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巩固练(含解析)
2023-08-15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巩固练习一、单选题 轨道交通TOD模式是以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等)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方式,将轨道
交通与城市用地方式紧密结合,以轨道站点为中心,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等为一体的城区,实现土地集约
化利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拓展。完成下列小题。1.城市新建城区,利用轨道交通TOD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B
.缓解交通拥堵C.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布局D.减少环境污染2.基于轨道交通TOD模式发展的新城,城市空间形态会形成( )A.团块状布局
B.同心圆布局C.组团状布局D.串珠式布局 容积率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
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同时,容积率还能反映当地的地价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住宅用地中容积率最低的是( )A.城郊“握手楼”
B.高层住宅C.解困廉租房D.别墅区4.城市中心商务区附近是城市容积率最高的区域,该区域住房( )①租金单价高②以大户型为主③房主
用于自住④房屋楼层较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长期以来,首尔一直是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21世纪初期,韩国近25%的人口
聚集在仅占国土面积0.6%的首尔。2003年,韩国国会决定将总理办公室等国家机关迁往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世宗市形成行政首都,预计到
2030年,世宗市人口将达到50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韩国将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尔市( )A.位置偏僻,对内沟通
不便B.面积狭小,不易扩大规模C.历史悠久,资源消耗严重D.职能众多,城市负荷过重6.世宗市成为行政首都最有利的条件是( )A.土
地资源丰富B.气候温和湿润C.基础设施完善D.文化底蕴深厚7.此次迁都可能导致( )A.首尔市城郊农业快速发展B.世宗市常住人口年
龄结构变化C.世宗市人居环境迅速恶化D.首尔市将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
表示。读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图,完成下面小题。8.该城市Ⅰ区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B.工业区C.商业区D.城市绿心9.
下列因素对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影响大的是( )A.地价B.地形C.人口密度D.文化古迹分布10.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如果要在该城市建中心商
务区,应建在( )A.a地B.b地C.c地D.d地12.对该城市空间结构状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A.a地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
班,应大量兴建住宅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建高级住宅D.d地位于城市
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下图为“某城市的风频玫瑰图”和“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该城市计划修建高级住宅区?
绿化带?啤酒厂和大型仓库?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依次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住宅区?工业区?
商业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14.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功能区人口流动性大,
交通拥堵②乙功能区内有铁路线穿过,噪声较大③丙功能区靠近河流?铁路,交通便利④丙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严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15.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建高级住宅区——环境优美B.②处建大型仓库—
—地价较低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对河流的污染D.④处建啤酒厂——交通便利,靠近市场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16.右图中地租
最高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17.该处地租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稠密、文化声誉高B.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C.
该处属于中心商务区D.该处多为高级住宅区18.左图中的丙处最有可能与右图中的何处对应( )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1
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城市中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2)图中表示商业支付能力的曲线是____;表
示工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___。(3)城市中的商业区多分布在_____或交通干线两侧及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4)B区域最可
能分布的功能区为_____。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缘地带,并靠近河流或_____干线,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
__。20.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地____
,说明理由。(2)图中P、Q两地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说明理由。(3)说明E处成为工业区的选址原因。21.下图为某城市功能
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例①、②中,表示商业区的是______;若开发商在a地开发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_____。
(2)能大致表示PQ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_____)A. B.C. D.(3)图中工业区布局的特点是____。城市建设过程中,
会对地理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参考答案1.C2.D【分析】1.根据材料
轨道交通TOD模式将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紧密结合,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拓展,可得出该模式的主要目的能够引导城市土地
利用布局,C正确;该模式以轨道站点为中心,400-800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等为一体的城区,即将住宅、商业都
分布在轨道站点附近,并没有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A错误;该模式减少了人们的出行距离,提倡人们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够缓解交通拥挤
、减少环境污染,但不是该模式的主要目的,BD错误,故选C。2.根据材料该模式形成以轨道站点为中心,400-800m(5-10分钟步
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等为一体的城区,其功能区都围绕轨道站点布局,沿轨道线则形成多个功能区集中区,则城市空间形态会形成串珠式布局
,故城市空间形态不会形成团块状、同心圆和组团状布局;故选D。【名师指导】本题考查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建设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
查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规模,分散城市职能)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向
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
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3.D4.D【分析】3.结合材料分析,别墅区的建筑密度小,楼层低,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
总用地面积的比值最小,容积率最低,D正确;城郊“握手楼”、高层住宅、解困廉租房,建筑密度大,楼层较高,地上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
积的比值最大,容积率大,ABC错误。故选D。4.城市中心商务区附近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量大,市场广阔,商业发达,因此地价昂贵,租金
单价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房屋尽量向高空发展,高楼林立,成为城市容积率最高的区域,①④正确;因为房屋价格昂贵,住房以小户型为
主,②错误;房屋租金高,房主一般用于出租,而非自住,③错误。故选D。【名师指导】中心商务区的特点(1)经济活动最为繁忙。(2)人口
数量昼夜差别很大。(3)建筑物高大密集。(4)内部分区明显。5.D6.A7.B【分析】5.韩国将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尔
市职能众多,城市负荷过重,为了减轻城市负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减少城市病,因此进行迁都,D正确。跟交通、位置、面积狭小以及历史悠久
和资源的损耗无关,ABC说法错误,正确答案选D。6.世宗市成为行政首都最有利的条件是土地资源丰富,由材料可知,世宗市经济落后、人口
稀少,具有的优势是士地资源丰富,A正确。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同时气候以及文化都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大,因此正确答案选A。7.此次迁都可能
导致世宗市常住人口年结构変化,世宗市変成行政中心,原先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优惠又会带动人口的流动或者迁移,青
壮年劳动力来此就业,改善人口年岭结构,B正确。首尔市城郊农业不一定快速发展,世宗市人居环境应当是改善而不是恶化,看不出来首尔市将出
现郊区城市化现象,ACD错误。故选B。【名师指导】本题组主要考查韩国迁都的城市区位选择有关知识。8.C9.A10.D【分析】8.由
图可知,Ⅰ区位于城市中心,土地利用强度大,为商业区,C正确。宅区分布在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既利于公民上下班有利于外出购物,土地利用
强度较商业区低,比工业区高。因此Ⅱ区为住宅区,Ⅲ区为工业区,AB错误。城市绿心土地利用强度低,与图文不相符合,D错误。故选C。9.
影响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主要因素应是经济因素。根据城市地租原理,越接近市中心,土地价格越高,所以为了节省开发建设费用所以土地的利用
强度较大(利用率大,空置率低),A正确。 地形 、人口密度 、文化古迹分布对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10.根据
所给题干信息可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由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
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D正确。划定耕地保护区 、增加种植业投入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
,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BC错误。建设民俗博物馆虽然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但占地面积不会过大,增大效果不明显,A错误。故选D。【名
师指导】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商业区: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最高;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
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11.A12.C【分析】11.中心商务区是大城市中心集金融、贸易
、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于一体的功能区,门槛较高,服务范围较大,
但付租能力较强,一般布局在城市的中心,A正确。故选A。12.a地处市中心,地价最贵,辐射范围广,商业活动付租能力高,对市场要求高,
应建商业区,A错误。b地交通条件优越,位于城市的外围,但临近铁路线,噪音影响较大,地价不是最贵,B错误。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
位于盛行风上风向,环境优美,适宜兴建高级住宅,C正确。 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土地,但离主城区较远,市场较小,不适宜布局大型商
业区,D错误。故选C。【名师指导】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布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应当牢牢把握经济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13.A14.B1
5.A【分析】13.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 由图可知,甲位于多条道路的交会处,并且位于市中心,可判断甲是商业区,乙位于商业区的周围
,且占地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丙位于郊区,靠近铁路、河流,应为工业区。A正确,故选A。14.由图及上题分析可知,甲功能区是商业区,
位于市中心,人口流动性大,交通拥堵,①正确;乙功能区为住宅区,区内有铁路通过,噪声较大,②正确;丙功能区为工业区,其位于与盛行风向
垂直的郊外,对市区的污染较小,且靠近河流、铁路,交通便利,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15.①处有风景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
游,环境优美,适合建高级住宅区,A正确;大型仓库适合建在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的地方,②虽然位于城市郊区,但是远离铁路和工业区,市场较
小,因此错误;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应该建绿化带,而绿化带的作用主要是减少对城区的污染,③错误;啤酒厂对水质要求高,应该建在河流的上游
,④位于河流的下游,因此布局不合理。故选A。【名师指导】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以及特点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
6.A17.B18.B【解析】16.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距离市中心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水平越高。
图中显示①位于市中心,且交通最便利,所以地租最高,所以本题选A。17.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该处地租最高
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故B正确。该处位于市中心,多形成商业区,居住人口不多,不适合文化区建设,故A错误。该处多形成中心
商务区,但不是地租高的原因,而是地租高的结果,故C错误。该处经济活动繁荣,环境压力大,不适宜发展高级住宅区,故D错误。所以本题选B
。18.左图中的丙处为地租次高峰,一般地租次高峰所在地交通比较便利。右图中②处为干线公路和城乡外围公路的交会处,交通比较便利,据图
可知,其地租仅次于市中心①处,所以本题选B。19.距市中心的距离 交通便捷程度 a c 市中心 居住区 交通 减轻对市区的污染 地
价较低 交通便利 【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
理解与迁移运用。【详解】(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一般而言,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影响城市中土地价
格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以及交通便捷程度。(2)商业支付能力最强,随着距离市中心距离变远,其地租水平下降最快,对应a;工业用
地的地租曲线斜率最小,随着距离市中心变远,其地租水平下降最慢,对应曲线c。(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城市中的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
或交通干线两侧及街角路口,这些地点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适合商业区布局。(4)a为商业区地租变化曲线,b为住宅区地租变化曲线,c
为工业区地租变化曲线。B区域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最强,所以B区域最可能为居住区。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缘地带,并靠近河流或交通干线,一方面
,靠近河流和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便于组织工业生产;另一方面,位于城市外缘,地租较低,且对市区的污染较小。20.(1)A地处郊外,地
价便宜邻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2)Q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势较高;环境质量好(3)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减少对城区的水污染;位于
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减少对城区的大气污染;地处郊外,地价较低;交通便利(或接近交通干线)【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
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有关知识。空气污染的工业布局要分为季风区和单一风向区,季风区要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单一风向区要在盛行风的郊
外。【详解】(1)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A地处郊外、地价便宜,且邻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是最佳选址。BC位于城区内部,城区
内部用地紧张,且地价较高,D占用耕地,且交通不便,都不适宜建立大型批发市场。(2)高级住宅区一般要建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地势高,环境好,风景优美的地区。图中P地紧邻工业区,污染严重,不适宜建高级住宅区。Q地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质量好,且地势较高,
不易被淹,适宜建立高级住宅区。(3)据图可知,E处成为工业区的选址原因主要有:工业会污染空气和水源,E处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工业布局
在此地可以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根据风向频率图可知,该地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E处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可以减少工业对城区的空气污染;E处
附近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E处远离城区,地处郊外,地价较低。21.① 靠近大学城,文化氛围好;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远离工业
区;交通便利等 C 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治理环境污染;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
交通和居住条件等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有关知识。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农业用地不断缩
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严重等。【详解】(1)图例①中,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性好,面积较小。故①表示商业区。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污染小,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出行方便,环境优美。(2)城市地租变化:各类经济活动付租能力随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递减,离城市中心越近付租能力越强、交通通达性越好、付租能力越强。B正确,AC错误,左侧的商业区交通条件更好,地租比右侧更高,D错。B正确,ACD错误,故选B。(3)该城市工业区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故该地是季风区,盛行东南-西北风,因为季风区工业区分布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工业区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水运便利,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附近有绿化带。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改进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治理环境污染;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河流规划道路,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