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冬| 一个普通人,如何干成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

 健康家园818385 2023-08-15 发布于河南

导语:(喜马拉雅《梁品本草》精华版-中医生命观017)

今天我们一起来宏观看一下《本草纲目》这本书。

一部非常伟大的医学著作,创下了多个第一,在植物学领域也领先于世界,《本草纲目》比你想象的要有趣一万倍。

01

李时珍的若干'第一”

有点可悲,也有点可笑,我听说很多人是听了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之后,才知道这本书的。甚至有很多人在问,《本草纲目》的作者到底是周杰伦还是李时珍?甚至很多人是跟着刘耕宏跳舞的时候,才知道《本草纲目》的。

这真的非常遗憾,《本草纲目》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医学著作、中草药乃至于药物学著作。北京大学姚伯岳教授研究发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有若干个第一:

他是第一个明确定论“脑为元神之府”的人

第一个公开论述人的胆石症;

第一个首创用冰外敷退烧、降温;

第一个首创用蒸汽消毒预防瘟疫;

第一个明确提出“补脾不如补肾,补肾不如补命门”的新中医理论。

图片

02

李时珍的先锋观点:

人脑中枢

此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当中明确提出,“脑作为一个人的思想器官,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总中枢”的观点,推翻了自古以来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的传统定论。

看过《梁品周易》的朋友都知道,小梁比较推崇何新先生在训诂学方面的功底。何新先生曾经提出,其实在古代,我们用“囟门”来指代思考的工具。

做父母的人知道,小孩子脑壳在一开始没有长合,是一层薄薄的皮在脑壳上面。经过若干发育之后,脑袋壳才长满,那个叫“囟门合闭”。在此之前,那个软的地方叫“囟门”。

何新先生说,在中国古代,“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代思维的器官,“脑”这个字本身就是“囟”加“月”。所以在更远古的时期,人们就认为脑子(也就是囟门下面那块地方)是用来思考的。

但不知道是在转注,或汉字演化过程中的变异,或是抄写过程中的出错,导致很多人都以为心是思考的器官。

当然这个观点在学术上也有分歧。现代又有另外的观点认为,心和脑之间有一个相互作用的机制。

可能跟思考、存储信息、运算信息、储存信息有关。

而心跟身体的频率有关,甚至它作为一个频率的总开关,在一种非语言、非逻辑、非知识的方式在调节的全身各个脏器的振动频率,这是台湾大学王唯工教授的观点。

所以可能最终决定我们的情志、思维,所有的称之为“物质以外的那一部分的我”,是由心脑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李时珍就是比较早的那一批认为“脑才是人的思想器官”的人。

03

市面上的《本草纲目》

多为阉割版

今天看来的某种常识、某些很简单的事情,在当时可能是一个具有非常大学术争议,需要巨大的勇气提出来的事情。

就这个细节而言,我觉得李时珍是一个科学家,他对于许多东西都有实证的经验,他往往喜欢用现实临床的效果,以至自己去遍尝百草之后,才把这些内容编撰进入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总共有五十二卷,共一百九十万字。所以大家现在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本草纲目》,大部分都是太监版(阉割版)。

你想想看,你的书有没有一百九十万字?现在正常在书架上的书,十五万到二十万字已经了不起了。

一百九十万字,是什么概念?就算是用五号字的小字印出来,都要20厘米那么厚,大概要有十本之多,你有没有买过十本一套的《本草纲目》?如果没有,你看到的就是阉割版。

一百九十万字,总共收录了将近一千九百种的药物,在那时都是用毛笔写出来的,再刻出来,这是多大的工程。

历经明朝三代皇上更替,用了差不多三十年时间写成,又加了十数年多次修订,才最后成书。

在此之前这一类书籍,一般都是由朝廷出资,派专门的官员负责,而且是在前书基础上删减、修补,并没有很多实地考察的经验。无法想象此书居然依靠民间力量,尽其一生而著成。

一个人的能量真的很大。一个普通人,如果你专注三十年只做一件事情,哪怕是你从四十岁开始干,干到七十岁的时候,你也能干成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并且流芳百世。

所以现在很多朋友,三四十岁人生迷茫,就想躺平的,实在没有必要。哪怕你从头开始学,四十岁开始到七十岁的时候,说不定你也成为一个大家了,因为我们现在工具更多了。

04

《本草纲目》的植物分类学

领先西方180年

就像我们之前说的,明朝是《本草纲目》的母体,明朝庞大的出版业构成了李时珍编撰书籍的基础。

《本草纲目》分成若干个部分,就目录来说,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个部门为纲。各部再细分,总共分了六十个类目,收载药物差不多一千九百种。

其中植物有一千零九十四种,动物药有四百四十三种,矿物药有一百六十一种,其他药有一百九十四种。

李时珍亲补进去的药物有三百七十四种,并且详细地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天然药物的名称、形态、产地、功效、主治,甚至还有别名、小名、花名。他都记录下来了。

《本草纲目》其实也是有版本的,最开始是以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蓝本,吸收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唐本草》等有关著作的成就,结合李时珍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整理而成。

这本书的植物分类方法,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比西方植物分类学的创始人林奈(《自然系统》的写作者)提出的植物分类方法,还要早一百八十年。

05

中国在科学上没进步?

这是很大的误会

如果你不了解明朝,可能觉得中国一直在科学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其实到明朝的时候,中国科技本来的演化速度,尤其是在民间,曾经到达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小梁觉得,除了中国文化走向了向内的分支外,满清入关以后,可能在某些状况下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

因为这都是汉人懂的东西,而且跟自然科学有关,很让人感到警惕。

当你所统治的人拥有了技术,而你不懂,你如何用你的权力,让技术为你服务?

技术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东西,它有时不以个人意志乃至权力意志为转移的时候,该如何是好?

所以我个人认为,满清入关之后,基于满族人人数少、汉人人数多的大背景,为了加强清朝的中央集权,统治阶级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对技术进行屏蔽。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猜想毕竟只是猜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