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山文艺》2023年第9期发表刘公小说《新专家门诊》《也当一回老板》

 高世荣图书馆 2023-08-14 发布于安徽



《佛山文艺》2023年第9期发表刘公小说《新专家门诊》《也当一回老板》



《佛山文艺》2023年第9期发表刘公小说《新专家门诊》《也当一回老板》



《佛山文艺》2023年第9期发表刘公小说《新专家门诊》《也当一回老板》

也当一回老板

刘公

 

毕业就失业,晓春不认这个卯。虽然他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只是个普通的农二代。他靠多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背着一身债务读完了大学。

还债,还债,给爸妈松绑,这是晓春的当务之急。晓春不屑很多同学找单位实习,低三下四地看人眼色,他要凭自己的智商找到量身的工作,用实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晓春的梦做得很圆满,可现实的残酷并不买账。他先应聘到一家教育培训单位,上班一周发现老板竟然是个初中还没毕业的教学骗子,纯粹以挣钱为目的,至于给学生补习了多少知识,根本不在他的心上。晓春觉得四年的苦读被一个初中生忽悠,实在是贻笑大方。

躺在廉价的地下出租屋里,手机上招聘的信息涨满了他的眼球。经过反复比较,他选择了一家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并专门前去考察了一番,气派的办公场所一下子坚定了他的判断。他与招聘经理进行了详谈,高工资的诱惑装满了他的心房。但这个公司规定,上岗前必须培训,预交三个月的培训费,晓春想想也正常,当即就签下了录用合同。他高兴地给爸妈打了电话,大指望培训期满后能成为白领,早日还清父母为自己上学欠下的债务,没想到他这次又失利了。培训结业典礼办得红红火火,公司承诺三天后来上班,晓春三天都是在睡梦中笑醒的。第四天晓春把皮鞋擦得铮亮,哼着小曲来到公司,万万没想到,公司已经人去楼空,近百名培训学员无奈地报了警。

社会的浑水呛得他险些背过了气,一切美梦在不堪的现实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尘埃。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摸着身无分文的衣兜,泪水在他眼眶里打转,他在心里呐喊道:晓春!不能倒下!挺起胸膛往前走

信步走到中山步行街,人来人往的繁华多少给了他些许安慰。路要靠自己来走,眼前一块“此房出租”的牌子一下子映入他的眼帘,他似乎看到了希望,立马照牌子上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对方是一家中介公司,且中介费相当高。

坐收高额的渔利,心也太黑了。晓春愤懑地一把拽下了那块牌子。

四下瞅瞅,看到不远处有半截砖,他灵机一动,弯腰捡了起来,对着那间门面房的玻璃就砸了上去,随着哐当一声巨响,玻璃碎了一地,他把留有自己电话的纸条插进玻璃缝隙里。

第二天,晓春接到房东气愤的电话,晓春一边道歉一边说马上过来赔偿。房东看到他很有诚意,交流还比较愉快。

晓春试探着说了自己租房的想法,还可以为房东省下一个月的中介费房东没有犹豫,当即答应以较低价格把房子租给他。晓春拿着向两位同学借来的钱,顺利地与房东签了租赁合同。房东把门面房的钥匙给了晓春,晓春稍后就挂上了“此房低价出租”的大牌子,悄悄做起了二房东。

随后几天,晓春每天都会接到不少咨询电话。每个电话,晓春都用心与其沟通,对方的年龄、租房的用途、租期的长短,晓春都问得很仔细,并一一记录在案。

不到一周时间,晓春接到80多个租房电话。这些信息十分难得,晓春经过量化分析,理清了多数人的倾向性用途,再优中选优,选择风险相对较小,投入和收益相对性价比较高,比较符合自己开店意愿的项目。

成功都是给未雨绸缪的人准备的。晓春做足了前期功课,接下来就是付诸实践了。

店铺的装修,晓春本着自然接地气、节约资金、别具一格的理念,让人在店外有走进去看看的欲望,凡是走进店内的顾客,无论你是否购物,只要走进店里,都有一份小礼品。虽说小礼品只要一两毛钱的成本,但每个人都能用得上,能给人以温暖。晓春一步不离地待在店里,盯着工人装修了四天,第五天就开张了。

果然不出晓春所料,店里的生意很火爆,特别是回头客很多,晓春很会捕捉商机,立马给回头客办理会员卡,回头客持会员卡就能享受打折的优惠。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晓春的人性化经营得到了许多顾客的认可。第一个月就挣回了房租和装修费,第二个月纯利润六万多元,随后每月的收益都在八万左右……


新专家门诊

刘公

 

喜欢看书的老中医冰爷,无意中看到了我20多年前写的第一篇小小说《专家门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对当下医疗行业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以营利为最高境界的做法尤为反感。思前想后多日,突然长叹了一声,做了个惊人的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在有限的生命内,竭尽全力把中医发扬光大。

冰爷祖传中医,有许多治病的绝招。他虽然没有医师证书,但被省公立医院聘请,坐诊了20多年。用享誉省内外描述,毫不为过。

这次诊所的牌匾用我的书法刻制而成,叫“新专家门诊”。冰爷看病看得好,但中医理论不过关,考了多年拿不到医师执业证,只得借徒弟的医师证,才过了卫生部门的审核关。

开业那天,上百人过来道贺。所有患者免费就医,就连中药也是不收一分钱。起初几天,患者排队排到大街上,许多人说吃了冰爷的药,效果特别好。但也有人不屑,说哪有专家不收费的?冒牌的吧?

啥时代了,还有“免费的午餐”?忽悠人的吧?

冰爷是自费赚吆喝吧?房租、水电费、中药费、人工费等,算下来都是一笔笔不小的开支,冰爷的脑子是不是不好使?

……

冰爷的一片好心,被不少人当成了驴肝肺。

大家都知道,中药没有西药的疗效来得快,有的人喝了两剂药不见病情好转,再加上听到一些流言蜚语,就渐渐远离了这个“新专家”。

慢慢地,冰爷“新专家门诊”的患者越来越少,有时门可罗雀。

一个周日,冰爷的徒弟从省城赶来请教他,看到往日门庭若市的诊所变得如此萧条,十分痛心,遂建议冰爷改变思路,顺应现代人的理念。

冰爷想了想,看到门前来来往往的世俗之人,觉得徒弟说得很有理,就关门停业了三天。

第四天,冰爷特意套上省城医院的外罩,还把头发染成了白色,在门口墙壁上挂出了“省城专家”的灯箱,收费也比一般医院高出不少。

从内心讲,冰爷不愿意这样做,他还是想给市民们免费看病。但令冰爷倍感意外的是,价格高了,反而患者多了起来。只要坐上门诊的位子,上厕都得挤时间。

冰爷的确有不少祖传的秘方:心脏血管淤堵,两味中药加上心脏保健操,五天就搞定;结肠溃疡疼痛难耐,七味中药熬水灌肠,一月保痊愈;患上痛风,清早双脚不敢着地,两种食物热加工后外敷,用上三次即好;风寒重感冒,不用吃一片药,传统中医疗法立竿见影……虽说许多疾病不用吃药,但为了安抚病人的心理,无奈何开一些无副作用无疗效的药片,病人还觉得冰爷能对症治疗,出诊所时还颔首说谢谢。

冰爷的收费上了台阶,患者的数量涨了几番。老伴和两个孩子都夸冰爷做得对,这样,才能把中医复兴起来,让更多的病患者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昨天,我悄悄地到冰爷的诊所探看,看到冰爷头也不抬地给患者把脉、开药,忙得不亦乐乎。我轻声问一旁的小护士:可以给我挂个号不?小护士说:不好意思,冰爷一天的号早上九点都挂完了。她让我明天或者后天再来。

我没有打扰冰爷,慢慢退了出来,路过排队的病人时,听到一个大个子对近前的熟人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好东西,啥时候都不会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