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之我见——吸取锅炉侧板倾倒事故教训,按照规范设置地锚和缆风绳,确保临时就位的吊物不发生倾倒事故!

 21楼楼主 2023-08-14 发布于山东

地锚设定的位置,决定着缆风绳的方向和角度的规范符合性,缆风绳出问题大多与地锚埋设位置有关系,不可不重视!

一起因地锚和缆风绳角度问题导致的钢结构倾翻倒塌事故的分析,分析原因和提出的对策,仅供参考!

先看事故发生经过的视频——

事故案例:2015年月,安徽某公司在锅炉进行电除尘器侧板吊装作业时,将侧板吊装至34米高处,从1轴至6轴逐次吊装就位。作业人员在侧板框架左右两侧各用两根缆风绳斜拉至地锚点固定,并在侧板底部进行点焊固定,但,侧板部分底部未焊接固定。

5名作业人员正在进行拼装和固定作业。三名作业人员在47米高处作业,两人在侧板底部(34米)进行电焊作业。在作业过程突然起了大风,6轴侧板向内倾斜倒向5轴框架,依次造成其它框架逐个倾覆倒塌,缆风绳大部分被拉断。

注意:三名作业人员只有一人身上系挂安全带。

注意:顶部缆风绳固定点夹角明显小于45度。

注意:身上系挂安全带的李某被安全带挂在空中,被救援人员解救,身体无大碍。

注意:与李某同在47作业的另外两名没有系挂安全带的作业人员,一名坠落至34米死亡,一名坠落至零米死亡;安全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诸位,高处作业一定要系挂好安全带啊!

注意:在侧板底部(34米)进行电焊作业的两名作业人员被钢结构压住,被救援人员送到医院治疗,轻伤;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作业的时候,工作位是否有转移腾挪的空间很重要!

书归正传,事故调查组发布的事故发生原因:

1、电除尘侧板外侧拉设缆风绳的方向和角度均不符合要求,绑扎不牢,轴侧板钢柱底部与预埋件焊接不牢固,遇风外力作用造成侧板倾翻倒塌,侧板及绝缘子室上的作业人员随之坠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分包单位现场安全管理混乱,对违反现场操作规程的作业行为视而不见。

3、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均不在现场,现场失去了安全监管,不能即使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我循着事故视频和调查的结论来探讨,因为我没有去过现场,只能根据视频细节和调查报告结论来分析。

事故原因关键词:

实体方面:缆风绳方向和角度均不符合要求,绑扎不牢,底部焊接不牢固,遇风外力,缆风绳拉断。

管理方面:各参与方管理人员均不在现场,对违章行为视而不见,未能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我逐条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先来说缆风绳是干什么用的?

缆风绳是起重吊装物件就位临时固定的一种软固定方式。在起重吊装时,主要是对已经就位或即将就位防止其随风摆动、偏移的软固定方式;一般用钢丝绳分多个方向拉设在地锚上固定未完全就位或螺栓未紧固状态下对高大构件的临时固定方式,将吊物与地锚拉设固定的钢丝绳就叫“缆风绳”。专业的起重作业人员也称缆风绳也就做“板线绳或缆绳”,其主要作用就是将吊物上部与地面设置的地锚连接固定,用来保持吊物的直立和稳定。

什么是“缆风绳”?请阅读《图话安全(071):何为“缆风绳”?何为“溜绳”?名称不能混肴!

在钢结构吊装时经常的采用,是一种常用的临时固定措施。

使用揽风绳就需要地锚,地锚是关键。

建筑工地常用的地锚有四种:埋设地锚、打桩地锚、可移动地锚、借用构件物地锚。

1、埋设地锚 

用直径为180~300mm的圆木或钢管做固定锚碇。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宜超过45°。

注意:人工或挖掘机开挖锚坑。

注意: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不大于45度。

下图,简易埋设地锚方法草图

2、可移动地锚

一般根据技术方案载荷计算,采用混凝土浇筑,或采用钢锭做锚。适合于经常移动的吊装使用。但要注意,在设计制作的时候,要考虑整个现场最重的吊装揽风绳的需要,防止因地锚重量不足导致的移动锚滑移,造成倾倒事故。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宜超过45°。

可移动地锚(混凝土预制或配重块)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地锚本身被意外撞击或拉设固定点吊物被意外撞击或吊物被大风刮的摆动,导致可移动地锚被移位,即使少许的移位,也可能造成瞬间向内滑动,导致吊物倾倒。因此,应当对可移动地锚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

倒链只能用于调节松紧度,调整松紧度后,必须加装保险绳。

3、打桩地锚

打桩地锚,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设计计算,可采用架管和工字钢等材料设置。

我们来看一下防御台风时,一根1米长架管打入地下70公分的效果,就知道打桩地锚和埋设地锚的效果差不多。

作业人员将架管用大锤打入地下。

地锚自身的稳定非常关键!看这是一场台风刮来,打入地下的一根架管,就可以将集装箱房屋稳稳地固定在原处,而没有加设地锚的集装箱,则被大风刮的翻了跟头。

所以,地锚本身的稳定非常重要!移动的地锚虽然使用方便,但要采取措施控制它的可移动性。

4、就近利用构件做地锚

施工过程受环境或空间影响,有时会选择就近的构件做地锚,这比较方便和经济,但是,要确定构件的承载负荷和缆风绳的角度是否符合要求。看这个事故的视频中的地面就是就近选择的构件做地锚,但是角度显然超过45度。

注意:就近选择这样的吊耳做地锚,一个是这个吊耳的所有者询问载荷,一个是用拉力器或吊车进行荷载测试,确保地锚载荷符合拉设缆风绳的要求。

注意:调整缆风绳松紧度的倒链,完成调整后,需要用准备好的钢丝绳扣挂在在倒链上部钢丝绳绳套和下面吊耳上,做保险绳,以防止倒链滑链造成吊物倾覆事故。

我从事起重吊装和安全管理的经验和角度来看,我认为“地埋式地锚”最可靠!

我认为拉设缆风绳的四个关键点:

关键点1:对角“外八字”

布设缆风绳,一般设置为“外八字”形,这是因为八字形最稳固;对于一般构件均采用“外八字”形,有一些结构复杂、异形的构件也会采取“内八字”形,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同时,在吊物底部设置“定位阻块,防止根部移位。在当季风向的迎风面,可多设两道缆风绳。

园林工人搭设的这个加固树的支撑杆,就是很好的“外八字”形支撑杆,缆风绳也是这个样子。

关键点2:设置“观察弯”

揽风绳在用绳夹卡制绳扣时,必须在最后一个绳夹后面加设一道“观察弯”,以便随时观察到揽风绳受力变化。另,在拉设揽风绳时需要用链条葫芦调整,调整完毕,必须加设保险绳。

注意:必须每天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去检查“观察弯”,发现趋直倾向,立即进行松紧度的调整,并进行全面检查。

注意:像这样的缆风绳固定未设置“观察弯”要关注,负责吊装的指挥人员要逐个固定点进行检查确认后,方可解钩。

关键点3:设置“线坠”观察倾斜度

在吊物下方设置“线坠”,随时观察吊物的垂直度,这是防止吊物倾斜倒塌的关键。通过“线坠”观测吊物的垂直度,结合起重工手试缆风绳的劲道,来调整四方缆风绳的松紧度,确保始终保持吊物的垂直,使其不偏不倚。

关键点4:对地锚隔离围护

无论什么样式的地锚,最危险的敌人是被意外碰撞,因此,设置硬质围栏进行隔离,并涂刷红白色标和夜间警示照明就非常重要!

小结:关键点11条

必须根据施工方案设计计算的要求设置地锚。

地锚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30至45度。

采用可移动地锚时,需要对地锚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其滑动移位。

拉设缆风绳的方向一般为“外八字”,一般而言,外八字是最可靠的,也是最稳固的;在当季风向的迎风面,可多设两道缆风绳。

必须在调整缆风绳的倒链两端必须栓保险绳,倒链处于不受力状态,切记!

如果接到大风预警,需立即采取硬连接的方式进行防风固定,确保万无一失。

必须在每一个缆风绳固定绳夹设置“观察弯”,并安排专人每天检查确认无异常。

在吊物底部挂设“线坠”观察垂直度,发现偏移,立即采取调整纠正措施。

缆风绳最害怕被碰撞,所以,一定要在缆风绳地锚点搭设硬质隔离围护,并做夜间警示。

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是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从这个事故里三名高处作业人员坠落的结果来看——绝非虚言!为了自己的生命,好好地系挂好安全带吧!

设置不与吊物连接的安全带挂点,并不得将安全带挂在倒链上,确保即使吊物倾覆,人不会随吊物坠落!

坚决禁止安全带挂在吊物和倒链上,详情请阅读重温“海南东方电厂锅炉刚性梁吊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因安全带挂错位置和站位错误造成4死3伤坠落事故”,警醒今天的我们要做对!

回过头来再看这个事故发生的原因:

1、实体方面:通过这个事故视频截图来看,拉设的缆风绳角度远远大于45度,这是导致缆风绳斜拉力不能达到最佳状态的原因,而且,缆风绳正对侧板,没有布设为“外八字”这一最稳固的形态;而缆风绳角度和方向不符要求,均与地锚设置位置有关。如果地锚位置设置适当,缆风绳角度就不会大于45度,缆风绳呈“外八字”形,那么,即使风再大一点,侧板也不应当会倾倒。

切记:“地锚不牢、缆风绳方向和角度不对,地动山摇”!

2、管理方面:现场没有管理人员就不谈了。就这次事故从技术方案方面,是否在方案中对缆风绳和地锚进行计算和位置、方向的描述,需要确定;然后就是施工方案是合格的,那么,技术负责人是否牵头组织施工、安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对照施工方案器具、工序、数据进行“实测实量实验证”符合性检查验证?是否对此高处作业全过程的通道搭设或全过程安全带挂点的设置进行检查验收?这都是我们需要吸取的经验教训!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如果检验地锚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如果检验缆风绳方向和角度是否符合规范,如果检验该项目是否安排管理人员旁站并见证到威武,如果检验高处作业安全带挂点设置及作业人员安全带正确使用,那么,这个事故本可以避免!这就是要进行施工方案符合性检验的必要性!(注:因资料有限,存在分析不全面的问题;但,关于地锚和缆风绳安装布设技术以及注意事项是可以参照的)

就吊物临时固定防倾倒措施而言,地锚设定的位置,决定着缆风绳的方向和角度,是最重要的管控点,需要认真对待!

上面那“四个地锚”形式、“四个关键点”以及11条关键点,就是我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分析得出的应对措施,不一定全面,仅供参考!

别忘了——施工方案三个阶段符合性检验排查隐患法!这是遏制重大事故的不二法门!谁用谁知道!

请阅读《人人讲安全:如何进行精准有效的隐患排查?答案:施工方案三个阶段符合性检验排查隐患法!

知道了就去做。所以,除了靠每个人工作的自觉性,就是要靠施工方案符合性检验机制来确保从知道到做到!

唯有按照程序和规则做事,并养成这样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才能“安安全全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

安全——是知行的结果!

平安——是行为的回报!

我是安全人,相信只要好好做安全,努力来分享,持续做传播,一定有人会因我而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