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田火遍西安的桃花谷,是否名副其实?我从漫山的人流中得到答案

 云水终南 2023-08-15 发布于陕西

我是最不爱赶热闹的人,特别是爬山,有印象就赶过两个热闹,一是圭峰山二是团标峪,没办法,秦岭赏红叶,这两个地方确实不错。

这次,我就又赶了一个热闹——三凤山。

其实前些年我带媳妇去过,在柿园子村沟口转转,没有深入,这次准备从穆家堰村上去,走个环线小穿越,看看到底如何。

穆家堰的进山口

导航到穆家堰村,有两个进山口,路边都有停车收费的人,只要收了10元停车费,沿着小路就可以上山了。

收费的大妈会给你指明进山口的;就是没有,随着大队上山的人也就可以了——上山的人是太多了。

这个口有个三峰山庙,虽然看着小,但是对联不错:“庙内无僧风扫地,寺中少灯月照明。”就是贴反了。

开始就是一直小坡拔高,路况不错,一路热得脱衣服,一路看风景。这里漫山遍野的连翘花开的正盛,不过今天天色不太好,有无人机拍就好些。

上到山梁后,拔高就少些,沿着山脊一路走,视野也好了,漫山遍野的连翘就走在身边,间或的桃花杏花点缀其间。

本来还说那天去看连翘花的,没有想到今天就看到这么茂密的连翘花。

看看远处山梁上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今天爬山的人太多了。

路边有个望仙台,难得露出几块大石头,就有人上去"凹造型"。

风云突变,有些放晴了,看来今天看美景有些希望。

歪嘴崖的风光

前面“一堵”山头出现了,那个地方,就是今天要到的“三峰”。三凤山也叫本来就叫做三峰山,不过我在这个角度看,却像是一个元宝。

路边有个小神庙,上面 写着“大圣”,看来这里以前经常有人行走。

就沿着这道开满山花的小路,一路走,一路拍照,就想这条路永远走不完。

云雾上来了,对面应该是玉山吧,那边山阴处还有积雪,我上次上去看了个大白板。

一道山沟一道白云,这就叫做“白云出岫”,看吧,有文化吧。

过了铁塔不久,就到了歪嘴岩,这是途中著名的打卡地,看着上面的人不少。

大石头上用红漆写着全真教歪嘴岩三凤山,应该是道家的地盘。

管他谁的地盘,拍照打卡的人把岩石占满了,好位置照相是要排队等候的。

当然,我也不能免俗,呵呵。

从这里开始,两边的山峦起伏起来,和浅山的风景完全不一样了。

景色吸引了游人不停的拍照打卡,这路就走慢了。

过了歪嘴崖,有一段小小的拔高,不过总体上还是在山梁上。

我发现这里有很多石台阶,看来是一条老路了,估计以前从九间房往流峪走这里的人挺多,因为流峪进山口原来的路不好走,后来修了公路后,这条路才慢慢的废弃。

所谓驴友走过的路,其实都算是古道。

“堵车”的山顶

终于到了山顶下的一个大平台,想在这里埋锅造饭,结果我们队伍的人早就跑到上面去了,只好随着人流往上走。

小道上“堵车”了,等人流过去后,才发现这里原来有木梯子搭的栈道,上面比较湿滑,还是要注意安全。

小道旁还有隐隐积雪,前几天下的。

今天上面的人多得堪比庙会,没办法说了,早到的人把这里占的满满的,这里修整是没有办法了。

一个主殿在中间,两边偏殿房屋不少。

主殿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一个干瘦道士在里面为供香火的游客服务。

和道士聊天,说他在这里二十年了,大殿曾经被火烧,重新修整过,不过有些塑像还没有重新修复,有施主答应修复好就请上来。

不过,我看着火烧过的塑像倒是有些神采。

三凤山海拔并不是很高,海拔1540米,不过在这一块山头算是比较高的,景色也不错,从这里还能够看到流峪里的沪陕高速。

人太多了,熙熙攘攘,几十米外还有一个小山头,上面也有一间神殿,人不是很多,我们就在这里喂饱了肚子,休整一个小时。

算起来我们半点半上山,到山上是11点半,路况比较好,用了三个小时,应该走了五六公里。

下山要注意安全

我们1点前开始下山 ,下山口就在上山的路口,有各种户外的路条,——几乎西安所有的户外队,每年春天都会来这里打卡的。

路边,我还看到道士所说的取水点,确实是山泉水。

下山的路也就是三四公里,就是有一段路不好走。

有一个大石岩是要用绳子攀着下去的,沿途总共有两处这样的,加上人多,所以经常就堵在一起。

这样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安全,本来就是出来玩的,不要着急,一着急就容易出事。

另外,这里路上山石比较多,容易崴脚,我们有一个人就“着道”了,这次没有带喷雾,幸好“潮尚”有个领队带着,都是热心人,感谢感谢。

喷药后紧急包扎,在下面的冰泉水又冰了半天,行走虽然慢,但是幸好没有大问题。

要知道,从这里到柿园子村,还有三四公里的路要走呢。

不过,这段路上的山桃花确实开得灿烂,全都是高大的山桃树,遮蔽了天日,慢点就慢点吧,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下到谷底,这里泉水清澈,再次休整一会儿。

仙境桃花谷

山谷里聚集满了人群,这里的花开的更艳,回头看来处,好像那里更美些。

这就是人的心理,总觉得远处的风景是美丽的。

沟里的路是比较平坦的,这里山石突兀,为景色也增添了几分冷峻之气。

田园的桃树林和公园里的桃花,是没有这样的山野之气的,这也是我不太喜欢公园的原因。

打卡拍照的人很多人都挤在这里,这里就网传最美的“桃花谷”。

要是不走穿越线路,从流峪封闭的路口走到这里,休闲走走,看看这美好的景色,也是不错了,不描写了,直接上图,自己欣赏吧。

这里有个废弃的老房子,不知道原来住在这里的人,在每个春花烂漫的春天,看到这样的景色,他是否也会这样赞叹。

往下走,山谷中的连翘也多了起来,再走不远,柿园子村就到了,我们一场赏花之旅结束了。

从穆家堰穿越到这里,总共将近10公里,除了下山的一公里多,路况基本不错。

到了柿园子村到出山口,还有不到三公里的施工路段,建议拼面包车,一人10元,不是害怕耗费体力,而是施工路段的尘土太大,影响心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