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蒙新河狸喜提“新家园”

 常心舟 2023-08-14 发布于浙江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行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在践行理念的路上,中国民生银行早已整装出发,带着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去到新疆阿勒泰地区,那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也有野生珍稀动物——蒙新河狸。

“水坝工程师”的新家园

在我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乌伦古河静静流淌。在这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除山谷间出没的雪豹棕熊、天空中翱翔的金雕秃鹫外,蒙新河狸也安家在此。它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阿尔泰乌伦古河流域的生态指示性物种。

蒙新河狸属于濒危物种,据观测记录显示,世界范围内共有900多只,其中约600只在我国境内,这个数字比“国宝”大熊猫(野生及圈养大熊猫总数超2000只)还要少。河狸经常会在栖息地修建水坝,一是躲避天敌,二是为获取足够多的食物。

“别看它们数量少,每个都可以称得上是'水坝工程师’,在建筑界也是小有名气的。”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创始人初雯雯说。

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成立于2018年,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热爱自然的“90后”们自发组成了这个自然保护机构。五年来,协会年轻的自然保护者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和野生动物救助的工作中,而河狸则成为“重点关照对象”。

提到河狸,被网友们亲切称呼为“河狸公主”的初雯雯如数家珍:“它们每天外出收集材料,遇到合适的就叼回来,放在水流相对窄一些的地方,成为一个天然堤坝,受此影响,河道水位下降速度变缓,水中生物多样性也逐渐丰富起来。只是受环境影响,植被逐渐变少,别说找材料,就连它们自己都快吃不饱了。”

在栖息地附近,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野外科研工作负责人马驰经常能看到河狸留在树干上的牙印,切口整齐地排列在树枝断面上,这是河狸来过的痕迹,也是其食物来源已出现危机的证据。马驰说:“河狸吃灌木柳比较多,当它们开始啃树干的时候,不亚于人类饿到吃土。”

树干上留下的河狸齿印

为解决栖息地食物资源问题,协会发动志愿者和当地牧民共同建立了“河狸食堂”,在乌伦古河流域种下70余万棵灌木柳树苗,为河狸提供食物储备,同时也帮助解决土地沙化问题。马驰说:“眼前的这些都是成功存活的树苗,实际上我们种下的要更多,受土地沙化影响,不少树苗都无奈枯死了。”

河狸食堂中成功存活的灌木柳

“为了让这个食堂建到河狸的'家门口',我们需要做很多调研,以前受条件限制,只能去野外人工采集,数据样本十分有限,但有了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一切就不同了。”协会负责公益项目运营的王大鹏介绍道。

有了科技,就有了底气

救助野生动物需要专业性。初雯雯说:“我们一直在做河狸调查,了解其分布情况、活动范围、种群数量,搜集它们生存环境因子的各项数据,并有针对性地补齐。以前资金有限,我们只收集到了冬季的样本,但实际上样本丰富的时候是在夏季。”

7月份的河狸栖息地

自2021年起,在中国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简称ME创新计划)的支持下,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启动了“ME-蒙新河狸新家园计划”,希望通过体系化手段为河狸提供更全面的救助和保护,同时也为学界研究提供科研数据与经验。

“ME-蒙新河狸新家园计划”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调查河狸栖息地环境因子数据,设计河狸野放栖息地评估及改造技术规范。王大鹏说:”人类自以为的舒适环境不一定适合河狸,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有数据支撑的原因。经过实地踏查、样线调查、样方调查、放置红外相机等多种科研方法,我们获取到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真正为改善河狸生活环境做出助益,换句话说,在项目的资助下,我们有了科技的力量,由此也便有了底气。“

阿勒泰自然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在野外采集数据

根据调查样本绘制的河狸分布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要生活,动植物也要生存,在二者间做到“和谐”并非易事。以阿勒泰地区为例,乌伦古河共计约有十余座农用水利设施,浇灌沿岸数万亩良田,是居民的”生命水源“,但对于河狸而言,人工水利设施则会影响其迁徙路线,限制其种群间基因交流。“当一个种群的数量低于500时,近亲繁衍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后果则是造成个体基因缺陷,寿命减短。”王大鹏表示。

“ME-蒙新河狸新家园计划”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为人工水利设施设计包括河狸在内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受益于项目,河狸野放后的存活率将会得到有效提升,河狸种群健康繁衍生息也得到保障。

调查人工水利设施并设计河狸迁徙通道

河狸方舟内的各项设备

王大鹏表示:“有了ME-蒙新河狸新家园计划的支持,我们的工作越来越体系化了。现在,蒙新河狸救助工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作办法。同时,当地社区联动参与自然保护的工作规则也完善成型。 通过带动当地社区更多牧民参与,把生存环境、守护者、救助体系的点、线、面连起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保护河狸的完整体系。当地已有百余名牧民参与到河狸保护中来,河狸食堂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土壤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蒙新河狸的数量近年来已经增加了超过100只。”

今年,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在ME创新计划的进一步支持下,启动了“ME-自然保护者萌芽计划”,以“河狸方舟”阿尔泰山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及自然教育基地为依托,面向超三百万名关心河狸的网友,推出公益性自然保护专业志愿者的实训培养计划,旨在为我国自然环境保护领域进行知识赋能、人才培养,务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进程。

金融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在7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再次被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涵盖生产生活、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延续等多个方面。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做公益离不开资金支持,想把公益做好、做长远更是如此。”初雯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开幕式舞台上,讲述了保护蒙新河狸的公益故事。如今两年过去,河狸保护工作逐渐体系化、规范化、技术化,在这背后,有着民生银行的并肩同行。

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2015年发起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旨在支持公益领域的创新实践。ME创新计划已经连续开展8届,民生银行累计为188个公益项目提供8890万资金支持,惠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直接受益人数达27万余人。

除新疆阿勒泰蒙新河狸新家园项目外,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还在全国多地积极探索“金融+公益”创新赋能生态文明,如青海三江源措池村零废弃社区项目、陕西安康小河流域环保项目、深圳珊瑚保育项目等,这些项目在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碳中和等方面都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中,中国民生银行将砥砺前行,发挥金融优势,为生态建设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