀粉或纤维素,综上所述,大分子有机物1
、2、3可以分别表示多肽、RNA、淀粉,D正确。故选D。3.C【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
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或覆盖、或镶嵌、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
度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组成。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
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
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互补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详解】A、唾液腺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
而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加工和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因此该细胞中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加,且粗面内质网发达,利于酶的合成分泌
,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A不符合题意;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互不
干扰,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B不符合题意;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C
符合题意;D、据相似相溶原理,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能支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D不符合题意。故
选C。4.D【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
质网、细胞核。【详解】A、色素的存在部位是液泡和叶绿体,若该细胞是玫瑰的红色花瓣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③中,A正确;B、图中含有细
胞壁、叶绿体、液泡,属于植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B正确;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进
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⑥线粒体提供,C正确;D、⑥线粒体和⑦叶绿体均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中含有DNA、RNA、核糖体,因此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大部分是受核内DNA控制合成的,少部分蛋白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自己的基因控制合成的,D错误。故选D。5.B【
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
不会失活)。【详解】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用40~60℃的温水洗涤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B正确。故选B。6.A【
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
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对于单细
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详解】A、线虫
是多细胞生物,线虫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正确;B、由题意“线虫在生殖成熟期,一种基因关闭会开启衰老进程”可知
,细胞的衰老是由基因决定的,与基因表达有关,B错误;C、细胞衰老的特征有很多,包括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等,C错误;D、细胞衰老
属于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因此线虫细胞的衰老并不意味着组成线虫的细胞脱离了正常的生命历程,D错误。故选A。7.A【分析】孟德尔发现遗
传定律用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两大定律的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详解】A、孟德尔没有提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A错误;B、孟德尔遗传规律只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而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即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线粒
体基因的遗传规律,B正确;C、将F1与矮茎豌豆杂交(即测交实验)属于验证过程,C正确;D、甲、乙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其中的小
球代表精子或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数量可以不同,D正确。故选A。8.C【分析】据图可知,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②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③表
示初级精母细胞,④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详解】A、①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表示初级卵母细胞
,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配子);③含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能产生四个精细胞(配子),因此①细胞和③细胞分裂最终产生的配子数不相等,A错误;B、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较大部分
含有一条长的黑色染色体和短的白色染色体,②中长的染色体为白色,短的为黑色,因此②细胞不是来自于①细胞的分裂,B错误;C、④不含同源
染色体,着丝粒(点)分裂,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因此④细胞可能来自于①细胞或③细胞的分裂,C正确;D、①
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核DNA数目为8;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核DNA为2,染色体数为2,因此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①细胞的1
/2、核DNA为①细胞的1/4,D错误。故选C。9.D【分析】题意分析,血友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Ⅲ-2为患
者,其基因型可表示为XhY,IV-2的染色体组成为XXY,且不患血友病,则其基因型可表示为XHX_Y,Ⅱ-5有患病的父亲,因此其基
因型一定为XHXh,则Ⅲ-3的基因型为XHXH或XHXh。【详解】A、根据系谱图,Ⅱ-5是表现正常而其父患病,则必然将致病基因传给
她,其基因型一定为XHXh,A正确;B、Ⅲ-2为患者,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其母亲Ⅱ-3,但Ⅱ-3不患病,她的父亲患病,父亲只能传给她X
染色体,所以Ⅲ-2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B正确;C、等位基因都是突变来的,如果是碱基对的替换,二者碱基数相同,题目中没有信息
说明血友病基因是怎么突变的,所以有可能是碱基对的替换,C正确;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IV-2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HX_Y,其父亲的基因
型为XhY,其母亲的基因型为XHXH或XHXh,因此该异常个体的产生有可能是父母双方中的任意一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异常,这种
异常没有概率,所以无法计算,D错误。故选D。10.B【分析】ZW型性别决定是性别决定方式之一,ZZ为雄性,ZW为雌性。鸟类、鳞翅目
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均属ZW型性别决定。只有当ZBW和ZbZb杂交时,后代才会出现雌性全为隐性性状,雄性全为显性性状。【详
解】A、根据题干信息非芦花与芦花杂交,后代不同性别性状不同可知,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A正确;B、由F1表型及其比例判断,
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父本基因型为ZbZb,B错误;C、F1雄鸡基因型为ZBZb,雌鸡基因型为ZbW,随机交配可用配子棋盘法得到子代
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ZBZb(芦花)、ZbZb(非芦花)、ZBW(芦花)、ZbW(非芦花),芦花鸡所占比例为1/2,C正确;D、可
用题干中的杂交方案在雏鸡时选择欲淘汰的性别,D正确。故选B。11.D【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
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
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详解】A、DNA结构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A错误;B、
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碱基G和C之间是通过氢键相连,一条链上碱基G和C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C、DNA
两条链方向平行,某DNA片段的单链碱基序列是5''—CGCAACTAC—3'',则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3''—GCGTTGATC—5'',C
错误;D、若该DNA片段中某一碱基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简并性等原因,则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D正确。故选D。12.D【分析
】转录是指RNA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作为模
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详解】AB、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在空间和时间上被分隔开进行,
而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没有分隔,可以同时进行,边转录边翻译。图1表示翻译过程;图2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可发生在原
核细胞中,不会发生在酵母菌细胞中,AB错误;C、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一个DNA能转录出多条RNA,也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C错误;D
、图1中①是mRNA,⑥是核糖体,②、③、④、⑤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翻译的方向是自右向左,D正确。故选D。13.A【分析】1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2、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该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正确;B、分析题
图可知,新冠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通过翻译形成RNA聚合酶,B错误;C、该病毒的+RNA可翻译形成蛋白质,其中含有密码子,C
错误;D、该病毒复制和翻译过程中涉及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都是A与U、G与C之间互补配对,D错误。故选A。14.A【分析】人类遗
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解】A、 基因治疗是遗传病指通过重
组DNA技术,把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正常蛋白质分子,纠正或补偿基因缺陷引起的异常,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采用基因治疗
达到效果,A正确;B、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C、21三体综合征患者有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故有可能
产生正常后代,C错误;D、调查某种病的遗传方式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调查某种病的发病率可在人群中随机调查,D错误。故选A。15.B【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
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B、F1亲本全为直翅,后代出现了弯翅,故
直翅为显性性状,且弯翅只出现在雄果蝇中,故控制翅型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其等位基因,还可能位于X
、Y染色体同源区段,假设果蝇的直翅和弯翅由基因A/a控制,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或XaYa),则F1的雌果蝇基因型为XA
Xa,测交即与基因型为XaY或XaYa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AXa、XAY、XaXa、XaY或XAXa、XAYa、XaXa、XaYa
均可获得弯翅雌果蝇,A错误;B正确;C、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基因型为XAY或XAYa,正常情况下,F2中雌蝇基因
型为XAXA和XAXa,都为直翅,若F2出现了弯翅雌蝇,可能是F1中雌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互换(基因重组,XA与Ya中等位基因
互换,产生了Xa的雄配子),也可能是F1中雄果蝇XA基因突变为Xa,最终产生了基因型为XaXa的弯翅雌蝇,C错误;D、F1中雌果蝇
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基因型为XAY或XAYa,F2中直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和XAXa,有两种基因型,与亲本直翅雌果蝇基
因型(XAXA)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B。16.CD【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
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成熟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溶液中,溶质分子会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而细胞内渗透压升
高又导致吸水膨胀,最终导致红细胞膜发生破裂,而出现溶血现象。【详解】A、甘油、乙醇和丙酮属于脂溶性物质,红细胞在氯化铵溶液中发生溶
血所需时间明显长于甘油、乙醇和丙酮溶液,说明极性分子更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加入细胞吸水而破裂,A正确;B、
由于细胞内溶液和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红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出现溶血现象,B正确;C、细胞溶血需要的时间越短
,说明溶质越容易进入细胞,从红细胞放入甘油、乙醇、丙酮溶液中发生溶血所需时间分别为7.17 min、2.04 min、1.65 m
in可知,甘油、乙醇、丙酮扩散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丙酮>乙醇>甘油,C错误;D、将人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溶液中,溶质分子进入细胞
后,可引起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子进入细胞最终出现溶血现象,D错误。故选CD。17.ABD【分析】分析图1,条件X为无氧条件,
物质a为二氧化碳,条件Y为有氧条件,物质b为水。分析图2,图为氧气浓度和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 ,a点和b点氧气浓度已达到饱和,
限制因素为温度,c点未达到饱和,主要限制因素为氧气浓度。【详解】A、物质a是二氧化碳,在图甲中条件X表示无氧条件,无氧呼吸产生二氧
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条件Y表示有氧条件,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A正确;B、因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
生二氧化碳,故若只检测二氧化碳是否生成,无法判断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B正确;C、根据图乙只能判断酵母菌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在3
0 ℃左右,C错误;D、据图乙可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O2浓度饱和点不同,D正确。故选ABD。18.BCD【分析】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D、某同学用纯合的果皮无覆纹甜瓜相互杂交,F1全部有覆纹,F1自交得到的F2所有植株中,有覆纹与
无覆纹植株的比例为9:7,由此可知,有覆纹的基因型为A-B-,无覆纹的基因型为A-bb、aaB-、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
b,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为aaBB×AAbb,故F2无覆纹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占2/7,A错误、D正确;B、F2中无覆纹植株
的基因型为A-bb(AAbb、Aabb)、aaB-(aaBB、aaBb)、aabb,有5种,B正确;C、F1的基因型为AaBb,F
1自交得到F2,F2中有覆纹(A-B-)纯合植株占1/31/3=1/9,C正确。故选BCD。19.ABC【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
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尿嘧啶是RNA中特有的碱基,让QB噬菌体侵染被3H标记尿嘧啶的大肠杆菌,若子代噬菌体含放射性
则其遗传物质为RNA,A错误;B、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让QB噬菌体侵染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大肠杆菌,若子代含放射性则其遗
传物质为DNA,B错误;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C错误;D、若用32P标记QB噬菌体,实验过程
中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子代噬菌体释放进入上清液,故上清液中放射性含量增多,D正确。故选ABC。20.ACD【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
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详解】A、协同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西番莲释放出化学物质抗虫和纯蛱蝶能抵抗该化学物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A正确;B、西番莲发生了叶形和叶片蜜腺的突变是自发的、随机的,并不是在纯蛱蝶觅食的刺激下才会发生,B错误;C、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
然选择决定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
觅食行为的变化说明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C正确;D、西番莲叶形的变化和纯蛱蝶觅食行为的变化是两者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ACD。21.(1) 类囊体薄膜 叶绿素(2)该类植物白天气孔关闭,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夜晚吸收CO2,不影
响光合作用的进行(3) 该时间段温度较高,水稻植株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玉米可以利用低浓度的CO2,此时光照
强度不断增强,所以光合速率继续升高(4) 0 能(5)由于CO2的缺乏,该途径光合速率很低,净积累有机物少【分析】
图1中:水稻直接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用于暗反应;玉米的叶肉细胞可以把二氧化碳固定成C4,并将二氧化碳提供给维管束鞘细胞进行暗反应;景
天科植物晚上固定二氧化碳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液泡提供二氧化碳给叶绿体用于暗反应。图2中:A植物晚上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B植物和C植物
均在白天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且B植物中午存在午休现象。【详解】(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以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百
分比或吸光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所得曲线就是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较,对蓝紫光吸收光能力更强的是叶绿素
b。(2)分析图1中三种植物,景天科植物可以将夜晚吸收的CO2储存在液泡中,然后白天用于光合作用,炎热干旱条件下,为减少水分散失,
白天植物一般关闭气孔,该环境下景天科植物更能适应生存。(3)由图1可知,水稻对CO2的吸收是在白天进行的,且没有固碳作用,玉米吸收
CO2也是在白天进行的,由于有固碳作用,它的吸收能力较强,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景天科植物夜晚吸收CO2,白天时再利用液泡中储存
的CO2进行光合作用,根据以上特点,与图2中曲线比较可得,B对应的是水稻,C对应的是玉米,A对应的是景天科植物,在10点到12点期
间,温度较高,会使植物的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引起B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而C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CO2,此时光照强度不断增强,
所以其光合速率继续升高。(4)在4点时,没有光照,A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12点时,虽然从外界吸收的CO2为零,但可以利用储存的
CO2进行光合作用。(5))A植物(景天科植物)由于CO2的缺乏,该途径光合速率很低,一般生长慢。22.(1) 1~4
9~13 受精作用(2) 16 1(3) 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4)每条染色体上的DN
A数(5) 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卵细胞和极体或极体【分析】1、分析图1:图1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
排列在赤道板上,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2、分析图2: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A表示DNA含量变
化曲线,B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详解】(1)图2的1~8表示减数分裂,a表示受精作用,9~13表示有丝分裂,其中1~4表示减数
分裂第一次分裂含有同源染色体,9~13表示有丝分裂含有同源染色体;a表示染色体和DNA数目恢复到体细胞数目,为受精作用。(2)据图
可知,图1中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该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一个DN
A分子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因此图1中含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3)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
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即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不同,原因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基因突变。(4)C对应图2
中的时期11有丝分裂中期,接下去图3的D后期和末期E对应纵坐标数值减半,由于D后期发生单体分离,这时染色体数目暂时增倍,DNA数目
不变,每条染色体从含2个DNA降为含1个DNA,故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5)高等雌性生物性染色体为
XX,因图示为高等雌性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1 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单体,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故该细胞
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极体,第一极体产生的子细胞为极体。23.(1) 一段
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以DNA双链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DNA聚合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等(2)
DNA片段的两个末端形成反向互补序列且较短的DNA片段两末端容易相互配对 低温复性/复性(3) 降低
G-C碱基对间有3个氢键,G-C碱基对含量低的DNA片段中氢键少,热稳定性差(4) 插入在引物5''端的短序列 将超
长DNA与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分析】PCR由以下3个基本反应组成:(1)高温变性:加热待扩增的DNA样品及其反应体系,使双链
DNA变成单链模板DNA。(2)低温复性:降低反应温度,使引物与2条单链模板DNA发生退火作用,并结合在靶DNA区段两端的互补序列
的位置上。(3)适温延伸:将反应体系的温度上升到72℃保温数分钟,在DNA聚合酶作用下,dNTPs分子便从引物的3’端加入并沿着单
链模板DNA按5''-3''方向延伸,合成新的DNA互补链。【详解】(1)PCR扩增DNA需要根据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来合成引
物。由题干可知,STIPCR是一种PCR技术,因此STIPCR扩增过程与DNA在细胞中复制过程的相同之处为:以DNA双链为模板、以
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DNA聚合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等,不同之处为:前者不需要解旋酶,而后者需要解旋酶等。(2)在正/反向
引物的5''端引入一段相同的短序列,则DNA片段的两个末端形成反向互补序列且较短的DNA片段两末端容易相互配对,进而容易使较短的产物
链首尾连接形成茎环结构。引物与2条单链模板DNA发生退火作用是PCR过程的低温复性阶段,因此该结构不能与引物结合,从而使较短产物链
停留在PCR过程的低温复性阶段。(3)碱基对间以氢键相连,其中A-T碱基对间有2个氢键,G-C碱基对间有3个氢键。G-C碱基对含量
低的DNA片段中氢键少,热稳定性就差,因此为提高超长DNA中G-C碱基对含量低的区域链的延伸效率,可适当降低温度。(4)由题干可知
,经STIPCR获得的某超长DNA比细胞内的该DNA多了一段插入在引物5''端的短序列,为保证经STIPCR获得的某超长DNA与细胞
内的该DNA遗传信息相同,需要用限制酶去除插入在引物5''端的短序列。若要使获得的超长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不能直接将该DNA导入
大肠杆菌中,需要将超长DNA与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才能将超长DNA导入细胞,导入的方法为感受态细胞法。24.(1) 相
对 等位(或“复等位”)(2) Aa2、a1a2 1/8(3)自然选择导致A基因频率增加(4) 地理隔离
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控制相对性状
的基因为等位基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控制相对
性状的基因为等位基因,2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草原沙鼠的黑、灰、黄三种颜色可称为相对性状,A、a1、a2可称为等位(或“
复等位”)基因。(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性状表现。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父母均有a2,又因后代有3种表现型,所以亲本的
基因型为Aa2和a1a2,Aa2产生a2配子的概率为1/2,a1a2产生a2配子的概率也为1/2,故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的概率为1/
2×1/2=1/4。雄性概率为1/2,所以再生一只黑色雄鼠为1/4×1/2=1/8。(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
发生定向改变。随着土地沙漠化,该地黄色个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从根本上看,这是自然选择导致A基因频率增加的结果。(4)由于地质和气候
的变化,草原中间地壳下陷形成汹涌的河流,河流的一侧出现了山谷,这样原属于同一种群的草原沙鼠被分隔成两个种群,致使两侧的草原沙鼠基因
不能自由交流,这种由于地理上的障碍导致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叫作地理隔离。在生物学中适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25.(1) 隐性 Cc(雄果蝇)、cc(雌果蝇)(2) 不能 无论基因A/a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所得杂交结果均与实验结果一致(3)可选择F1中的红眼正常翅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具体遗传图解如下:当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若子代中紫眼正常翅果蝇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则A/a位于X染色体上;若紫眼正常翅果蝇在雌雄中均有且比例接近1:1,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由题可知,野生型纯合雌果蝇为红眼正常翅,与紫眼卷翅雄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紫眼为隐性性状。卷翅和正常翅杂交,F1中雌雄果蝇中均有卷翅和正常翅两种表型,且卷翅:正常翅=1:1,因此决定翅形的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仅看翅形这个实验为测交实验。【详解】(1)红眼果蝇与紫眼果蝇杂交,后代均为红眼,所以红眼为显性性状;卷翅和正常翅杂交,后代中表型比例和性别没有关系,因此决定翅形的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翅型由等位基因C/c控制,亲本中正常翅又为纯合子,根据后代卷翅:正常翅=1:1,所以正常翅的基因型为cc,卷翅的基因型为Cc。(2)已知等位基因C/c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Cc,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cc,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有aC(a和C连锁)、ac(a和c连锁)两种,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仅有Ac(A和c连锁)1种,那么F1的表型及比例为红眼正常翅:红眼卷翅=1:1,与题干一致;同理,若翅形和眼色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表型及比例依然是红眼正常翅:红眼卷翅=1:1,综上可知,无法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基因A/a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因为无论基因A/a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所得杂交结果均与实验结果一致。(3)利用F1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通过让F1果蝇中的红眼正常翅进行杂交实验,假设当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中的红眼正常翅基因型为Aacc,则Aacc × Aacc杂交,后代中红眼正常翅(A-cc):紫眼正常翅(aacc)=3:1;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ccXAXA、CcXaY,F1红眼正常翅的基因型为ccXAXa、 ccXAY,那么ccXAXa × ccXAY交配,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红眼正常翅雌果蝇:红眼正常翅雄果蝇:紫眼正常翅雄果蝇=2:1:1,因此若子代中紫眼正常翅果蝇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则A/a位于X染色体上;若紫眼正常翅果蝇在雌雄中均有且比例接近1:1,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