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赖尚荣对贾府的报答

 三春去后读红楼 2023-08-15 发布于北京

01  

赖尚荣是从贾府仆人中的一个代表。他从底层走出来,经过华丽转变,成为守牧一州的中层官员。

他的成功,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按照赖嬷嬷所说,有他祖上两三辈人的“苦恼”熬煎,有主子的洪福和恩典,才“好容易挣出”“这个么东西来”。

真正让赖尚荣发迹的,却是贾府的努力,他弄神弄鬼地“求了主子”,才选出来。

否则,赖尚荣最多也就是个脱了籍的奴才罢了。

  02  

从赖嬷嬷的叙述看,赖尚荣这个人的能力一般。

尽管背后有贾府撑腰,他在县官任上也从二十岁到三十岁足足干了十年才晋升州官。

而这次晋升,还不是贾府看中他,主动帮他的。是他自己先弄神弄鬼求了贾府的人,才得到这个机会。

与贾雨村相比,这个人可以说能力水平太低了。

能力低,只是干事业不成。如果干坏事,未必就比能力强的人差。

  03  

所以,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依靠贾府得以飞黄腾达的赖尚荣,在贾府败亡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本号《赖尚荣与贾雨村》一文中,以红楼梦的写法为依据,对比贾雨村对赖尚荣未来的表现作了简要推断,推测赖尚荣是一只白眼儿狼。

这个推断,与目前通行本中对赖尚荣的描写大致相近。但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

通行本中,因为他在贾政借钱一事上表现出对贾府的疏离和不敬,贾政为此奉还50两借银,赖尚荣害怕了,修书赖嬷嬷和赖大,向贾府造假赎身辞行,以躲避贾府的怒火。

但是按照红楼梦的写作特点,这个结局竟然说赖尚荣怕了贾府,缺少了红楼梦一贯的悲剧色彩。

  04  

事实上,在赖尚荣尚未选出来作州官之前,就已经露出与他背离贾府的端倪。

赖嬷嬷说完赖尚荣的经历后,李纨凤姐紧接着说的几句话,透露出赖尚荣的嘴脸。

李纨凤姐儿都笑道:“你也多虑。我们看他也就好了。先那几年还进来了两次,这有好几年没来了,年下生日,只见他的名字就罢了。前儿给老太太、太太磕头来,在老太太那院里,见他又穿着新官的服色,倒发的威武了,比先时也胖了。……

凤姐这段话,有三层意思表达了她明显的不满之意。在红楼梦的语言体系中,凤姐的话语气已经很重了。

  05  

第一层意思,凤姐用近几年和前几年赖尚荣的表现作比较,指出了赖尚荣对贾府的轻慢。

前些年,还到贾府来过两次,说明那时节赖尚荣还能够与贾府保持正常的往来。

但是,已经有好几年不来贾府,说明赖尚荣已经开始对贾府表现出疏离感。

凤姐将赖尚荣的远近几年表现拿出来比较,准确地指出这个人的变化。

  06  

第二层意思,是赖尚荣对贾府重大事情的态度有了巨大转变。

一个人对重大事情的处理,最能表现出他的认知和态度。凤姐所说的“年下生日”,就是贾府的重大事件。

这个生日,是贾母的生日。按照红楼梦描写,生日在正月的人有三个,一个是元春,一个是贾母,还有一个是宝钗。

元春的生日在正月初一,贾母和宝钗的生日都在元宵节后。

因元春已出嫁在宫里,宝钗过生日也不需要赖尚荣祝贺,所以凤姐所说的“年下生日”,指的就是贾母生日。

  07  

贾母的生日当然是贾府的重大事件。除了贾府自己的人之外,各路公侯伯子,甚至王爷都会给贾母祝寿。

在这样重大的事件中,受了贾府大恩的赖尚荣偏偏没有出现,仅仅是有个署名的拜帖来了。至于送了什么样的礼,以他的这种表现,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凤姐指出这个事实,既是对第一层意思中赖尚荣的变化作一注脚,又进一步强调了赖尚荣变化的程度之深。

其变化,已经对贾母的生日不再用心。

  08  

第三层意思,是赖尚荣升官后,来贾府磕头谢恩,在凤姐眼中的他变“威武了”“胖了”。

变威武,说明赖尚荣当官当出官味儿了,那种“穷人乍富,凹腰挺肚”的自矜自得、不可一世的既视感就出来了。

而胖了则说明他十年当官生涯,一定养尊处优,或者吸食民脂民膏。

这是曲笔,是春秋笔法。

有这样的心态,有这样的经历,面对衰败的贾府,赖尚荣还会怕吗?还会怕到自己辞官、让自己的奶奶和爷爷从贾府中逃出来吗?

  09  

关于赖尚荣的这些信息,尽管信息量不大,但已经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物禀性。

尤其是赖尚荣还与柳湘莲交好的一面,我们不难想象,他能够从会武艺的柳二那里学来什么。

综合所有的信息,我们看不到赖尚荣害怕贾府的内在因素和客观条件。

正如前面所说,红楼梦有将悲剧进行到底的狠劲儿,每个人物角色的结局,不让人扼腕绝不写出来。

无论是所谓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其结局都十分炸人眼球。比如巧姐结局反映出来的细节。

因此,赖尚荣这个人物,他将来对贾府的报答,除了落井下石之外,只有向贾府大门唾一口唾沫能够符合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