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宝玉对黛玉探父的异常反应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8-15 发布于北京

第十二回末,书写林如海病重,黛玉探父,包括标点符号全部文字才只有147字。

就在这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却由贾母和宝玉传递出异常信息,让人陡生疑虑。

原文如此写道: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

对林黛玉探父,贾母表现出的态度是“忧闷”,而且是“又加忧闷”。贾母的这个态度,前后无任何信息可知其忧闷原因。而且,贾敏已然死去,贾母对林如海病重的忧闷似乎并不是太强烈才是。

作者紧接着写了宝玉的态度,也让人怀疑。对黛玉的离开,宝玉“不大自在”。

我们知道,不自在有心情不舒畅的意思,但是常用在含有因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心内“不自然”的情形。宝玉的不自在又何来?

这一老一少对黛玉离去的态度,真是非常异常。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用词非常讲究,有时候对同一件事甚至刻意使用相互矛盾的词汇来反映作者的写作目的。脂批也强调作者的各种笔法,以及重要的“史笔”写法,所以贾母和宝玉的态度,就难免让人多想一想为什么。

从首句“谁知这年冬底”与上下文时间不衔接情况看,贾母和宝玉的态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作者调整秦可卿死亡时,将与这部分有关的文字删掉,导致前后不接;另一种是作者“不写之写”的又一处体现。我更倾向于后一种情况。

补充一点题外话,首句与上下文时间不衔接的问题,从吴铭恩《红楼梦脂评汇校本》注释看,许多人已经专门研究过。我在《为什么红楼梦反复强调冬至这一天?》(粘贴时该文中漏掉一个“冬”字)中也提出,“这年冬底”虚写的可能性较大。

那么,作者的“不写之写”指的是什么事情?

联系上下文,我认为一种可能是黛玉与宝玉之间发生了矛盾,二人的矛盾已经让贾母忧闷,林如海得病又涉及黛玉,才使贾母又加忧闷。

因黛玉、宝玉闹矛盾,按惯例,宝玉与黛玉之间正常交流临时存在障碍,依黛玉性格,宝玉想表示安慰怕很不如意,这才让宝玉感觉很不自在。

二人矛盾的根源,当在宝玉对秦可卿态度上。

宝玉对秦可卿的感情,完全超乎一般人们之间的正常感情。宝玉和秦可卿之间有“养小叔子”的嫌疑,主要源于游太虚幻境和探秦可卿两段内容。作者的这种写法,既让书本外的读者怀疑,也让书中的黛玉怀疑。

凤姐与宝玉探望秦可卿时,宝玉的表现如此反常,不可能不传到黛玉处。以黛玉对宝玉的关心,二人由此产生些误会或闹点矛盾,也属正常。

这或许就是贾母忧闷的原因所在。

当然我们也可能把脑洞开得大一点。以秦可卿的能力和表现,她是贾母、凤姐、宝玉等人看好的宁国府接班人,都对她寄予厚望。秦可卿病重,关系到贾府的未来,贾母为之忧闷也在情理之中。

黛玉也是贾母看重之人,而贾敏早逝、林如海又病重,黛玉自己身体状况本又不好,这些因素加起来,不由得贾母不担心黛玉,对宝玉、黛玉的未来心中难免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从而使她又加忧闷。

如果用影射说来解释,这个脑洞就开得更大了,秦可卿、林如海、林黛玉都是贾母的看重的主要助力,如今除黛玉外,另外二人纷纷重病,贾母产生忧闷之情,那就更自然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作者的文字,更加顺理成章。

当然,这种脑洞必须开在一个完整的、宏大的体系之内,才有意义。用来解释一个单独的小情节,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