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的消费观,可太迷了

 印客美学 2023-08-14 发布于北京


最近,很多网友们发现:天天嚷嚷要攒钱的年轻人,又盯上了老年人的电动轮椅。


车太贵,打车不实惠,公共交通来不及,电动车被新规收紧……

只有电动轮椅,完美地游走在交规边缘地带,享受着最广阔的路权。

而且它座椅舒适,工艺精湛,视野广阔,时速高达40迈,3000多的价格也还能接受,怎么看都很让人心动。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仅仅2023年上半年,电动轮椅的成交订单量增长超过60%。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该省省,该花花”?




年轻人存钱观:
该省省,该花花?

最近,存钱的理念实火。

“年轻人”“存款”这两个词成了微博热搜的流量密码。

二者排列组合成了一个个微博热点。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相关话题只要一出现,总能引起年轻人激烈的讨论。


年轻人存钱,主打的是一个“该省省,该花花”。

贵不贵没关系,值不值才最重要。

省钱,就要“报复性”一省到底。

豆瓣小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和“今天消费降级了吗”,如今已分别坐拥62万和36万位成员。

为了多点利息,有人化身“存款特种兵”,专程跑几百公里到另一个城市存钱。

还有人天天蹲守抢大额存单,或者选择囤黄金做投资……


“消费降级”越来越受推崇。

之前只是大牌有平替,如今,生活必需品也可以找平替。

洗洁精兑水可以平替洗衣液,买个推子就可以省掉理发支出,旧衣服剪一剪可以平替行李箱套……


还有一些产品,功能一样,换个名字直接跌破底价。

“宠物”“手作”“美妆”等领域是买贵重灾区,换上朴素的名字立省99%。

主打功能性的产品直接搜原料,消耗量大的商品买“临期”,细节不那么重要的商品就认准“微瑕”……


各大平台上的攒钱博主也相当受欢迎。

有人鞭策节流,“挑战xx元过一个月”,绝不浪费一分钱在不必要的开支上。

还有人教如何开源,详细答案都写好了,就等着你照做。

省钱千日,用钱一时,该花的时候,年轻人也毫不含糊。

2毛钱的塑料袋舍不得,69块钱的盲盒整套买;

花8块钱的邮费舍不得,但买800的衣服毫不犹豫;

5块钱的优惠券没用上,能难受一整天,入手5000块的电子产品,眼都不眨一下……


这种“省小钱,花大钱”的行为,让其他年龄段的人相当不解。

在他们看来,让年轻人上头的产品,几乎都是没啥用的非必需品。

真正该花钱的大件,应该是房子车子这种刚需,再不济也得是冰箱彩电吧。


年轻人的省钱,跟其他年龄段有什么不一样?





年轻人炫“消费降级”?

在消费观念上,年轻人从父辈推崇的“悦人消费”转向了“悦己消费”。

父辈们将家庭放在消费的中心,他们乐意将资金投入购买房产、子女教育等家庭支出。

而如今的年轻人更偏向以自己为中心,将个人的幸福感摆在首位,主张"先宠自己再宠他人"。

他们享受物质消费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重视感官愉悦的精神需求。


从前,悦己消费的方式是“消费升级”。

从精致露营到围炉煮茶再到各种昂贵的户外体验,一切消费品都强调独特性,最好兼具仪式感与实用,还要有高级感不落俗。

如今,发现自己掉入了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开始“消费降级”。


在他们看来,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可以花钱但绝不在可以省钱的地方多花一分钱。

琐碎支出可以能省则省,但为爱好花钱是生活刚需。

把每笔“抠”出来的钱,砸到对自己有价值和意义感的目标上,是非常值得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年轻人的迷惑攒钱行为也就不迷惑了。

因为他们开始攒钱,主要也是为了精神上的安全感。

有调查显示,年轻人存钱的最大意义不是买房买车、结婚等实际的物质需求,而是获得安全感和应对意外。
大环境不好,社会心理普遍焦虑,存钱是为了给自己准备一条精神上的“退路”。

“攒够xxx万裸辞/提前退休”成了热门话题,也令不少不满现状、热爱自由的年轻人十分心动。

在攒钱理由的调查中,35.2%的90后、31.4%的95后和20.9%的00后都选择了“提前退休”。

至于有多少钱才敢裸辞,47.1%的人认为至少要存够50万。
那么,年轻人到底存没存下钱呢?





年轻人的“奇葩消费”?

年轻人真的存下钱了吗?

答案显然是:并没有。

红星资本局进行过一项存款调查,有效样本量为2035份。

受访者均来自一二线城市,年龄在20-30之间。

问卷显示:存款在10万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7成,且大多都低于3万。

存款超过50万的占比不超过2%,存款过百万的仅有个位数。 

存钱像减肥一样,一直在努力,一直没成效。
存不下钱最直接的原因是:该省的部分没太省明白,该花的却依然要花。

存钱久了,就需要用偶尔的犒赏,比如一双球鞋,一件饰品,一趟旅行……来重拾多巴胺被满足的愉悦。


猎奇消费带来的及时快感,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很难拒绝的。

这也是令父辈最不解的部分。

比如让很多年轻人一见倾心、立刻下单的电动轮椅,在父母眼中就是纯纯的迷惑商品。

时代的变化也是存不下钱的客观原因。

我们的父辈处在物资相对匮乏,但机会更多的时代。

社会建设尚且不够完善,经济又在飞速发展,有无限机遇等待发掘。

可如今,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卷”,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想找份好工作安身立命实属不易。

不够稳定的生活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消费,无疑也提升了存钱的难度。


相较于父母,年轻人拥有更多退路,这使得他们存钱并没有那么坚定不移。

90后、00后这代人,拥有比70后80后更负责的父母、更优渥的成长环境。

独立、回报父母、追求自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存钱的动力,但即使没有很多钱,也同样可以实现。

如果真的发生大变故,家还可以是永远的避风港。


年轻人存钱,存的其实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存钱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

要存多少钱,存到什么时候,为什么存钱,存钱之后要做什么……

当他们真正了解自我需求的时候,或许就能找到平衡好金钱和消费的最好方式。

 作者:莱士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