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人把你做的事都发网上,你愿意吗?

 婉若水 2023-08-14 发布于山西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沉默是金,言多必失。那写文章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惹祸方式?

我不爱说话,因为我的嘴巴跟不上脑子,常常词不达意,在动情之处眼泪又常常先一步而出。所以我喜欢写下来,打字的过程比说话多过一边脑子,多经一番斟酌。发出来是因为我希望和其他人有共鸣。写这个公众号收获了一些读者朋友,但也因此得罪了几个人。

比如,有个长辈就语重心长的问我:“有人把你做的事都发网上,你愿意吗?”

我答:“愿意。”

她的女儿在旁边听到了我的回答,便指着我的鼻子骂道:“我最讨厌你这种人,装,不要脸。”还一直用脚尖踩我。

我感到生理上的厌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也有很多种价值观。有人愿意被发网上,有人不愿意,都是正常现象,为什么有人和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就要遭受你的侮辱呢?

我写了三年公众号了,不用别人发,我自己就发了。开心的事情我会发,不开心的事情也会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把事情经过写下来是成为旁观者的方式。网络像一面镜子,照出千百种面孔、千百种观点。做过的事,敢于承认,敢于放在网上接受公众的评论和审判,这才是坦诚。极度坦诚,才能无坚不摧。

如果有的评论我不接受,又何必在意?如果有人给出真诚的意见,又该多么感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算错了,真心悔过,也会得到人们的原谅。

遮遮掩掩是不自信的表现。错了而不自知,错了而不敢面对,是对关系的不信任。如果你不信任这段关系,很可能它就真的脆弱到不值得信任。不堪一击的关系,也许是对方给的力量不够多,也许是你自己付出的太少。

被人骂不可怕,做错事也很正常,但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不敢让别人给他一面镜子,才真的可怕。

媒体人把事情发网上时应当对当事人的信息模糊化处理,为的是不侵犯别人的隐私,不对别人造成困扰。我发和孩子争吵的视频也会经过他的同意。但即便是模糊化处理过的信息,还是免不了有人会对号入座。

他们会觉得我在针对他。哪怕我只是描述一种现象,为了引出自己的观点做一些铺垫。别人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也可以说我描述的事实有误,我们都可以探讨。但动不动就骂人、甚至动手,谁也不会接受。

当天,她先摔了水杯,又动手打了我的同伴一巴掌,同伴被玻璃渣子弄伤了手,血流不止,先出去包扎了。于是屋子里就剩下我和她母女二人,她骂我装,用脚踩我,坐在沙发上的我站了起来,请对方尊重一点。她的母亲便上前护犊子,质问我当着她的面还敢这样对她女儿?这个女儿气势更旺了,将我推出了门,把我买的礼物扔在了门外,然后在门口说我不尊重长辈,动手推她的妈妈。也许她的母亲在护犊子的过程中,和我产生了肢体接触。但并非我本意。我说我不记得推你妈妈,我只记得你指着我骂。她翻脸不认账:“我指你了吗?有监控吗?”我把手机掏出来说,那咱们现在拍吧,你再说一遍你没有指我,她立刻把门关了回屋去了。

后来,同伴回来,我向她的妈妈道了歉,无论有意无意,无论对方原谅与否,无论我接不接受她们的观点和做法,如果有人因为我受到了伤害,我就应该道歉。而我的同伴受到了暴力伤害,她们却没有道歉。所以我带他离开。

事后,我了解到,这不是同伴第一次遭受这样的待遇。早在登门之前,同伴就说,我怕她们骂你,最后闹得不好看,我笑:“骂我的人多了,不多这一两个。骂我能把气出了也行。”只是我没想到会动手,完全越过了我的底线。

在有些家庭里,说真话不行,但可以打人。而在我的认知里,说真话可以,意见不一致也可以,但不能动手打人。

就算是家长教育孩子也不行,所以才有了之前我和儿子吵架的视频。我们两个人都气哭了,但我下不了手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未成年人,我宁愿听他跟我犟嘴。打孩子在国外,是犯法的。中国人在国外打孩子,习惯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因为邻居会举报,警察会认为你没有抚养和监护的权利,他们会将孩子带走,亲生的也不行。

但在中国,打小孩太司空见惯了。甚至丈夫打妻子,人们也默认。同时,妻子打丈夫的群体也不可小觑。以上三种行为,全部属于家暴,留下证据便可诉诸法庭。

但人毕竟是情感动物,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那一步。

人们接受到的观念不同,行为方式就不同,我能理解,但不代表接受,也不会勉强对方接受。远离就好。

也许以后我变了,或者你变了,我们三观又吻合了,还会相遇。但如果当下非要纠缠在一起,势必会有人继续受到伤害。

不必心灰意冷,不必感到孤独落寞,这世界这么大、这么多人,总有一些人和你三观一致、步履相同。总有一些灵魂能够不远千里与你产生共鸣。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要相信,你不但值得拥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也值得拥有超越时空的理解与浪漫。

有时候我也会对某些人失望,为什么他不理解我?为什么他能做出我意想不到的事?可他对我又是如此重要,重要的我以为是我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可他真的那么重要吗?重要到让你失去自我?重要到你要对自己以前的价值观全盘否定?这世界有千千万万的人啊,总会有人和你有相似的灵魂。

很多问题,一个人想,容易钻进死胡同。有个人互相镜映,稍好一点。而更多的人,就不一定了。自己的道行不够深,太多的人,太杂的观点,会让你迷失掉自己。镜子,有几面就够了,不用满屋子都是,那会适得其反。所以,自己的痛苦也不用到处招摇,很多孤独和痛苦还是要自己扛下来。

太多的事情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被公开审阅。

但如果有人再问我一遍:“有人把你做的事都发网上,你愿意吗?”

我还是会答,“愿意”。只是,如果要配照片、视频什么的,记得帮我开美颜。

这个世界破破烂烂,但总有人缝缝补补。这个世界滥俗无比,但总有人会带你找到最初的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