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
2023-08-13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固定蜡烛甲,为确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移动丙靠近乙B.移动丙远离乙C.移动乙靠近丙D.移动乙远离丙2.某同学的手表是数字式的电子表,当它的表面正对左边的镜
面时,平面镜中显示的数字如图所示,请问当时的真实时间是(  ) A.20点51分B.15点02分C.12点05分D.21点02分
3.如图所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效果会更好B.用玻璃板是为了便于观察和
确定像的位置C.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A、B两支蜡烛的大小可以不相等D.光屏在像的位置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实像4
.有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壁上,如图所示,在镜子前面有A、B、C三个物体,人眼在图中位置能从镜子里看到哪几个物体的像(  ) A.只看
到B的像B.能看到A和B的像C.能看到B和C的像D.A,B,C的像都能看到5.小东江蓄水美城后,永久桥上路灯到水面距离为5m,则路
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  ) A.2mB.5mC.6mD.10m6.小红同学学习了“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后
,通过比较发现“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睛看到C.既有等大
实像,也有等大虚像D.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没有光线进入到人的眼睛7.首钢滑雪大跳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承担了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
比赛项目,它的设计理念源自中国敦煌壁画中传统的飞天造型,从侧面看去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首钢滑雪大跳台
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反射C.大跳台的倒影比大跳台
看上去更大D.我们能看到倒影说明倒影是实像8.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
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2.7mB.5.0mC.4.6mD.5.8m9.如图所示是蜡烛火焰上一点S的成像光路。
对这个光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图说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虚像S''和发光点S关于镜面对称C.虚像S''
和发光点S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若在平面镜后面放一块木板,就看不到虚像了10.2022年国庆期间,小明一家来到齐盛湖公园,打卡“最美
书店”海岱楼钟书阁,开启了一场诗和远方的阅读之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面波光粼粼是因为光的反射B.湖面上海岱楼的倒影
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小明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书上的字,这是发生了漫反射D.钟书阁室内顶端的镜面大大拉伸了空间感是因为平面镜有扩大
视觉空间的作用二、填空题11.渠县賨人谷是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七彩湖(如图)是景区内著名景点之一,
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 代替平面镜,并将其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
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实验。 13.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检
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14.如图所
示高1.7米的小夏,站在平面镜前2.5米处,像和镜面相距 米。若人朝着远离镜子的方向后退0.5米,像高为 米。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
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2米处,她 (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三、作图题15.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6.如图所示,一只玩具小鸭放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MN上,请在图中确定出玩具小鸭的眼睛O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O''的位置。 17.如图甲所示是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背面时的情景,请在图乙中画出牙医通过平面镜观察到患者牙齿
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18.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薇同学准备了白纸、薄玻璃板、刻度尺、光屏和A、B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1
)实验时,薄玻璃板需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她应从蜡烛 (选填“A”或“B”)所在一侧观察蜡烛A的像,同
时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并记录位置; (3)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关系。 19.如图甲所示是兴趣小组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于白色纸板上,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
1)在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 ; (2)若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在光
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3)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4)另一小组在做该实验时发现点燃的蜡烛A,
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选的玻璃板较 (填“厚”或“薄”),通过测量发现两像间的距离为1cm,则所选玻璃板的厚
度为 cm; (5)实验后,他们将一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看到如图丙所示的像,则此刻的时间是 。 参考答案1.A2.C3.B4.C
5.B6.D7.B8.D9.D10.B11.反射;虚12.玻璃板;竖直;不同13.60°;4.2m14.2.5;1.7;能15.1
6.解:如图所示: 17.18.(1)垂直(2)A(3)距离19.(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3)相等;垂直;相等(4)厚;0.5(5)15:0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7 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