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放《惊世大谎言——秦始皇兵马俑》

 新用户87253425 2023-08-14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大辉:

此贴为汪放大侠在天涯煮酒论英雄分坛所发,我拷贝时已经不能拷贝他的贴图了。我得为他配图。

我不赞同陈景元、汪放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推断,他们不了解大秦波斯帝国的由来。

汪放告诉我他自己没存天涯论坛这些文章,我给了他Word文档,干脆把我最后这点汪大侠的存货一并发到简中互联网上。留个大家继续探讨的凭据。

惊世大谎言——秦始皇兵马俑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29911-1.shtml

~~~~~~~~~~~~~~~~~~~~~~

图片

楼主:汪放 Lv 7 

时间:2009-01-04 23:35:00 

点击:36937 回复:302

咳咳,首先祝大家新年好。今天来到这里,我久别的天涯论坛,是因为要给2009年找一个好话题。好吧,废话不多说了,来上正题。

   为什么说,秦始皇兵马俑是惊天大谎言呢?

图片

  首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一是说从前有个国王,找个裁缝给他做件华丽的新衣服,可是呢,没有按时完工,于是他们想了个办法敷衍来访查看织布材料的国王,裁缝以及周围的大臣们都夸:啊,您看,这是多么漂亮的衣服啊。国王于是将其它衣服脱掉将这件透明的“衣服”穿上,来到民众间炫耀。民众们都哑口无言,不敢声张。只听一个小孩子喊道:哈哈,你什么也没有穿嘛……

   没错,这就是安徒生大师所作的《皇帝的新衣》了,相信很多人其实早已经听过了。可是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学术界,我们依旧在做着这样的三人成虎的、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的、欲盖弥彰的蠢事。

   作为在野独立学者的我,本早已不关心公元后国内已知历史的话题。什么叫已知历史?就是至少从近现代历史学者,从古代文献与现代论文、书籍上总结而来的,普通人都能知道一二的被认为是普遍共识的历史。为什么不关心,因为我自以为把书看穿了,看到了书后面的东西。须知,有很多普遍历史也是错得很厉害的叻!

   所以嘛,就首先随便找个主流学说的东西来,当作靶子、标的,演练演练,看它们还能够挺立多久,而不被真实的箭射穿。

图片

   故而选择“秦始皇兵马俑”来当靶子,有一定的偶然。可是呢,也真是太巧合。正好,专家们,学者们,真的错了,不但错了,还错了十万八千里,错了几个世纪。你说,咱怎么能不一边笑掉大牙,一边来指指戳戳一番呢?反正,咱只不过是哪个想说真话的孩子罢了,实在忍不住你们这些赤条条、光着胯,丢人现眼的到处招摇过市的小丑了。突然很想致信司马南,致信李敖,致信柏杨,不过他们一个养家很忙,一个养老很忙,一个在天堂,所以这次还是自己来单挑你们叻。袁仲一先生,请接挑战书。没办法,您只是代表你们这些“秦始皇兵马俑派”,咱多对事,少对人,谢谢。

   请接我第一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凭什么说,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是秦始皇的?

   请接我第二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你凭什么说,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都是秦兵及秦将军?

   请接我第三问:

你抄了谁的著作,还是你自己的猜测或结论?哪本文献,哪块考古碎片有应证?

   请接我第四问:

那个“乐府钟”真的是被“小偷”偷走的吗?铭文真的是被“小偷”去掉的吗?

   请接我第五问:

图片

那个“吕不韦戈”,你确认那四个字是“吕不韦戈”,不是“袁仲一戈”,不是您自己刻上去的吗?

   请接我第六问:

图片

图片

图片

您确认秦始皇陵墓里面有秦始皇?你打开看过了?

   请接我第七问:

图片

图片

您真的认识那些陶俑吗?

   请接我第八……

图片

   啊,让咱先休息一下,您先思考思考怎么回答吧,扪心自问就好了。我们民众不指望您能再出来说,不过您一定要想清楚,说清楚理由,不要再到处乱抄别人的东西了。好吧,我们热切的希望这个帖子后面的回复里面,多的是疑问,和求知的、溯源的讨论。


~~~~~~~~~~~~~~~~~~~~~~

楼主:汪放 Lv 7 

嗯。气氛不错。天涯网友很热情。

等了两天,居然没人大骂,只是慰劳下在下有没病。

图片

是的,最近身体是不怎么好,偶有胃病,吐几口血,不过脑子还算清醒。好吧。废话不多说了,今天继续说点有关兵马俑的话题。  

  我也不兜圈子卖关子。

为什么要揭破秦始皇兵马俑的谎言呢?

  因为答案非常简单,因为兵马俑根本不是秦始皇的,不是秦朝的。你们都被袁仲一以及他一起的学者们忽悠了,而且一忽悠就是20年。

那么兵马俑到底是谁的呢?

  如果是传统官方学者,如果一旦有不太苟同“秦始皇”观点的人,肯定会告诉大家说:啊,是芈太后的嘛。云云云云,一大堆的观点,证据,旁征博引,这论文,引述谁谁谁教授专家学者论文什么什么观点。

  哈哈,在下只能说,他们是一个更比一个会忽悠。

请注意:如果坐在电脑前的,正在看这个帖子的您,也在思考,或者联想,请再仔细看看我前文的文字:

  “不是秦朝的”。

  我的观点,既不是认为兵马俑是秦始皇的,更不是芈太后的,更不是秦始皇他爹,他爹的爹,爹的爹的爹,或者儿子……

  就不要胡搅蛮缠,非要往秦朝王室扯了。各位大师,各位专家,

  陈寅恪先生!王国维先生!冯承钧先生!钱穆先生!柏杨先生!还有胡适以及郭沫若先生。你们在天之灵。

  季羡林先生!饶宗颐先生!你们还能看见东西不,陶俑以及铭文以及其他,你们还关心文博事业不?

  天呐,睁开眼睛看看吧。这些陶俑,都是哪门子的秦朝俑。你们糊涂了吗?

  钱文忠先生?易中天先生?你们大家都仔细到西安博物馆看看好吗?

三个字:是汉朝的。呃,不好意思,是四个字。

你们看,玻璃里的汉朝羽林俑正在向全体中国人报告:你们好,21世纪的后人啊,你们认识俺吗?俺是汉朝人呐,不是秦朝人。

  陶俑其实在流泪。

 好,下面有请赵成文先生为我们作刑侦研究。我们需要几个证据才能证明那些秦朝俑不是秦朝俑,而是汉朝俑呢?

  呃,不好意思,赵教授不在。谢谢,下面还是我来冒昧的为大家讲述。下回再分解吧,今天就到这里了。请允许我作好心理准备挨骂,还有做好后事的准备,谢谢。


楼主:汪放 Lv 7 

因为我觉得,现行所有的“学术性”论文,不足以体现其学术性,而只能体现出学问的虚伪性,谢谢!因为现行的学术论文都是西方体制:

  1、索引、概要或者关键字

  2、正文

  3、引用了某某某大侠论文某某某秘籍某某某口诀

  而且引用一条还不够,要列一大堆。

  国人早就忘记了该怎么样学习古人用词言简意赅,而要迷信西方罢了。呃,这是题外话,不说也罢。

没事,一般新帖子都这样。帖子还没有写完,好东西都在后面呢。不过我不觉得丢人,因为目的不是为了仅仅看个帖子而已。还有,谢谢阁下的回帖,您是有眼光D。

回懒胖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基本的初中物理学基础,

  其实C14的衰变根本无法用来考究细致到50-200年左右的考古,也就是说这玩意用来唬人挺管用。顶多只能给大概值。秦始皇和汉,隔不了两百年,用C14,意义不大。

鉴于天涯发图不是很方便,我先将图片整理好,放置在空间,然后列出来,得请斑竹大人们帮忙编辑一下显示给各位看官看。

  先贴几张博物馆兵马俑的实物照片。注意照片版权属于原先照照片的人,文物版权当然是属于全体国人的。 

  其实大家还可以通过百度啊,GOOGLE啊,搜索一下网页,然后查看那些文物相关的图片资料,你们也会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

 实物图片,接下来,有空的话,在下会慢慢的发,以方便那些从未去过西安的朋友。 

  现在继续围绕我的观点展开说,我为什么要提汉朝,提汉,而反对秦这一说。那当然要回归最本源的东西了,就是什么是“汉”?什么是“漢”呢?

  请看一些文字资料。

  实际上,如果通过文字与考古实物的比较和仔细观察,还别说有请赵成文教授他们来立案侦查,就请我们普通的小朋友们都能略窥一二。

 以上罗列了近40种“漢”字的 “隶书”。哈哈,你看我什么说是“隶书”,因为传统文字学、历史学或者考古学的那些专家,会告诉大家这些是“篆书”。其实,很明显,他们把文字都断错了代,错把隶书当篆书,跟把汉俑当作秦俑的错误模式一样。

  当然,我们可以先不管篆隶的问题,总之这些古人留下的文字告诉了大家不少线索,蛛丝马迹,就看聪明和诚实的孩子们,会不会看图说话了。

  现在嘛,我这个小屁孩,就首先献丑了,每天至少给大家指出一些问题或者疑点,以供参考,同道之士亦勉之!

  按照楼上我发过的实物图片贴,相信很多观众都会兵马俑的手势感兴趣。以前就听说过,某英国女学者认为这些手势代表某些特定的含义,可能藏有什么密码。呵呵,其实,英国女学者入门了,可惜,她是远人,永远不太可能参透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古人的学问。

  现在,这些汉朝人,就把难题还是留给他们的直系子孙了。通过翻阅《汉官旧仪》(传说东海卫宏撰)以及《汉官仪》(应邵撰),暂时没有发现这种做手势的规则。

  姑且,我将这些俑中,某一部分手势如图的礼仪状姿态,暂时命名为“环手揖”。

独立研究没有工资,放心,咱对得起那些古书和文物。

  哈哈,我的论点,是不需要老外口中的科学(包括从开普勒定律到牛顿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物理学)来佐证,只能用中国古人的科学来佐证。

  不知道有没看到: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张图,我从这张图开始,在下文里,会慢慢的指给大家看,那些问题的所在。

  这张图显示的是,兵马俑中某些陶俑,将双手环在腹前,左手掌朝下方,右手搭在左手掌上,并且以食指伸直指向他左前方的姿态。

图片

图片

  这是可以当作证据一,就是我列举的40多个“漢”字本身里,基本都能体现的那个环手姿势。

  是5天没来了。我等显示图片,以及给袁先生他们继续毁坏证据留够充足的时间。你们要赶快掩藏剩下的那些证据。

漢字 中,堇 所包含的这个口,就是把手势做成这种圈形。古人写字,非常形象。

图片现做,文章现写,以便和观众交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辉注:不能只看这2个坑,要整体看秦陵!

   我们继续说手势的问题。在众多已经出土的兵马俑里面,注意,我说的是西安兵马俑坑的,1号坑和2号坑,就是他们搞的那个秦始皇兵马俑的两个坑的,不是说其他坑的。这些兵马俑里面啊,除了上文举例的环手礼仪外,还有一些是没有环手的,右手半握,左手作斩钉截铁状,我称呼这种POSE叫“决断”或者“决策”式。

   没错,这些就是当年的那些儒将。比较遗憾的是,40多个漢字里,就只找到这么和其它不太同的,原先封口的“口”字,写成了“冂”状。怎么样,和这些文官俑很像吧。

图片

说起来,看到这种姿态啊,我就想起《三国演义》里形容郭嘉的那些话语:“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不知道当年的陈平是不是就是这种飒爽英姿。

  啊,观众们请注意,不是在误导大家啊,其实这陶俑应该不是陈平。放心好了,你们那些搞秦始皇兵马俑的,是不是开始捏了把汗呢?

  不要着急,慢慢来。等会继续研究。

 那些图片就是“米”,你可能看惯了传统的中式论文,或者纯文字图书。不过我将这些文字学与文物实物作对比的方法,弄到这里来,把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我们一起思考。

  其实想像一下嘛,百家讲坛,易中天先生在讲那些风云人物的时候,电视机上干嘛搞些模仿光荣KOEI游戏的人物头像呢。其实就是在给你们制造意境。你看他们画画把曹操画那么帅,帅与不帅,像与不像,是真像还是假像,判断留给电脑前的各位了。

 唉,打了半天字,结果说口令错误。

  (借用一休宗纯一句话: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儿。)  

~~~~~~~~~~~~~~~~~~~~~~

楼主:汪放 Lv 7 

  白天要忙于翻译黄帝内经,还有工作及其它。其实最重要的是心情,畏惧来看惨不忍睹的回复,并非每日或者每夜都有胆量。若无证据,自不会来献丑。正是有证据,便更不敢上大雅之堂;正是因为看穿,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没有用的。袁先生如果你有幸或者不幸看到了这张帖子,我建议您早点去西安公安厅或者附近的派出所投案自首吧,当然你也可以告我诽谤,然后咱们对簿公堂。在下无意掰倒谁,只想探求真相,还原历史,还历史上的他们一个清白。

  好吧,继续来说脚。我们来看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兵马俑都穿了不错的鞋子,准确的说是战靴、剑履。

  这些战靴,形状方方,头部平整,尖部略微上翘,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它们就像两艘小战船。“漢”这个字右边下面的一撇一捺就是这鞋子的形象。

其实露出马脚的不只是脚底下,我这么说可不是对陶俑们的不敬,除了那鞋子漂亮,他们的“裙子”也很有特点。

   参看图片

   [img]http:///zzzzzz/hbmy04.jpg[/img]

   兵马俑穿戴整体战袍和盔甲。战袍很长,快要过了膝盖。战衣的褶摆分两层,于是看上去确实类似裙子,但是他们穿起来很拉风。所谓秩比两千石的廉郎(严郎)们,大概亦不过如此。

要休息了。做个注释:

  上面有张2号图,斑竹大大好像帮忙显示时候有点问题,希望能修正下。

  另外,上一帖字里,我忘记提“漢”字的问题,“漢”中的那“两横”(如果是古字,其实并不是标准的两个横线,有时朝上,有时朝下,两侧朝下的一比就会发现较多)就是衣服两层的真实写照。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感谢楼上各位网友,感谢鼓励者。

~~~~~~~~~~~~~~~~~~~~~~

楼主:汪放 Lv 7 

时间:2009-01-27 22:20:17

抱歉,最近忙于研究埃及雕像。没空更新啊,而且又过年了。祝大家也新年快乐吧。

  注意:这些陶俑,不是秦朝的,是汉朝的。不仅是汉朝的,而且是东汉的,也就是后汉的。不是西汉的,不是前汉的。

  也就是说,它们的制作年代应该晚于公元34年。而不是秦始皇的BC200,差了200多年。

  楼上不是有某位同志举例说C14同位素鉴定可以做到“精确”到16年左右么?那么为什么他们考古者以C14的某些东西来论证那些俑是BC200的而算不出是公元后的呢?

其实想也想得到了,他们一直在撒谎和为了自圆其说罢了。说出去的话,收不回,又碍于脸面,不敢研究真相。

  其实一开始,本人也只是假设这些雕像如果是西汉的会怎样。

  那只是一个假设。但是研究下去,你们就会发现,真相比假设以及比现行的说法更夸张,或者说离谱。

  唉,圣经不就说了么,撒谎嘛,到了一定程度,会变层罪恶。现在这道门就要被打开了。

再细致一点吧:

  这些陶俑是汉光武帝刘秀时代中后期到汉明帝左右的产物。

  可估量的上限是公元后34年(建武十年)左右,下限是公元后60年(永平三年)左右。

补充哦:我说的“这些”,是指1号坑,2号坑这两个坑的。

  不仅是汉光武帝和汉明帝时代的,而且这些陶俑的原型就是当时的东汉将军及官吏。

  目前将军俑出土了7个,西安博物馆里有几个,换句话就是说,刘秀手下的云台28将,已经被他们的后人们挖出了7个。

  (可惜呀。-。-能不可惜么。大囧吧。请容许我用非主流语吧。悲剧啊。)

“车”这玩意,到了东汉初应该还是有的。

  参见《汉官一卷》(《汉官六种》)里面对光禄勋官员配置的记录:

  光禄勋员吏四十四人,其十人四科,三人百石,二人斗食,〔七〕二人佐,六人骑吏,八人学事,十三人守学事,一人官医。卫士八十一人。 

  长,墨绶铜印。 

  廉郎作,主羽林九百人。二监官属史吏,皆自出羽林中,有材者作。 

  奉车都尉三人。 

  驸马都尉五人。 

  骑都尉一十人。 

  光禄大夫三人。

  这里的奉车都尉,应该就是带队戎车的三个高级将领。  

  另外,那卫、霍两个石瓮仲嘛,确实值得考究。你可以当作他们是真实的,我也可以当他们是后来重新翻修的,按照后来古人的审美,加个头盔又如何呢?

  实际上,汉官六种里面,我倒还没发现头盔倒是真的。既然考古和古籍相左,那我们的高级学者们,是不是应该再多商榷商榷,再下结论呢?  

  “西汉时期,全部是大规模骑兵作战”这句话似乎就更应该商榷了,汉庭缺马,所以武帝才养马,汉兵,应该仍是步兵为主,不过骑将建功立业大书大写便是了。

如果不出意外,刘秀的秀霸那把剑就是把青铜剑。不过那个等考古专家慢慢找便是了。道具问题暂时不是我研究的关键内容。我的核心目前仍然放在人像上。

  国家也好,人也好,自然不会没事找事欺上瞒下,其实是浮夸造成的错误,长期未见修正而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先生质疑那是他的事,与咱也没太大关系,鼓励他多质疑传统说法。宣太后不就是芈太后么,汗,我前文不是说过了吗,那位网友也请继续比较这三种说法,哪种更好吧。

  其实那才不是芈太后的呢。

  说为什么是东汉的,请容许我卖关子放到后面讲。

  因为按照当初我的研究,我也没有马上想到是东汉的,只是在不停的观察。  

  好吧,接着前面的问题,继续把图片和我想说的整理整理。

  [img]http:///zzzzzz/[/img]

  前面网友说马车的问题,最近我观察了下三个比较奇怪的陶俑,据说是2号坑从某马车上弄下的。

  他们摆的位置和模式,就类似“奉”字的写法。具体内容,咱也答不上来为什么古人要排这种POSE,权且就当巧合吧。

 啊呀,路径没打好。看我这,确实我是不严谨了。抱歉抱歉。没办法嘛,天涯又不给自己编辑。不过也好,体现打字真实性。有些是直接打的,不必写论文,写稿子。

  [img]http:///zzzzzz/hbmyfc.jpg[/img]嗯,这是我整理的奉车俑的。

上面有网友提到 到底是黑色还是 红色啊,,我也一直很纳闷呢。

  不过有些图片资料还是蛮能展现问题的。我这里也搜集到一点。

  大家一起看看吧。

   [img]http:///zzzzzz/hbmycy.jpg[/img]

  上面有红色落掉的痕迹。不过可惜了,底子又很黑。哈哈,权且还当是悬案吧。

~~~~~~~~~~~~~~~~~~~~~~

楼主:汪放 Lv 7 

韩济中先生诗写的不错。不过嘛,在下不才,也写了几首。 

  诗曰:  

   千年陶土冷华鬓

   环手揖礼等到今

   可悲后人失威仪

   错把汉俑当作秦

   我见夫长与将军

   赋诗含泪陪古人

   可叹杯中无黄酒

   来此一跪祭汉魂

   遥望天上斗牛星

   漫漫冬夜更寒凉

   可怜渭水无名骨

   那时云台羽林郎

~~~~~~~~~~~~~~~~~~~~~~

作者:禁言2010 

回复日期:2009-02-03 23:38:18  

    楼主快去看看汉代的墓葬吧,陕西还有汉阳陵啊,和兵马俑比一下就知道了,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那你说是汉代的谁的墓葬啊?汉代的皇帝可数的过来啊,各有各的安葬地方。

~~~~~~~~~~~~~~~~~~~~~~

楼主:汪放 Lv 7 

  哈哈,说起来也是。如果能让我看就好了。我只不过是一小民众,没有什么东西都让给看的拍照。不过这个没关系的,咱慢慢研究。

  你提的东西很对,现在既然提出如果兵马俑是汉的,而且是东汉的,那原先假设成汉朝的那些其他俑怎么办。这些问题,咱倒是愿意研究。

  我暂时呢,是这么想的:

  汉阳陵的,有可能是西汉的,但是也不一定。

  都先搁置在这里。

无视。

~~~~~~~~~~~~~~~~~~~~~~

楼主:汪放 Lv 7 

  就前文有网友问车,还有问头盔的话题补充下(这些网友的问题问得非常好,咱有时候也还不一定想得那么细),所以我最近重新翻了下《后汉书》。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 讲了很多车。战车也就是戎车只不过是很多车其中的一种,你可不要小看汉的车了。

 图片 

  (玉辂 乘舆 金根 安车 立车 耕车 戎车 猎车

  軿车 青盖车 绿车 皂盖车 夫人安车 大驾 法驾 小驾

  轻车 大使车 小使车 载车)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下 讲了很多帽子,注意哈,没有头盔,多是冠。

  (冕冠 长冠 委貌冠 皮弁冠 爵弁冠 通天冠 远游冠

  高山冠 进贤冠 法冠 武冠 建华冠 方山冠 巧士冠

  却非冠 却敌冠 樊哙冠 术氏冠 鹖冠 帻)

  当然,咱暂时也不排除里面有头盔了,但是你也就从里面指出哪些可以算头盔看看?

再细致一点吧:

    这些陶俑是汉光武帝刘秀时代中后期到汉明帝左右的产物。

    可估量的上限是公元后34年(建武十年)左右,下限是公元后60年(永平三年)左右。

~~~~~~~~~~~~~~~~~~~~~~

  惊人啊,太惊人了,楼主居然能把这批陶俑的制作时间精确到光武帝时期.

  请问LZ你在如何得出这么精确的时间的?话说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明的皇帝,史书上也没记载他搞过类似的这么大的工程吧?

~~~~~~~~~~~~~~~~~~~~~~

楼主:汪放 Lv 7 

 完了。。终于有个人算是看清楚帖子内容,并提出要害性问题了。

  回睿智的doomong阁下

  我这暂时也是大猜想罢了。

  参见《汉官六种》中的 第一种遗书,俗称《汉官一卷》,这一卷写得内容,和其他五种不太一样。 

  算了,咱一口气全引用丢在这里算了(注意以下是引文):

~~~~~~~~~~~~~~~~~~~~~~

  清孙星衍辑

  太傅,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二十二人。 

  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诏书,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光禄岁举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三人;中二千石岁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农各二人;将兵将军岁察廉吏各二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案:此条引作“汉官目录”。 

  司徒掾属三十人。案:此条引作“汉官目录”,“司徒掾属”四字从续汉志补,以小字别之,下凡仿此。 

  司空掾属二十四人。〔一〕案:此条引作“汉官目录”。 

  太常员吏八十五人,其十二人四科,十五人佐,五人假佐,十三人百石,十五人骑吏,九人学事,十六人守学事。 

  太史待诏三十七人,其六人治历,案:唐六典十引“太史属员有理历六人”,因避唐讳改。三人□卜,三人庐宅,四人日时,三人易筮,二人典禳,九人籍氏、许氏、典昌氏,各三人,嘉法、请雨、解事各二人,医二人。案:各本引此条俱作“汉官仪”。 

  太史灵台待诏四十一人,其十四人候星,二人候日,三人候风,十二人候气,三人候晷景,七人候钟律。一人舍人。案:唐六典十引汉官“灵台员吏十三人,灵台待诏四十六人” 。 

  太祝员吏四十一人,其二人百石,二人斗食,二十二人佐,二人学事,四人守学事,九人有秩。〔二〕百五十人祝人,宰二百四十二人,屠者六十人。 

  太宰明堂丞一人,二百石。员吏四十二人,其二人百石,二人斗食,二十三人佐,〔三〕九人有秩,二人学事,四人守学事。宰二百四十二人,屠者七十三人,卫士一十五人。 

  太予乐令员吏二十五人,其二人百石,一人斗食,〔四〕七人佐,十人学事,四人守学事。〔五〕乐人八佾舞三百八十人。 

  高庙员吏四人,卫士一十五人。 

  世祖庙员吏六人,卫士二十人。 

  先帝陵每陵食监一人,秩六百石。监丞一人,〔六〕三百石。中黄门八人,从官二人。 

  光禄勋员吏四十四人,其十人四科,三人百石,二人斗食,〔七〕二人佐,六人骑吏,八人学事,十三人守学事,一人官医。卫士八十一人。 

  长,墨绶铜印。 

  廉郎作,主羽林九百人。二监官属史吏,皆自出羽林中,有材者作。 

  奉车都尉三人。 

  驸马都尉五人。 

  骑都尉一十人。 

  光禄大夫三人。 

  太中大夫二十人,秩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三十人,秩比二千石。 

  谏议大夫三十人。 

  议郎五十人,无常员。 

  谒者三十人,其二人公府掾,六百石持使也。 

  卫尉员吏四十一人,其九人四科,二人二百石,文学三人百石,十二人斗食,二人佐,十三人学事,〔八〕一人官医。卫士六十人。 

  南宫卫士员吏九十五人,卫士五百三十七人。 

  北宫卫士员吏七十二人,卫士四百七十二人。〔九〕 

  右都侯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侯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 

   案:“侯”皆当作“候”。〔一零〕 

  南宫南屯司马员吏九人,卫士百二人。 

  (北)宫门苍龙司马〔一一〕员吏六人,卫士四十人。 

  玄武司马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 

  北屯司马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 

  北宫朱爵司马员吏四人,卫士百二十四人。 

  东明司马员吏十三人,卫士百八十人。 

  朔平司马员吏五人,卫士百一十七人。 

  员吏皆队长佐。案:谓南屯司马以下。 

  太常、光禄勋、卫尉。右三卿,太尉所部。案:此条引作“汉官目录 ”。 

  太仆员吏七十人,其七人四科,一人二百石,文学八人百石,六人斗食,七人佐,六人骑吏,三人假佐,三十一人学事,一人官医。 

  考工员吏百九人。 

  车府员吏二十四人。 

  未央厩员吏七十人,卒驺二十人。 

  长乐厩员吏十五人,卒驺二十人,苜蓿苑官田所一人守之。 

  廷尉员吏百四十人,其十一人四科,十六人二百石廷吏,文学十六人百石,十三人狱史,二十七人佐,二十六人骑吏,三十人假佐,一人官医。 

  大鸿胪员吏五十五人,其六人四科,二人二百石,文学六人百石,一人斗食,十四人佐,六人骑吏,十五人学事,五人官医。 

  大行员吏四十人。其四人四科,五人二百石,文学五人百石,九人斗食,六人佐,六人学事,十二人守学事。 

  太仆、廷尉、大鸿胪。右三官,司徒所部。案:此条引作“汉官目录 ”。 

  宗正员吏四十一人,其六人四科,一人二百石,四人百石,三人佐,六人骑吏,二人法家,十八人学事,〔一二〕一人官医。 

  诸公主主簿一人,秩六百石。仆一人,秩六百石。私府长一人,秩六百石。家丞一人,三百石。直吏三人,〔一三〕从官三人。〔一四〕 

  大司农员吏百六十四人,其十八人四科,九人斗食,十六人二百石,文学二十人百石,二十五人佐,七十五人学事,〔一五〕一人官医。 

  太仓员吏九十九人。 

  平准员吏百九十人。 

  导官员吏百一十二人。 

  廪牺丞一人,三百石。员吏四十人,其十一人斗食,十七人佐,七人学事,五人守学事,皆河南属县给吏者。 

  雒阳市市长一人,秩四百石。丞一人,二百石,明法补。员吏三十六人,十三人百石啬夫,十一人斗食,十二人佐。又有□棹丞,三百石,别治中水官,主水渠,在马市东,有员吏六人。 

  少府员吏三十四人,其一人四科,一人二百石,五人百石,四人斗食,三人佐,六人骑吏,十三人学事,一人官医。 

  太医员医二百九十三人,员吏十九人。 

  太官员吏六十九人,卫士三十八人。 

  守宫员吏六十九人。外官丞二百石,公府吏府也。 

  上林苑员吏五十八人。 

  黄门员吏十八人。〔一六〕 

  掖庭吏从官百六十七人,待诏五人,员吏十人。 

  永巷员吏六人,吏从官三十四人。右丞一人,暴室一人。 

  御府员吏七人,吏从官三十人。右丞一人。 

  祠祀从官吏八人,驺仆射一人,家巫八人。 

  钩盾吏从官四十人,员吏四十八人。又有署一人,胡熟监一人。 

  中藏府员吏十三人,吏从官六人。 

  内者从官禄士一人,〔一七〕员吏十九人。 

  尚方员吏十三人,吏从官六人。 

  符节当得明法律郎。 

  宗正、大司农、少府。右三卿,司空所部。案:此条引作“汉官目录 ”。 

  执金吾员吏二十九人,其十人四科,一人二百石,文学三人百石,二人斗食,十三人佐学事,注缇骑。执金吾缇骑二百人,五百二十人。〔一八〕 

  太子少傅员吏十三人。〔一九〕 

  太子舍人十三人,选良家子孙。 

  太子门大夫门大夫二人,选四府掾属。 

  太子洗马选郎中补也。 

  北军中候员吏七人,候自得辟召,通大鸿胪一人,斗食。 

  屯骑校尉员吏百二十八人,领士七百人。 

  越骑校尉员吏百二十七人,领士七百人。 

  步兵校尉员吏七十三人,领士七百人。 

  长水校尉员吏百五十七人,乌桓胡骑七百三十六人。 

  射声校尉员吏百二十九人,领士七百人。 

  河南尹员吏九百二十七人,十二人百石。诸县有秩三十五人,官属掾史五人,四部督邮吏部掾二十六人,案狱仁恕三人,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百石卒吏二百五十人,文学守助掾六十人,书佐五十人,脩行二百三十人,〔二零〕干小史二百三十一人。 

  雒阳令秩千石,丞三人四百石,孝廉左尉四百石,孝廉右尉四百石。员吏七百九十六人,十三人四百石。乡有秩、狱史五十六人,佐史、乡佐七十七人,斗食、令史、啬夫、假五十人,官掾史、干小史二百五十人,书佐九十人,脩行二百六十人。 

  乡户五千,则置有秩。 

  沛国谯,刺史治。去雒阳千二十里。 

  常山国高邑,刺史治。去雒阳一千里。 

  武陵郡汉寿,刺史治。去雒阳三千里。案:此条引作“汉官仪”,误。 

  九江郡寿春刺史治,去雒阳千三百里。 

  汉阳郡陇(州),〔二一〕刺史治。去雒阳一千一百里。 

  太原郡晋阳,刺史治。南有梗阳城,中行献子见巫皋。 

  广阳郡蓟,刺史治。雒阳东北二千里。 

  苍梧郡广信刺史治,去雒阳九千里。

案:以上俱见续汉志补注 

  ~~~~~~~~~~~~~~~~~~~~~~

楼主:汪放 Lv 7   

  我只是暂时怀疑,一号坑和二号坑就是按照这个上面的数目和阵型摆的罢了。

  你相信不相信,这东汉兵马俑的阵列其实就是按照天象摆的。比如羽林俑,就摆在羽林天军位(星象位,待研究)。

  只不过他们现在考古,把很多俑都挪动了位置,像那些将军用,本来手指所指的方向,都会隐藏好玩的东西了,现在考古把塑像从实地搬到博物馆,你就是拿十个我这样的天才再来思考着问题,怎么着也得再研究个十年八年的吧,情况好也得让我想个个把月。

《汉官一卷》这里是有一些个线索的,

  就是说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 ,也就是公元36年的夏秋之交,刘秀开始下诏书,大封官了。

~~~~~~~~~~~~~~~~~~~~~~

作者:飒露子 回复日期:2009-02-04 11:28:43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下 讲了很多帽子,注意哈,没有头盔,多是冠。

      (冕冠 长冠 委貌冠 皮弁冠 爵弁冠 通天冠 远游冠

      高山冠 进贤冠 法冠 武冠 建华冠 方山冠 巧士冠

      却非冠 却敌冠 樊哙冠 术氏冠 鹖冠 帻)

~~~~~~~~~~~~~~~~~~~~~~

楼主:汪放 Lv 7 

    这里边能有头盔才有鬼了

    所谓胄,是指汉代军士所戴之头盔,汉代军士戴革胄要比戴铁胄更为普遍。一般说来,胄上都有一些装饰物品,这种情况尽管文献所见不多,但汉代壁画及汉代出土的墓葬遗址却有大量的刻画,从一个方面弥补了相关文献资料的不足。《尚书正义》说:'经典皆言甲胄,秦世以来始有铠,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铠、鍪二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因以作名。'这也说明,秦代铁胄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汉承秦制',汉代铁胄的数量当也不在少数。  

  你知道那里没有头盔就好。

  “所谓胄,是指汉代军士所戴之头盔,汉代军士戴革胄要比戴铁胄更为普遍。”

  ----你这句这里啊,我只赞同 胄是头盔,但是呢,我不赞同说是仅汉代军士戴的,为什么呢?因为戴头盔的还有大秦(希腊或罗马)人。兵马俑阵容中是否可以发掘头盔,有待考古进一步观察,不过按照汉官的说法推想,这次的阵容可能是以祭礼来摆,不戴兜鍪那是肯定可以理解和谅解的(至少免得把脸遮住嘛)。我也巴不得袁先生他们能在附近挖出头盔,难道你不记得了吗,他们就在俑的周围还挖到了带“乐府”铭文的编钟一个,这种后来被盗被毁了,2个字也没了,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一般说来,胄上都有一些装饰物品,这种情况尽管文献所见不多,但汉代壁画及汉代出土的墓葬遗址却有大量的刻画,从一个方面弥补了相关文献资料的不足。”

  ----你这句在理,头盔既然戴在头上,当然要装饰。(其实我觉得这是废话,因为那些冠之所以分那么多种,就因为造型和装饰差异很大)咱们先搁置着。但是壁画以及那些墓葬哪些是哪的,哪些是汉的,咱们具体来看,不要笼统的马上就下定论了。 

  “《尚书正义》说:'经典皆言甲胄,秦世以来始有铠,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铠、鍪二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因以作名。'这也说明,秦代铁胄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汉承秦制',汉代铁胄的数量当也不在少数。”

  ----这两句话,我看来就非常汗了。尚书正义这里面的句子,你真的看懂了么。如果尚书正义的作者是孔安国,那我觉得就研究东汉就有点麻烦,因为孔安国早百年就不在了。另外呢,“铠、鍪二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因以作名”这句话,是一个假设句、猜测句,不是结论句啊同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铠、鍪这2个字,都是金字部首,可能是用铁做的,所以用这个做名字”。

  留待商榷吧,话说其实考古倒现在汉代铁盔发掘了几个了?更别提秦的了。

  在希腊的博物馆里,我倒是看到了几乎同一时期的罗马时代的盔甲(附带头盔的)文物;甚至还有更早的希腊科林斯式头盔文物。中国的呢?拿几个出来看看?

~~~~~~~~~~~~~~~~~~~~~~

楼主:汪放 Lv 7 

那韩先生,呃,那个,咱们诗歌单另弄帖子聊去好吧。这帖子成了广告贴了。

  其实了,诗歌呢,七言是见不了水平的,因为小孩子也能作(只要他们从小读唐诗),好的诗歌是四言、五言以及辞赋。不信的话,问李白先生去。宋词元曲呢因为现在咱们失掉了曲调曲谱,所以也没啥意境了,所以呢,在胡适先生眼里,毛先生的诗歌也就不入流了。

              七 律 秦 陵 吟 

      韩济中

    刑徒何故泪长流,怨聚骊山作墓丘。 

    仙药不滋民贼口,凡蛆偏噬独夫头。 

    无知陶马难依项,有识秦兵易顺刘。 

    帝业已随烽火灭,人间惟剩骂名留!

    和济中先生七律《秦陵吟》 

    马煜琳 

    祖龙帝业付东流,萧索秦陵草满丘。 

    燔典欲愚天下士,坑儒却断子孙头。 

    揭竿戍卒从吴涉,逐鹿英雄让项刘。 

    功罪千秋自有论,长城万里迄今留。 

    满江红 

            次韵奉和马煜琳先生秋登古琅琊台 

    韩济中

    旧址新台,留不住,龙睛虎目。

    毋须问,始皇何在,李斯谏逐。

    四海一家销剑戟,三湘数户藏弓簇。

    朕乐哉,巡视展雄威,心难足。 

    阿房外,黔首哭;

    长城内,儒冠戮。

    有焚余竹帛,血腥休读。

    历代王朝多暴政,千秋华夏无民福。

    待明朝,怒碎独夫尸,横山麓。

    马煜琳先生 满江红 秋登古琅琊台

    瑟瑟西风,古台上,凭栏极目。

    长天下,沧溟无际,波涛相逐。

    阡陌纵横人似蚁,松杉错落林如簇。

    叹天公,造就好河山,图难足。 

    前朝事,思欲哭;

    长城起,儒生戮。

    念刘邦泼赖,不将书读。

    蓬岛三山无嬴政,扶桑千载埋徐福。

    只空留,寂寞颂功碑,陈山麓。

    刑徒何故泪长流,怨聚骊山作墓丘。 

    仙药不滋民贼口,凡蛆偏噬独夫头。 

    无知陶马难依项,有识秦兵易顺刘。 

    帝业已随烽火灭,人间惟剩骂名留!

    和济中先生七律《秦陵吟》 

    马煜琳 

    祖龙帝业付东流,萧索秦陵草满丘。 

    燔典欲愚天下士,坑儒却断子孙头。 

    揭竿戍卒从吴涉,逐鹿英雄让项刘。 

    功罪千秋自有论,长城万里迄今留。 

    满江红 次韵奉和马煜琳先生秋登古琅琊台 

    韩济中

    旧址新台,留不住,龙睛虎目。

    毋须问,始皇何在,李斯谏逐。

    四海一家销剑戟,三湘数户藏弓簇。

    朕乐哉,巡视展雄威,心难足。 

    阿房外,黔首哭;

    长城内,儒冠戮。

    有焚余竹帛,血腥休读。

    历代王朝多暴政,千秋华夏无民福。

    待明朝,怒碎独夫尸,横山麓。

    马煜琳先生 满江红 秋登古琅琊台

    瑟瑟西风,古台上,凭栏极目。

    长天下,沧溟无际,波涛相逐。

    阡陌纵横人似蚁,松杉错落林如簇。

    叹天公,造就好河山,图难足。 

    前朝事,思欲哭;

    长城起,儒生戮。

    念刘邦泼赖,不将书读。

    蓬岛三山无嬴政,扶桑千载埋徐福。

    只空留,寂寞颂功碑,陈山麓。

~~~~~~~~~~~~~~~~~~~~~~

 作者:xx81908850 回复日期:2009-2-4 5:15:45  

    质问楼主,东汉还束偏发髻吗?

~~~~~~~~~~~~~~~~~~~~~~

 楼主:汪放 Lv 7  

  质问你,你怎么知道秦朝束什么发髻?你又怎么知道西汉束什么发髻?其实我是质问专家,他们怎么就知道那些俑是秦的。证据呢?

  另外呢,暂时我将那些汉朝士兵头上的玩意啊,叫“陌头”。

~~~~~~~~~~~~~~~~~~~~~~

作者:franklin9705

回复日期:2009-02-04 22:52:17  

    我们大可以按楼主的质疑精神继续发扬一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后人伪造的。什么秦皇汉武,谁见过他们?俗话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最少也得有个人证、物证之类的吧。说到底他们只是存在于书上,与郭靖、黄蓉差不多嘛。

    不知我的说法,楼主以为然否?

~~~~~~~~~~~~~~~~~~~~~~

 楼主:汪放 Lv 7  

  你这极端了,建议多读下书,文言文的书,有很多。当然,你可以不相信那些古代的作者。

  你也没有读懂我的文章,我只是不太相信建国后的某些大陆学者罢了,为什么呢?因为政治阻碍了学术,他们的论文立论很草率,就算罗举一大堆文献资料,结果结论却给个错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另外呢,尸体不一定找的到,但是他们的真身雕像就在你眼前,你知道么?这些一号坑、二号坑的将军们,可都是有头有脸的啊,甚至还有名字的叻。

~~~~~~~~~~~~~~~~~~~~~~

 楼主:汪放 Lv 7  

回复日期:2009-02-04 23:19:01 

    你也没有读懂我的文章,我只是不太相信建国后的某些大陆学者罢了,为什么呢?因为政治阻碍了学术,他们的论文立论很草率,就算罗举一大堆文献资料,结果结论却给个错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这个才是中心思想吧

   没错啊,这就是中心思想。将来就是要打破这种现状,用真相说话,让中国人将历史视野放到泛欧亚大陆版块,不能总看到地方。

~~~~~~~~~~~~~~~~~~~~~~  

  作者:王子01 回复日期:2009-02-05 00:55:47  

    楼主,一,可能有病,二.跳梁小丑.这回破例说点粗口.因为看到令人气愤的胡扯八诌

   那你就把那里是胡诌八扯的地方,像其他一些能够反映问题的网友一样提出来撒。我们分析看看,看是不是在胡扯。

~~~~~~~~~~~~~~~~~~~~~~  

   作者:无线酷 回复日期:2009-02-05 00:12:14  

东汉的首都是洛阳,

光武要千里迢迢去陕西建墓?

~~~~~~~~~~~~~~~~~~~~~~

楼主:汪放 Lv 7  

  ---这位朋友问的好。应该像他学习,多提这种有意义的问题。

  我也一直在纳闷,明明赤眉已经乱了长安,破坏了西汉11帝陵寝,然后光武又去了洛阳开辟事业去了,怎么又会回到长安重新兴建如此浩大工程。

目前我怀疑有2种可能:

1、刘秀起高庙,庙就在这个长安,而不是洛阳。

2、汉明帝弄的。  

  注意哦,我这是怀疑。

图片

我已经找到臧宫将军俑。

图片

此帖到我想可以此为止了,我将在年中去跪拜他们。不信就不信吧,没什么了不起。

  如果学术界仍然不懂得反思,真相就让他继续沉埋,也未必是坏事。

看看传统考古的描述:

  出土于一号俑坑东端T10方五过洞的一乘指挥车旁,车迹的附近伴出鼓的遗迹。鼓为将领用以指挥军队的号令之一,所谓“鼓之则进,重鼓则击”,俑通高1.96米,身穿两重长衣,外披鱼鳞甲,双肩无披膊。甲的周边彩绘的花纹已脱落。头发拢于脑后绾成扁髻,戴鹖冠。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捏缩于袖管内,左手半握拳,持物不明。下巴有长须,面带笑容,显得性格开朗。衣角上有“宫臧”二字印文,为陶工名,是此俑的制作者。 

~~~~~~~~~~~~~~~~~~~~~~

  很明显,考古者没有读历史书,不懂历史。瞎掰。

臧宫将军

~~~~~~~~~~~~~~~~~~~~~~

作者:hunter0101 提交日期:2009-2-5 16:07:00 

    另外,根据《说文》的解释,放,逐也。由此推测出楼主是流放之人。
    开个玩笑,无意嘲笑楼主,不过你这种舍本求末的研究方法,让别人觉得很滑稽。

~~~~~~~~~~~~~~~~~~~~~~

楼主:汪放 Lv 7   

 没错,一般人不细致推敲当然觉得本人有问题。但是我逐的乃是本源。放在我这里是开放的意思,没有开放的眼光去看问题,永远如同井底之蛙。

~~~~~~~~~~~~~~~~~~~~~~  

  作者:cyyjine 回复日期:2009-02-06 12:51:46  

    当时发现这些兵佣时为什么说是秦而不说是其他朝代,这个原因楼主能否回答。我想把这个发现定在秦代应该是证据更多的指向秦而不是其他朝代吧。看了楼主对兵马俑的质疑,其实从有些楼主的回复看,目的是质疑当代ZZ而已,质疑现在没XXXX。

~~~~~~~~~~~~~~~~~~~~~~

楼主:汪放 Lv 7 

  当初他们说是秦,很明显,他们一样是在猜测,以猜测理论,然后写论文互相抄袭,互相摘抄擦测的观点来当作证据,其实他们证明来证明去也没有证明那些都是秦的。只不过通过20年的媒体宣传积累,让接触到这些知识的人们先入为主误认为就是秦朝的。

  这就是当代的现状。我反的就是这种现状。

  其实当年胡适先生说的很对。

~~~~~~~~~~~~~~~~~~~~~~

作者:拈花弄玉 回复日期:2009-02-06 10:15:54  

    秦始皇的祖母叫'羋月'吗? 就是姓羋而已吧. 哪里记载她叫羋月的?

~~~~~~~~~~~~~~~~~~~~~~

  姑娘你很有怀疑精神,很好!写帖子的目的达到了。别信那些小说,问题要自己推敲。  

~~~~~~~~~~~~~~~~~~~~~~

作者:franklin9705 回复日期:2009-02-05 23:54:39  

    对于秦俑坑中只有青铜器而无铁器的疑问,楼主的回答是:“如果不出意外,刘秀的秀霸那把剑就是把青铜剑。不过那个等考古专家慢慢找便是了。道具问题暂时不是我研究的关键内容。我的核心目前仍然放在人像上。”

    呵呵,回答得真是有意思。

    照样套一句,如果不出意外,秦始皇用的是把激光剑。不过那个等考古专家慢慢找便是了。原因嘛,据史记中对他长相的形容,我判断他是个外星人。

~~~~~~~~~~~~~~~~~~~~~~

楼主:汪放 Lv 7  

 因为这些俑旁边出土的剑上有铭文,说不定就有秀霸2字,文物可能被某些人藏起来了。你不知道。

  谁知道哪天他们把铭文给毁了。

楼主:汪放 Lv 7 

 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2号坑有柄带2个字铭文的青铜剑可能现在已经不见了,因为我发了这篇文章。唉。悲哀。

不可怜。因为现在属于我留给他们的毁灭证据期。如果他们不趁现在毁灭证据的话,将来我只会越挖越多证据证明那些东西是东汉的。

我会在今年争取鉴定出 臧宫 之外的,至少第二位 云台28将之中的将军。

楼主:汪放 Lv 7 

这几天我在想,臧宫为什么不行拄剑礼仪。我总算想通了一大半,有2种可能,一是该雕像制作时期,臧宫还没有成为辅威将军,他此时的官职可能是都骑尉,或者城门校尉,只是一个尉官,还未达到将军级别。第二种可能的原因和第一其实也差不多,就是后来回忆那些将军时候(建武十年以后,明帝思念云台将军之前),选择了臧宫自身的性格、习惯以及身份来制作。

 其实过段时间,臧宫衣角上的铭文搞不好就会被某位“博物馆的小偷”去掉。不信?拭目以待。

  我这里先告诉你:就算你把所有将军身上的字擦得一干二净,

  我和我死之后的那些未来的孩子们,一定照样能够辨别出到底谁是谁。

~~~~~~~~~~~~~~~~~~~~~~

作者:lydexinyll 回复日期:2009-02-06 00:40:01  

    挺好笑的,用字去判断一种物品的年代,秀逗。

    哈哈,古董店的人惨了,卖点假古董还要找字来对客户说明我这是哪朝的。用字来证明。

~~~~~~~~~~~~~~~~~~~~~~  

楼主:汪放 Lv 7  

这你就不懂了,文字是有灵性的,通过笔触的判断可以知道哪些文字是现代人伪造的。比如那个“相邦吕不韦”就是伪造上去的铭文(换句话说就是吕不韦戈是个水货)。

  每个时代的文字写法不同,文字的写法通过前后照应,我们可以通过文、史互证的方式找出破绽。

  说到这,我还忘记了一件事,

  就是,如果按照传统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的做法,我们应该写一篇论文。

  叫做《秦始皇兵马俑其实是东汉初刘秀兵马俑》。

  题目:《秦始皇兵马俑其实是东汉初刘秀兵马俑》。

  摘要:秦始皇兵马俑其实是东汉初刘秀兵马俑。

  正文:秦始皇兵马俑其实是东汉初刘秀兵马俑。

  (然后开始摘抄古文,然后曲解。)

  (然后偶尔摘抄一下其他人的论文。)

  (凑满1万-2万字以上。)

  引用文献:

  汪放(教授?)《某某某文章》某某某节,某某某段文字。

  (好像不够数目,怕没有吓唬到论文的读者,然后继续引用其他教授的)

  汪小放专家《某某某某文章》某某某节,某某某。

  汪大放《等等等》。

  (好像都是中国人,不行,不够自信啊,应该多抄点老外专家的,比较有说服力。)

  Leo Khan Wang 'A joke from the USA.' (p.1-p250) 'We dont like the yellow race.'

  (老外专家的话有说服力。)

  (完)

  其实饶宗颐先生历来觉得西式论文根本就不太适合中国人用,这点我倒觉得说得不错。

~~~~~~~~~~~~~~~~~~~~~~

楼主:汪放 Lv 7  

呵呵。10月国庆节,去了一趟临潼兵马俑博物馆,重新参观了下兵马俑1、2和3号坑。

  20年前,母亲带着我来到这里,那时感觉到这里森森然,空气潮湿,带有泥土荤腥,仿佛有灵魂在飞。啊。注意。以上这几行,非学术用语,是文学语言,以表示自己曾经对这里的感触。

  现在来说说,国庆节独自考察的一些新发现,和自己反思的结论。

  1、1号坑 毫无疑问 就是 东汉 陶俑坑。不过确实正如楼上有位朋友说的,要推翻所谓兵马俑,自然就不该用“俑”这个词汇。是的,东汉时,制造这些陶塑的人,和书籍记录者自然不会以“兵马俑”来这个这些玩意命名。至于叫什么,我们可以接着研究下去,从书目里面把它找出来。但在更正那个名字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它的年代,虽然说他不是秦的,但却不能贸然遵照那位写帖子的阁下所言的硬要说成的唐的,你要证明他们是唐的,同样至少也要拿出不亚于本人前文所指出的问题所在的内容。本人在 1号坑 最新开工 (也就是今年考古学者们位于坑东北角新挖开的)土方发现了大量偏紫色、红色的土,比旁边许多早已黯淡的黄土颜色要明显非常多,相信许多在旁边栏杆上的观众一样能看得到。这些颜料都是“汉尚赤”、“火德”的证据。

  2、展览厅中,图像所拍摄的出土陶塑,大量都沾满红色颜料残迹。

  3、展览厅中,各陶塑之上,仍至今都沾有红色颜料残迹。

  肯定又有人嚷嚷,光有颜料算啥证据啊。是啊,光有红色颜料,小孩子都能知道,还要你们学者做什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