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就连洗澡也十分享受,但有别于现代所谓的「鸳鸯浴」,洗澡在古代是相当隆重的事情,宫女服侍皇帝沐浴的情况在宋朝之后,因为儒家思想兴盛,尤其是男尊女卑的观念让女子地位一落千丈,因此逐渐被太监所取代。 ![]()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对于宫女、太监而言,皇帝日理万机,难免会因为朝政感到心烦,一旦在伺候沐浴过程中有所怠慢,项上人头很可能随时不保。特别是洗澡在古代是一件极为隆重的事情,甚至还被列为法定假日,史称「休沐」。 古人对于洗澡一事分得相当细,不像现代人洗头、洗身体一次解决,像是秦汉时期,古人便「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曾对「沐浴」和「洗澡」加以诠释,其中「沐」指的是洗头、「浴」代表洗身体、「洗」是指洗脚、「澡」则为洗手。 由此可见,古代所说的「洗澡」指的是洗手和洗脚,而「沐浴」才是古人真正的洗澡,而且是连同了洗头。特别是遇到祭祀等重大节日,洗澡就更加慎重,无论是沐浴更衣、斋戒等礼仪,更是不可少。 至于由谁来伺候皇帝沐浴,撇除荒淫皇帝酒池肉林、宫女成群伺候的情况,在常规的沐浴过程中,几乎都是宫女服侍沐浴,直到宋代程朱理学兴起,男尊女卑的观念让女子地位一落千丈,明清之后更有「皇帝的头,女子碰不得」的不成文规定,伺候沐浴这件事也逐渐由太监扛起。 还有一说是,为了保持皇帝血统纯正,随便让宫女生下皇族血脉是对皇室的大不敬,因此皇帝洗澡会避免由宫女伺候;同时沐浴过程中也有许多体力活,相较于弱不禁风的宫女,太监的优势更加显而易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