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桥,一条街,一座纪念碑

 云水终南 2023-08-15 发布于陕西

户县县城最有名的桥就是太史桥,多有名气?连渼陂湖景区的一座桥一字不改的都借用了。

太史桥是户县四大名桥仅存的一座桥,其他三座秦渡沣河广济桥、县北涝店桥和县东兆丰桥,都消失到历史的尘烟中。

不过,要不是西街人,你就是在桥上走上一百回,也不会发现走在桥上,以为走在街道上。

崔家堡

我们是从县西郊村崔家堡走过去的,因为这里有一个石旗杆,但是到了崔家堡村口,却还看得了一个剥蚀很严重的省级文保碑——崔家堡遗址,还有一个已经可以成为文物的文保碑——“保护革命文物,发扬革命传统”。

这倒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看这个介绍,这个遗址区包括崔家堡、姬家堡,向南延伸到涝河湾一带,东西100米,南北30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北部被村庄覆盖,南部为耕地,中心区地表为耕地,地势平坦,西侧南侧部分地段有断崖,是一处西周聚落遗址。

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在街口和姬姓人打听周王季陵的时候才知道,这里的姬家堡就是周人的后裔看聚落。

周王季名为“季历”,是周文王的父亲,周武王的祖父。季历继位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训练军队。后来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王文丁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后,季历绝食而死。

看来鄠邑区就是历史底蕴深厚呀。

崔家堡这条街道很安静,老房子很多,不时就能见到老门墩。靠近县城附近,算是闹中取静。据说这个村子里老房子很多,但是我们没有熟人,进人家院子看还是不方便的。

我们主要看石旗杆,不一会儿就看到一高一低两个石旗杆,高的近十米的,低的是被雷劈断了,这是朋友说的。

旗杆上有三个方形斗,将三截柱连接成一起,底座为白色,气势非凡,蔚为壮观。

这对石旗杆说是明清考试中举人后,官府拨给纹银20两,以为立旗杆之用。

从崔氏家谱中看,崔氏在明清两代,一共有进士三人,举人六人、贡生十五人、生员三十六人。有人说此旗杆为崔氏祖上明永乐进士崔瑛所立,他官至兵部员外郎,相当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官当的还是比较大的。

说实话旗杆现在立在这个楼前,这就是“混搭”,关公战秦琼么。

看看底座精美的石雕,我们就离开了,对于今天的行程来说,这只是开胃菜。

太史桥

路过一个鱼池,朋友说这里就是涝河的老河道,要不是他说,一点都看不出来。旁边就是新开发的楼盘,我在地图上查了一下方位,确实是一个交通要道。

前面几步就是省级文保碑,户县人把这座桥叫做老西桥。

看看资料,桥建于明嘉靖初年,由王九思主持修建,桥为花岗石条砌筑,十孔拱桥,长75米,桥面宽7.5米。

王九思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曾任吏部郎中,中央组织部的,后人为纪念他,遂将桥称为太史桥,并在桥的西端修庙、立碑以资纪念。

(后来我们去王九思墓,除了两块文保碑,什么都没有了,这座桥就算是对他的纪念了)

走到桥上,却一点看不出这是一座桥,虽然一边的青石条还在,另外一侧已经是一排房子,一个老伯在忙着收拾青菜。

桥的北面在一家门口低地只露出一个桥孔,在桥的南面桥孔露出得比较多。沿着种菜的小路,我们走到桥的南侧。

边上的10个桥孔看不全了,但是看到几个洞楣上有石刻浮雕还是令人感叹的,龙、凤、狮、马、仙鹤、麒麟等,造型生动,呼之欲出。

在桥体上还有“中华民国十一年孟春”字样,应是民国时期重修时所加。

桥体正中凸出来一根石柱,上面有鳞甲图案,应该是圆雕石龙,有“镇水”的意义,不过这个龙头被人砍断了。

哎,涝河改道,涝河龙王的头也被人弄走了。

我猜想:当初每个桥洞上应该都有石刻,没有的应该是后来加修的时候换过的。

以前太史桥是县城往西去的必经之路,地位显赫,这一点,从太史桥的规模就可以看出来,太史桥应该属于户县地区保存最大的古桥了。

石佛庙和龙王庙

桥的西边桥头有座石佛庙,里面有一个石刻的佛爷。

开始我还以为这个红脸蛋的佛爷是现在塑的,颜色太鲜艳的,但是风格不像。和住庙的老婆婆聊了聊,才知道这也是个老佛像。

原来石佛庙很大,特殊年代把庙拆了,有人就把石佛爷藏起来,现在又供奉上了。老婆婆说“这里的爷灵得很,有大领导在这里都求下娃了。”

往桥西二三十米,还有一个龙王庙,供奉的自然是涝河龙君。这个庙的房子是老房子,大门虽然锁着,门口却有几个老人坐着聊天。

我今天来得不凑巧,住庙的老婆婆出门去了。老婆婆九十多岁了,一直都在庙里,偏偏我来的时候出门了。

不过这几个老人很热心,说是庙门口的石狮子原本就是太史桥旁边的。站立的石狮子威风凛凛,但是旁边跛腿的狮子,却横卧在地上,

这座龙王庙也是清朝康熙年间,三百多年了。

这里原来还有一通石碑,据说是赵继声撰文、宋伯鲁书丹。我找碑没有见到,宋伯鲁不但参修了《陕西通志》,他是书法也是很有名气的。

每个人都知道架桥修路是大功德,造福百姓。户县人王九思因为在翰林院任过职,被后世尊称为“王太史”,因而这座桥也便得名为“太史桥”。

王九思号渼陂,现在打造渼陂湖景区的一座桥,起的名字也叫太史桥。我从那座桥上走过,确实气势恢宏,但是作为景区的桥更多是为了游玩,而眼前这座太史桥却曾经关乎经济民生。

涝河即使没有改道,这座桥也经不起现代交通工具的碾压,只能作为文物让人观赏。

我认为:文物也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提醒着每个有能力的人,要对家乡、对社会有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桥上的老汉可能不知道王九思,但是知道这叫做太史桥。

这是一座桥,也是一座纪念碑。

参观完毕,继续走下一座桥。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