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K99一眼假?不要忘了田中耕一和手撕石墨烯是怎样获诺奖的

 谈芯说科技 2023-08-15 发布于重庆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LK99是一眼假?因为只用烧炉子就烧出室温超导材料,这莫不是天方夜谭嘛,很自然都是认为一眼假。

但是为何很多团队却不断在跟进?有的烧炉子,有的开始倒推理论,干得热火朝天,而且每次烧出来还未见得一样,什么抗磁跳变、电阻跳变都来了。

搞材料的看到LK99估计都心里痒痒的,铅铜磷氧硫这么一烧就能烧出室温超导?而且配方还可以调整,加上实验成本也不高,这都不试试估计一辈子都后悔。

LK99如此复杂的特性从来没遇到过,而且一时半会可能还摸不透,现有的理论也无法解释,摸透了应该能有新的理论突破,而且还真有超导的可能性存在,自然让很多团队趋之若鹜。

现在是中南大学和北科大烧出的LK99暂时领先,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不过说实话材料和冶金也是他们王牌院系,中南大学源自中南矿冶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是原来的北京钢铁学院。

北科大最新发布的理论计算论文也表示:通过对铅磷灰石Pb10(PO4)6O系统进行量子力学计算显示,我们预测LK99的电子结构可以在带更平坦的条件支持下实现室温超导性。

很多人说他们在追热点,但是很多重大科学突破都是源于偶然现象和对偶然现象的敏感,并且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韩国人虽然找到了LK99,但并未取得全的突破,而这个方向让其他团队看到了希望。

所谓一眼假,不过是盲目自信而已,想必很多人知道前有田中耕一,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有手撕石墨烯,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是偶然发现或者灵光一现之下才完成的。

田中耕一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只有43岁,在一家精密仪器制造公司做研究员,论文也不多,获得诺奖的成果只是在某一次会议上发布的论文,当时公司只给奖励了700块。

他获奖的原因是在研究生物大分子检测时,一根筋地不断改换溶剂来反复试验,浑然不知业界权威都认为:像蛋白质一类的生物高分子是不可能被离子化而又不发生断裂。

因为他不是化学家,自然也没那么多顾虑。不过在一次实验中,他放错了介质,本来应该放丙酮的,他错用成了甘油,没想到竟然成功了。就这样既不是化学家,而且最高学历只有本科的田中耕一,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手撕石墨烯更是神奇,用胶带竟然从石墨中剥离出了单层石墨烯,当时英国的科学家研究石墨,于是买了一大块热解石墨,让实验室的一位中国博士生做出尽可能薄的薄膜,结果最后做出来还是有10微米厚。

为了能得到更薄的薄膜,于是自己上手实验,学生告诉他可以用胶带把表面一层脏的石墨撕下来,再用干净的表面来做。这一刻灵光乍现,于是直接拿胶带撕出来的去研究,发现比辛苦磨出来的薄得多。

就这样一层层撕,最终撕到了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石墨也变成了石墨烯,凭借这个发现,最终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不怕LK99是假的,就算是假的,那证明它是假的也需要进行研究,得用材料人自己的规律来验证它的真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