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池明-1917年8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傅山村(现河南新县泗店)傅家洼,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

 Loading69 2023-08-14 发布于四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池明(1917—1997),男,又名张家相、张赤民、张家驹,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傅山村(现河南新县泗店)人。1917年8月24日出生于该村傅家洼一户贫苦农民家中。家庭五口人,租种三亩稻田。祖父年岁已高,勉强做些轻微农活。父亲多病,经常带病参加劳动。母亲操持家务,农忙时也下田做一些农活,他和姐姐年龄尚小,家庭勉强维持生活。8岁时家里人省吃俭用,送他进了私塾读书,学名张家相。他幼时聪颖,老师常夸他将来能成大器。

土地革命

10岁时辍学在家,跟随叔父到处宣传革命,1928年4月,他任区儿童大队长,11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改名为张赤民,并任光山县儿童团总队长。1929年冬,他出席鄂豫边区共青团代表大会和工农兵代表大会。1931年5月,张池明调少共鄂豫皖分局工作,同年12月儿童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张池明当选为常委兼秘书长。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向川陕转移,张池明留任独立十三团少共团书记,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是年,他刚满15岁。1932年11月,重建红二十五军后,张池明被编入七十三师。同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他沿途书写标语、找向导、绘地图,工作做得十分出色。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徐海东在向毛泽东汇报战况时,毛泽东要查看地图,张池明立即送去一张军用地图,受到主席的表扬。其后,他任红十五军团作战科科长。不久,入抗大学习。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池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作战科科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1938年2月,三四四旅配合一二九师粉碎了日军“九路围攻”。后他任六八八团参谋长。为开展游击战争,他率第一营在山东荷泽、曹县一带抗击日寇。他将地方的一些游击支队合编为旅挺进纵队,并出任政治部主任。不久,纵队改为特务团。1939年春,张池明调任冀鲁豫支队游击第二大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2月,任六八七团政委。7月,他率部挺进苏北,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张池明被编入新四军四师八旅二十二团。不久,他任八旅政治部主任兼盐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他参加了皖东北、苏北的反扫荡、反蚕食、反顽军斗争。1943年9月他到达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更名为张池明。1945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初期,张池明从延安进入东北,任松江军区政治部主任。1946年4月,任哈尔滨卫戍区副政委。7月,任哈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后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政委,参加了“三下江南”作战,共歼敌4万余人。1947年5月,调任东野六纵十六师政委,8月,任六纵政治部主任。率部南下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赣战役、广西战役。后任四十三军政委。1950年2月,他指挥海南战役,歼敌3.3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初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参谋长。1955年10月调任后勤学院副院长。1962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后勤学院院长,他分管作战勤务和援外工作。1965年3月,张池明率一批同志对后勤部的后方基地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考察、摸底,从河南省经川、陕到成都、昆明,又从湘、鄂到两广,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为我军后勤工作的合理化、科学化制定了更科学的工作方案。1967年7月,张池明出任总后勤部政委、党委第二书记。同年10月,他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抓到万人大会上批斗。1969年4月,出席了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1975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政治委员。[1]

军衔晋升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

所获荣誉

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

人物逝世

1997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