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亮点解读

 ramdisk 2023-08-15 发布于上海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网络安全小知识

9月5日—11日

为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网络安全既关乎国家安全

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反电信网络诈骗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50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精准发力,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撑。

网络安全为人民

“小切口”立法坚持人民至上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小快灵”立法的重要立法实践,是专门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制定的'小切口’法律,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形式的进一步丰富,对关键环节、主要制度作出规定,建起四梁八柱,条文数量不求太多,立法进程快,体现急用先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要求、人民意愿和实践需要,将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网络安全靠人民

精准性宣传教育和防范预警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宣传教育职责,要普及相关法律和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规定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加强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易受害群体的宣传教育;规定行业企业的反诈宣传职责,对本领域新出现的诈骗手段要及时向用户作出提醒;规定有关新闻单位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规定举报电信网络诈骗的奖励和保护。

网络安全靠人民

多部门联动,全链条治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地方政府组织领导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开展综合治理;公安机关牵头负责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法院、检察院依法防范、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益诉讼;政府部门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协同配合和联动机制;金融、电信、互联网部门对有关企业的监督检查、管理防范职责。

网络安全靠人民

加强打击治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管辖方面,规定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或者境外的组织、个人针对中国境内实施电诈活动或者为对境内实施电诈活动提供帮助的,适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定;在出境限制的措施方面,规定对前往涉诈严重地区且出境活动存在重大涉诈嫌疑的,或者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出境限制措施。

网络安全靠人民

个人信息保护双重发力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要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要“一案双查”,对犯罪所利用的个人信息的来源进行查证溯源,并依法追究提供、泄露个人信息人员的法律责任。此外,对于出售、提供个人信息,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支持帮助的黑灰产行为明确禁止,规定相应法律责任。

网络安全靠人民

追赃挽损,申诉救济措施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应当加强追赃挽损,完善涉案资金处置制度,及时返还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对遭受重大生活困难的被害人,符合国家有关救助条件的,有关方面依照规定给予救助。

网络安全靠人民

文稿来源网络

原标题:《《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亮点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