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孔子,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十五有志于学

 伯山的书山学海 2023-08-13 发布于广东

孔子,作为影响封建社会两千年的圣人,却不像西方的上帝那样是虚构出来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人。

既然作为真实存在的人,那么自然就拥有一切自然人拥有的,比如喜怒哀乐等,也会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

这些不仅没有泯灭孔子的光辉形象,反而更衬托出孔子的光辉。

1.幼年丧父

由于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本身已经有合法的妻子和妾室,孔子是由叔梁纥和其母亲颜徵在野合而生,再加上叔梁纥自身也属于没落的贵族,所以不能收留他们母子。

庆幸地是,叔梁纥家中的一个儿子孟皮,因为有足疾不能做继承人,所以孔子自然继承叔梁纥的身份成了贵族。

不要小看贵族这个身份,那时虽然礼乐崩坏,但是如果没有贵族身份也很难接触到知识,更别提做官了。

对于孔子来说,他的儒家思想很可能就无法诞生,他的政治抱负也不可能出现。

不幸地是,孔子要过着贫苦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还要生活在单亲家庭。

孔子有记忆之后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而在孔子三岁那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

2.十五有志于学

等到孔子渐渐长大后,按照周礼是要接受义务教育的。

义务教育的内容其实就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又分为小艺和大艺,书、数为小艺,属于基础教育;礼、乐、射、御为大艺,属于高等教育。

这些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为了以后当官或者上战场,毕竟士是战场的主力,比如射就是担任战车的车左,而御担任战车的驭者。

虽然学校提供免费教育和住宿,但是其他还是需要收费的,这无疑为孔子的家庭增添了不少负担。

更重要的是孔子进了学校之后,见到真正的贵族,再加上那些贵族有意无意对他进行的打击,孔子想必会有灰心丧气的感觉,甚至有退学的念头。

不过还好孔子有个好母亲,颜徵在尽管疼爱孔子,但是在关键问题上一点不含糊。颜徵在在这个问题上严肃地教育了孔子,让孔子端正了态度。

孔子不知道听没听懂,但是他不再关注那些外在的东西,而是开始努力学习学校提供的知识和技能。

后来因为家庭担负不起孔子上学的费用,不得已从学校退学,为了谋生开始工作。孔子做过很多短期工作,最后选择一份祭祀丧葬的工作。

直到孔子15岁这一年,叔孙豹去世了,孔子参加了这次葬礼,正是这次葬礼让孔子重新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孔子重新开始做学问。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过这时的孔子不再拘泥于老师的教学,而是从身边的一切学习,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人都是他学习的对象。

比如他经常参加的丧葬工作,他就经常去思考和学习其中的礼制,最后反而比主持的人还要精通,这也说明了孔子后来的成就绝不是偶然。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青年丧母

对于自小从父亲没有什么印象的孔子,毫无疑问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

在我看来,一个人长大后是否能有所成就,其实在幼少年时大多就已经注定。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贤,除了外在的客观条件之外,还有母亲对他的督促、教育和影响。

正当孔子渐渐有所名气,家庭生活有所改善的时候,孔子的母亲颜徵在由于多年的生活操劳,身体再也挺不住,病重去世了,年仅32岁。

此时的孔子17岁,作为孔子生命中的那个特殊存在,她的去世想必对孔子有很大的打击。

孔子想把母亲和父亲葬在一起,但是孔子不知道父亲的墓地,直到有人偷偷告诉孔子后,孔子才偷偷将母亲和父亲合葬在一起。

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4.结束

随着孔子的经历越来越多,学问越来越大,孔子做学问的目的不再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或者做官,而是改变这个礼乐崩坏的世界,从而达到世界大同。

我个人认为孔子有两面,一面是春秋时期存在的人,一面是后世封建朝代塑造的神,但我更喜欢前者,因为真实更让人敬仰。

后世封建朝代封他为神圣并不是仅仅认可他本人,更多是他的思想中有很多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地方。

抛开孔子的儒家不谈,单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成就,也足以被称为圣贤,让人敬仰和学习。

放在古代,也许需要给他掩饰各种所谓的瑕疵,但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那些所谓的瑕疵只能更衬托出孔子的伟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