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判词(六)袭人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8-15 发布于北京

袭人的判词非常独特,其独特之处在于对袭人的所有描述,都使用了对比手法,用互相矛盾、对比的事物展示袭人出人意料的命运和结局。

1

袭人的图上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鲜花和破席,对比强烈。

“鲜”常用来比喻青春、活力、向上、积极、阳光,“花”通常形容美好事物、精神世界。

“破”常比喻衰败、腐朽、阴暗,“席”则代表世俗生活,暗示床笫之间。

从对袭人图示的描述,花同时代表袭人的姓,“席”代表袭人的“袭”,鲜和破都是袭人的特点,是袭人的一体两面。也就是说,袭人既有鲜花的一面,也有破席的一面。

其鲜花的一面,就是她的温柔和顺,服侍谁,眼中心中就只有谁。这是贾母将她送去照顾宝玉的理由,也是大家对袭人表面的认知。

2

而她的破席一面,就需要从袭人的具体行为里分辨了。比如袭人极少跟别人正面冲突,做什么都是在后面下功夫;评价他人,也从不正面评价,而是用其他手段和方法。

芳官她干妈到怡红院闹事她自己不出头,说自己嘴笨,让麝月来。但是看她几次箴劝宝玉,以及宝玉私自去看望她时,袭人的表现既有策略,又有口才,还能抓重点抓关键,哪里是嘴笨。

最典型的例子是关于黛玉的女红活计。

3

我们都知道,黛玉好像“不沾阳春水”的一个人,但是作者透露了她在女红上是做了不少的,而且水平不低。

第十八回,黛玉给宝玉做香袋,宝玉珍而重之地带着;第二十八回,宝玉看见黛玉剪裁,问丫头谁叫做的,黛玉截住话头没让说。第三十二回,袭人和湘云说话中,交代了宝玉对针线活挑剔,同时交代了黛玉给宝玉作针线活。晴雯补裘一回,也提到宝玉对针线活的挑剔。

从这几回透露出的信息,我们能够得出以下几点:黛玉的针线活儿很强,因为黛玉经常做针线活儿,特别是第二十八回,就说明这一点;宝玉对自己的衣着挑剔,不入眼的不用;袭人经常以自己针线活不行为由,央求别人帮着做宝玉的衣物。被央求的人中,最有可能的是黛玉。

一是宝玉的东西,黛玉绝无可能拒绝,而且会很高兴、很用心,质量有保证还省心。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二是黛玉的针线活儿好。有一些蛛丝马迹,说明黛玉的活儿是不错的。宝钗曾夸过,袭人和湘云聊天说起过。

三是让黛玉干活,得请她。黛玉不可能像探春那样主动为宝玉做针线,宝玉也不会让黛玉辛苦,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袭人求黛玉做宝玉的针线活儿。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黛玉做的好多针线活是为宝玉做的。宝钗说黛玉针线活越来越好,潜台词是黛玉经常做。贾母王夫人等人,不大可能让黛玉做针线活,因为大家闺秀做女红是训练技能,而不是正常家务。除了自己的东西,唯一的可能是为宝玉做。

但是,袭人最后这么说黛玉:“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既让别人帮自己干活,又不念好,背后还说人家闲话,这就不厚道了。

4

另外,袭人说自己和宝玉云雨的理由是“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这可是个弥天大谎。

因为作者似是而非的表述方式,很容易被忽略过去。这种表述方式,或者是把错误的、虚假的、不实的事件当前提,或者用正确的逻辑推出一个有问题的结论,或者前提、结论都有问题。红楼梦里面常用,需要仔细斟酌,比如宝钗在宝玉卧室绣鸳鸯肚兜那一段。袭人这理由,前提和结论都有问题。

第七十八回,贾母曾说晴雯,“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压根不涉及袭人,从来没有见到贾母将袭人给宝玉的说法。袭人服侍宝玉,月钱还在贾母那边呢。此其一。

在谎言和假名分情况下,袭人认为和宝玉有性行为“不为越礼”!这岂止不是不越礼,简直就是典型的破坏礼教行为,而且还是对主人不忠。此其二。

退一万步讲,即使袭人说的对,贾母让她将来做妾或通房丫头,但毕竟没有名分。未经贾母、王夫人等主人同意,擅自跟少主人发生性关系,袭人就将如此重大事情定性为“不为越礼”?这可真就是想瞒天过海了。此其三。

所以,袭人“鲜花”后面的“破席”,不仅仅指袭人已是“破瓜”之人,更多的指袭人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把袭人和相关人物那些没头没脑的描写合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出来袭人这个人在“一簇鲜花”的表面下,掩盖着“一床破席”的内里。

5

袭人的判词是从旁观者角度写的。前两句写袭人,后两句通过写第三者进一步浓墨重彩描摹袭人。

“枉自”本义指徒然、徒劳无功,有转折的意思。这一句说袭人虽然“温柔和顺”,但是其结局超出了温柔和顺要去的方向,最终没有嫁给宝玉。

更深一层的意思,可以将“温柔和顺”理解为袭人的主动刻意行为,徒然地做了努力,白白地做功夫,最终白瞎了。

“空云”中“空”的意思和“枉自”相近,意为“没有结果的、白白的”,含否定语气。一方面说袭人似桂如兰没有结果,另一方面,对“似桂如兰”也隐然有怀疑的成分。

“堪羡”“谁知”两句表达了出人意表的结果。特别是最后一句,仔细琢磨琢磨,讽刺意味非常强。宝玉认为自己手拿把攥的事情,结果与自己无缘。

原因呢?对这一点,我曾经有一个推测,袭人嫁蒋玉菡,恐怕不是被迫,而是袭人的主动行为。袭人曾经和宝玉说过,如果哪一天她要走,宝玉也拦不住,她只跟王夫人打声招呼。从红楼梦的写作特点,以及袭人的性格,这种可能性很大。

6

现在我们再来看“袭人”这个名字的意思。

袭人,意思简单明了,表示袭人这个人物有攻击性。从袭人的行为,能够很容易分析出来。

袭人名字的来源,是陆游的《村居书喜》,里面有“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作者引用时将“骤”改为“昼”。将名家名句作轻微改动后引用,也是红楼梦的一个特点。

之所以改动,是为我所用。“知昼暖”明显在说袭人知冷知热,知道哪头热,映射袭人的“趋利性”。这个利,是做怡红院第一女人,凡影响袭人实现这目标的,都在攻击范围之内。

既然“知昼暖”,当然也“知夜凉”,这是判词背后表达的意思。与袭人判词整体风格一样,都是对比着说,仍然在描写袭人的两面性。

怡红院的大丫鬟名字是成对出现的:袭人对媚人,晴雯对绮霰,麝月对檀云,碧痕对秋纹。袭人和媚人两个人的名字,意思太明显和清楚了,根本不需要再作其他考虑。

这也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红楼梦里面所有的谜、谶、喻,都不复杂,关键是我们要相信作者,当然还要简单得正确。

7

红楼梦所有人物中,袭人是除钗黛之外最有争议的一个人。

许多人认为,这是过度解读,把袭人分析得太坏了,对袭人不公。主要理由是书中对袭人的描写,没有不好的地方,基本上是赞美。

红楼梦最难也最容易看不懂的地方就是这类描写。表面上赞美,后面否定;表面上否定,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最明显的有两个例子,因为太明显,好多人都没有注意到。

一个是黛玉初见宝玉时,作者祭出的那首《西江月》,全是对宝玉的否定,但是没有哪个读者认为宝玉就是那样的人。

另一个是贾雨村。第四回之前的贾雨村,如果只从表面上看甄士隐、林如海、贾家对贾雨村的评价,以及作者对贾雨村的描写,贾雨村一定是个有担当有作为有雄心壮志的青年好官儿。可实际上有几个读者会这么评价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