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天七月初一,老人说“明天地门开,不去3地福自临”:指哪里?

 lvlin6000 2023-08-15 发布于广西

在传统文化范畴里,构成世界的无外乎天、水、地,上半年归“天官”负责,农历正月十五是“上元节”,由天官下界赐福。

下半年归“地官”负责,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来赦免罪孽;而地含水、水又养地,所以下半年中间的十月十五是“下元节”,由“水官”来解除厄运。

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一,“地官”都会下令打开地门,把“地下的”放回人间,有家的回家,没家的可沿街享用人们提前准备的“普渡”祭品。

清代《金门志》中就有:七月朔(初一)起,各社延僧道设醮作盂兰会,俗名普渡,以祭无主鬼。

民间的普渡分为“公普”和“私普”两种,公普主要由寺庙来做,由当地的富户或者寺庙主事来担任主祭人。还会在庙前插上一根数丈高的“灯篙”做为指引,以招唤需者。

私普由百姓们来做,通常是同村或同乡镇的在同一天举行。人们各自做好饭菜供品,从下午申时(四点)开始,把供品安放在房前、路边等以示普渡。

人们认为,水是两界相通的通道,所以在普渡的前一天,道士们也会走向街头,带领手捧水灯的人们先在街市游行,再到河边一起把水灯轻轻放进水里。

事实上,这些习俗的起源,与古代人对四季五行轮转的理解有关。他们认为,春季为少阳、夏季为太阳;秋季为少阴,冬季为太阴。春季是少阳消耗太阴,秋季是少阴消耗太阳。

春季最后一个月是辰月,是太阴被消耗殆尽,阳气逐渐强盛、天气由暖变热的起端;而秋季的第一个月是太阳入戌库,少阴显现的开端。

人们认为阳为生,阴为逝,就认为春季辰月是逝者被阳气所制、缺钱少粮的时候。辰月的开端就是清明,于是人们就在清明前后去扫墓祭祖,送钱送粮。

而少阴显现的开端是在立秋,后来才被移到七月初一。于是人们把“阴气显现”当作祖先回归,所以就在家中祭祀先人,同时安抚外面的游荡者。

因为有这种习俗的存在,人们认为,在七月初一“地门”大开的特殊日子里,有三个地方是不能去的:

1·不去户外水地:古代人认为,野外的水中正是阴阳相通之门,逝者会从水中出现,如果这时候贸然下水就容易遭遇不测。

事实上这是因为立秋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野外的水虽然水面上依然温热,但水下已慢慢降温。

如果不了解情况就贸然入水,很容易使腿脚部因为骤然受凉而抽筋,像被什么东西拉住一样,无法自主活动而发生危险。

不在墙下休息:民间老人们常说“七月初一开地门,无事不站南墙根”,这里的“南墙”指的是古代宅院里的影壁墙。

影壁墙的作用之一就是“挡煞”,古代人认为逝者走路不会转弯,行至墙边时就会停下来。如果这时刚好有人站在墙下,就容易被其所伤,或生病、或中邪等。

其实,这是因为七月正值夏秋两季交替之时,风向相对杂乱,而墙边正是窝风和兜风的地方。加上这时的风里带着初秋的凉气和雨气,一旦侵入人体,会很容易着凉感冒,甚至中风等。

3·深夜不在外逗留:在古代人眼里,七月份就是个不安宁的月份,入夜时分外面鱼龙混杂,是人是鬼难以分辨,会很容易给自己和家人招致祸端。所以老人们常说“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在外边转”。

老话说“早上立了秋,入夜凉飕飕”,立秋之后,凉气会从夜里向午间延伸。入夜之后的气温会明显比白天低一些,如果依然穿着清凉在外边闲逛,会很容易着风、受凉。

今年的七月初一是申月午日,申月以子日起青龙,午日就是白虎日;申子辰三合水,中神子和午相对,这天又是天火日;同时七月初一也是杨公日之一,申月午日又是黄沙日。

所以七月初一要记得不贸然下水,不在墙下乘凉休息等,入夜不在外逗留,以及不远行、不上梁、不争执,开慢车等。#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