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常熟记忆 2023-08-15 发布于江苏

2023年8月8日下午,我终于站在了外观有点呆萌的南禅寺大殿前,见到了中国仅剩三座半唐代木结构建筑中的第二座。

网上从没看见过这座头山门,原来南禅寺是咱李家庄的

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的阳白乡李家庄,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南禅寺在1953年首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当时在大殿的梁上发现“因旧名旹(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的题记,比佛光寺东大殿还早75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1961年3月4日,南禅寺大殿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共77处,包括故宫、长城、布达拉宫……因此这块汉白玉碑很牛!

南禅寺是座小庙,游客从东跨院门进出。

穿过门洞望见亚洲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南禅寺大殿为单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顶有九脊。大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横向宽11.62米,纵深9.9米。内部为一大间,呈平面约为方形。基座方整宽广,约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屋脊两侧装饰有鸱吻,正面设板门和直棂窗,殿内没有天花板。

南禅寺东西配殿及山门为明清重建

南禅寺大殿周围由12根檐柱柱头均直接承托斗栱,墙身并不负重,只起到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粗壮结实,柱头微微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个角柱稍高,与迭架、斗拱构成翘起,使梁、柱、枋的结合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

南禅寺大殿斗拱用材硕大,拱头券刹都为五瓣,每瓣仅用两根叉手承托脊,各栱栱头卷刹每瓣都微向内倾,简洁有力。梁架举折相当平缓,保持了汉唐之际固有的建筑特点,是中国现存建筑中屋顶最为平缓的一座。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屋顶鸱尾秀拔,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殿内无柱,以通长的两根四椽袱横架于前后檐柱之上,贯穿大殿南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