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天承办公室 2023-08-15 发布于山东

一、美国大萧条前期经济繁荣的表象与隐患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狂热的2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迁。这主要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需求的释放,以及战争期间美国工业得到的发展。具体来看,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工业生产能力得到迅猛发展。这主要归因于泰勒制度的应用和FMC公司的流水线生产等科学管理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在1920-1929年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约2倍。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这主要体现在发电量的增长上,从1920年的410亿千瓦时增长到1929年的970亿千瓦时。

另外,公路长度也从260万英里增加到420万英里。这为后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汽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汽车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190万辆增加到1929年的440万辆,年均增长超过20%。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金融市场繁荣。在1923-1929年间,股票市场持续看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工业股票指数从1924年的103点大幅上升至1929年的381点。资本市场的繁荣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融资支持。

然而,这种经济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着严重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第一,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按照沃伯顿的统计,1921-1929年间,收入在5000美元以上的人群收入占GDP的比重从32.5%上升到67.3%。而占人口90%的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却十分缓慢。这导致了需求失衡。

第二,信贷过度扩张。大量信贷被用于生产、消费和资本市场,但这种依赖信贷资金的经济增长隐藏着巨大风险。一旦市场信心受挫,信贷可能在短期内急剧萎缩,导致经济运行异常。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可以说,1920年代的美国经济增长是一种不平衡的增长,表面繁荣背后暗藏危机。这为后来爆发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二、收入差距扩大与消费需求不足

19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收入差距的扩大。美国经济虽然取得了显著增长,但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统计数据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这一问题: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一)总体收入分配状况

按照沃伯顿的统计,1921-1929年间,收入在5000美元以上的人群收入占GDP的比重从32.5%上升到67.3%。这反映出高收入者取得收入增加的绝大部分。

根据美国国税局的统计,1919-1929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群体,收入增长率达到31%,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非常有限。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基尼系数从1919年的0.48上升到1930年的0.59,反映收入分配差距加大。

(二)不同行业收入分布差异

工资收入增长缓慢。1920-1929年,工资指数仅从100上升到103,增长了3%。而同期工业产值指数从100大幅上升到162,增长了62%。工资收入增长严重落后于劳动生产率提高。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农业收入持续下滑。1919-1930年,农业纯收入从每英亩83美元下降到55美元,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从21.7%下降到11.3%。农业收入的下滑也限制了近25%人口的消费能力改善。

(三)不同收入群体消费函数

根据收入水平差异,可以将美国居民划分为三类群体:

贫困阶层(占60%):收入低,消费倾向最高,接近1。富裕阶层(占35%):收入中等,存在一定储蓄,消费倾向在0.6-0.8之间。

富豪阶层(占5%):收入最高,消费倾向较低,在0.2-0.4之间。建立不同群体的消费函数:

贫困阶层:C1=k1Y1 (k1接近1)

富裕阶层:C2=k2Y2 (0.6<k2<0.8)

富豪阶层:C3=k3Y3 (0.2<k3<0.4)

社会总消费函数为:C=C1+C2+C3

(四)收入分配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设贫困阶层收入占比为m,富裕阶层占比为n,富豪阶层占比为p。总收入为Y,则:

C=k1mY+k2nY+k3pY

k1>k2>k3,且m+n+p=1

当收入分配趋于不均时,m减小,p增大,social收入分配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平均消费倾向k会下降。

例如,在收入分配较为均衡时,m=0.6,n=0.3,p=0.1,k约为0.8。当收入分配失衡时,m=0.4,n=0.35,p=0.25,k会下降至约0.65。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收入差距扩大使社会总体消费需求增速放缓,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

(五)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在1920年代,美国的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增长,但是不同阶层的消费能力提升不均,导致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生产力提升使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大幅增加,但需求跟不上。60%的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有限,中高收入群体需求较小。

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增长依赖于消费信贷的增加来维持,这隐藏着风险。

(六)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导致1920年代美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但工资收入增长缓慢,企业利润占比提升。农业收入持续下滑,近25%人口收入没有明显改善。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主要让高收入者获得收益。税收结构使高收入者平均税负较低。

工会力量较弱,难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综上所述,19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背后隐藏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这导致社会不同阶层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差异巨大,消费需求难以与生产供给保持同步增长。这成为造成后续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三、消费信贷掩盖收入分配问题

1920年代,消费信贷在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规模增长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收入分配差距导致的消费不足问题,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增长。具体来看:

(一)消费信贷规模增长情况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1919-1929年,美国的消费信贷余额从约500亿美元增长到近900亿美元,增长了近80%。

1925-1929年,消费信贷规模以每年约12%的速度快速扩张。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1927年,除房地产和金融资产外,有15%的零售商品销售额依赖消费信贷。到1929年,消费信贷额达到GDP的近10%,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二)消费信贷方式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分期付款:起源于汽车行业,后扩展至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按揭贷款:主要用于房地产,购房杠杆比例不断提高。

信用卡:招商银行等开始提供信用卡,进一步刺激消费。个人消费贷款:消费金融公司大量提供无担保消费贷款。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三)不同阶层对消费信贷的依赖程度

贫困阶层:完全依赖,通过消费信贷实现基本的消费需求。富裕阶层:部分依赖,消费信贷提升部分耐用消费品消费。富豪阶层:基本独立,靠自有资金实现消费。

(四)消费信贷对消费函数的影响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假设消费者收入为Y,信贷额为E,信贷占收入比例为e(e<1)。

则消费函数为:C = c(Y+eY) = c(1+e)Y

引入消费信贷后,消费者平均消费倾向c会增加。

(五)消费信贷对社会总消费的影响

假设初期社会总收入为Y,平均消费倾向为c1,总消费为C1= c1Y

引入消费信贷后,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到c2(c2>c1),总消费上升到C2 = c2Y。例如Y为100,引入消费信贷后c1从0.6提升到0.75,总消费将从60上升到75。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六)消费信贷的效应和风险

消费信贷可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市场,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但过度依赖消费信贷会导致金融风险积累,一旦出现打击会导致消费萎缩。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消费信贷可以暂时掩盖收入差距导致的消费不足,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综上所述,1920年代消费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增长,但这种依赖信贷的繁荣方式也积累了风险,为后续的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四、股市崩盘与外需急剧萎缩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开始暴跌,标志着持续近10年的经济繁荣时期的终结。同时,在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美国的外需也急剧萎缩。股票市场和外需的双重冲击导致经济增长前景失去信心,最后演变为经济大萧条。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一)股票市场的暴跌

1929年9月初,美国股市达到历史最高点,随后开始下跌。10月24日和29日发生历史性暴跌。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从1929年9月到1932年6月,美国股指下跌了约80%,股价回落到1915年的水平。1933年股市达到谷底,比1929年峰值下跌了约85%,使股民蒙受了巨大损失。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二)股灾对经济的冲击

股灾直接导致上千亿美元财富损失,严重打击消费信心。消费支出从1929年的767亿美元骤降至1933年的459亿美元,减少超过40%。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企业盈利预期转弱,投资意愿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从1929年的106亿美元下滑至1933年的仅10亿美元。银行存款发生挤兑,大量银行倒闭,进一步恶化社会心理。

(三)外需的减少

1929-1933年,美国的出口额从53亿美元骤降至17亿美元,减少近68%。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案将美国进口关税提高约60%,导致世界各国纷纷报复。学者研究认为该法案使美国GDP减少了2%左右,对经济形成冲击。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四)经济增长前景的转弱

在双重冲击下,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转弱,最终滑入大萧条:1929-1933年,美国GDP从1036亿美元骤降至556亿美元,累计减少了46%。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工业产值从1929的指数100下降到1933年的指数54,减少近50%。制造业平均运行从80%下滑至20%左右。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可以看出,股市崩盘和外需减少对经济形成了积极的供需双重冲击,终结了1920年代的繁荣增长,标志美国步入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两个因素的叠加影响是导致经济大幅衰退的重要原因。

五、经济危机的爆发

股市崩盘和外需减少的冲击波迅速蔓延到各个经济领域,使美国经济陷入系统性危机。主要表现在: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第一,消费支出出现断崖式下降。消费信贷骤减,消费预期转弱,导致耐用消费品需求萎缩。从1929-1933年,消费支出从767亿美元骤降至459亿美元,减少了40%。消费的下滑导致企业库存积压,生产受到冲击。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第二,投资意愿明显减弱。由于消费需求下滑和股市表现不佳,企业对未来前景缺乏信心,大幅减少投资项目。1929-1932年间,固定资产投资额减少了近60%。投资的减少导致就业岗位急剧流失。

第三,银行业出现系统性危机。大量企业和个人破产导致坏帐大量出现,同时银行发生挤兑风波,许多银行相继倒闭。这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

繁荣的表象背后:探析美国大萧条爆发的内在机制

第四,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而救济和刺激经济的支出增加,导致财政出现大幅赤字。这对于经济转机的出现也存在负面影响。

可以说,这场危机的爆发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表面上的股灾和外需中断实际上只是导火索。美国经济增长的深层问题在于收入分配失衡和对信贷的过度依赖。这场危机对我们今天仍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Hanson, John Mark. 'The' Roosevelt Recession' of 1937-38.'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56, no. 3 (1996): 691-731.

[2] Romer, Christina D. 'The nation in depres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7, no. 2 (1993): 19-39.

[3] Temin, Peter.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7 (2011).

[4] Bernanke, Ben S. Essay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5] Friedman, Milton, and Anna Jacobson Schwartz. 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6] Rockoff, Hugh. 'Banking and finance, 1789-1914.'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2 (2000): 643-684.

[7] Field, Alexander J. 'Uncontrolled land development and the duration of the depr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52, no. 4 (1992): 785-805.

[8] Calomiris, Charles W., and Joseph R. Mason. 'Fundamentals, panics, and bank distress during the depr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3, no. 5 (2003): 1615-1647.

[9] Fisher, Irving. 'The debt-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1933): 337-357.

[10] Temin, Peter. Lessons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MIT Press, 19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