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完整版)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表
2023-08-16 | 阅:  转:  |  分享 
  
附件 5: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表




风险
编号





风险描述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评价





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
极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极轻微 轻微 中等 重大 灾难性

一、控制环境风险:政府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出现错误,或因未能随环境的改变而做出适当的调整,而导致经济上的损失。政府面临的控制
环境风险具体可能包括:
发展规划风险
1






2








3
发展规划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脱离实际,造成
资源浪费,难以形成良好氛围,丧失群众信任。


治理结构/管控模式风险
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 有效执行,可能导致政府事业发展停滞或缓慢,难
以实现发展目标。
组织架构与人员风险
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 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 低下。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确,可能导
致关键岗位缺失控制和监督,产生控制风险。
会计与信息系统风险
会计与信息系统建设不到位,人力资源政策不合
4
理,缺乏积极向上的政府文化等,可能造成内部控
制建设贯彻落实不到位。


二、财务风险:指融资安排、会计核算与管理以及会计和财务报告失误而对学校造成的损失。学校面临的财务风险具体可能包括:


预算与发展规划不匹配风险
预算与事业发展规划不匹配, 预算与资产配置计划 1 相脱节,预算编制资料不充分,编制方法不专业等
原因可能导致预算无法获得批准, 影响政府年度工
作计划的完成,或事业发展目标实现的风险。
预算执行风险
预算执行不规范,出现无预算、超预算开支,或者
2
预算执行进度严重滞后等情形,可能造成资金浪费
或闲置的风险。
预算调整风险
3 预算调整未按程序执行, 可能导致预算控制失效或
产生相关舞弊行为的风险。


预算监督风险
4 未开展或实施规范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可能导致
预算资金配置或使用效益低下的风险。
财务信息不准确风险
会计决算信息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
5
可能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客观反映政府实际情况和
决策失误的风险。
财务信息不准确风险
6 债务业务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无法全面、如实反映
学校财务风险。
收入确认风险
收入业务未归口财务部门统一收取及集中核算, 相7 关收入合同未及时提交财务部门,票据、印章管理
制度不严,可能导致政府收入应收未收、收入金额
不实、或者存在私设"小金库"的情形。
非税收入风险
8 未按规定及时上缴各类非税收入, 可能导致违规截
留、挤占、挪用各类非税收入。
收入核算风险
9 收入核算不规范,收入长期挂账,未及时、准确地
确认为收入,导致政府收入不完整、不真实。

岗位设置风险
10 收入业务相关岗位设置不合理, 不相容岗位未实现
相互分离,可能导致发生错误或产生舞弊。

预算外支出风险
11 支出业务未纳入预算或超过预算规定的范围、标
准,可能导致经费滥用或无效使用。
授权审批风险
支出授权审批制度不完善, 重大项目和大额资金支
12
出未履行集体决策程序,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或浪
费。
支出票据风险
13 业务经办人未提供真实、合法票据,或提供的票据
与实际业务不符,可能导致资金被套取或浪费。
报销审核风险
14 财务报销审核不严格,支付控制不到位,可能导致
资金损失或浪费,或者出现私设"小金库"的情形。
应收/预付管理风险
15 应收或预付款长期挂账未清理, 可能导致支出不真
实、不完整。


三、运营风险:指政府内部流程和信息系统、人为因素或者外部事件而给政府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面临的运营风险具体可能包括:


资金被挪用贪污风险
1 内部控制不完善, 货币资金可能被挪用或贪污等对
学校造成损失。
资产管理风险
实物资产配置不合理、验收盘点不及时或手续不
2 全、使用不当、维护不力、出租出借管理不规范和
处置程序不合规等,可能导致资产价值贬损、使用
效能低下、 资产遗失、 出现安全隐患或者资源浪费。

专利/无形资产风险
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
3
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法律纠纷、缺乏可
持续发展能力。
对外投资风险
对外投资论证不足,投资科学性、合理性受限,可
4
能导致投资权属存在隐患,投资无效益或负效益,
资产的安全、完整无法保障。
财务信息不准确风险
5 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计提折旧或无形
资产未按规定摊销, 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 不完整。
合同内部管理制度风险
合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归口管理部门不明确,
6 未经授权或未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合同, 合同印章管
理不规范, 可能导致经济资源无法正常流入或形成
额外的支付义务。
合同签订风险
合同内容和条款不合法、不合规,或在重大问题上
7
作出不当让步,合同执行期过长,导致政府合法利
益受损或承担额外的法律责任。
合同履行风险
合同生效后, 合同执行主体未严格恰当地履行合同
8 中约定的义务, 或未能及时发现合同对方当事人未
严格恰当履行约定业务并采取措施, 可能导致合同
无法正常履行,政府无法取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合同保管风险
合同保管不当, 泄露合同订立与履行过程中涉及的
9
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导致政府乃至国
家利益受损。



10







11
采购申请审查风险
采购申请审查不严,无采购计划、无预算,或采购 计划和预算编制不合理,可能导致资源的重复购置
或闲置浪费。
采购方式风险
采购方式不合规,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供应
商选择不当,授权审批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
货物和服务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供方资质风险
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等未达要求, 采购
12
合同存在重大疏漏或欺诈, 可能导致政府合法权益
受损。
采购验收风险
13 政府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
购货物、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售后/档案保管
采购结束后售后服务不到位, 与采购相关的档案保
14 管不当或丢失, 可能导致政府无法享受应有的权利
或支付额外费用,造成政府利益受损。


项目设计方案风险
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不合理,技术方案未能有效落
15
实,施工图不够准确、完整,概预算脱离实际,可
能导致工程项目质量存在隐患 ,投资失控。
工程招标风险
工程项目招标存在串通、暗箱操作或商业贿赂等,
16
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 中标价
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有舞弊行为。
工程资金管理风险
17 项目资金不落实, 资金使用混乱, 结算管理不严格,
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迟或中断、资金损失。

工程变更风险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监理不到位,工程变更频
18
繁,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 预算超支、投资失控、
工期延误。
工程验收风险
19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不规范,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
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工程决算风险
工程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 决算时虚报项目投
20
资完成额或者隐匿结余资金,竣工决算内容不准
确,可能导致竣工决算失真。
工程竣工产权风险
21 竣工项目未及时办理产权登记, 资产未及时结转入
账,形成账外资产,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工程项目建设档案风险
22 竣工项目建设档案不及时整理和移交, 导致工程项
目后续维护维修困难。
财政专项项目立项风险
在项目立项阶段,因立项程序不合规,项目论证、 预算评审不充分,决策程序不合规等因素,导致项
23
目重复立项,资金重复配置,或应纳入财政专项资
金支持的项目未及时列入, 无法实现项目的预期建
设目标。
财政专项项目执行风险
在项目执行阶段,因违反制度规定,擅自变更项目
24 内容、未按规定管理与使用专项资金或挪用资金,
导致检查与验收不合格的风险;因项目执行不利,
进度缓慢,导致项目资金不能按期使用的风险。
财政专项项目验收风险
25 在项目验收阶段, 因项目验收与绩效评价操作不规
范、不严格,可能导致未达到绩效目标的风险。
信息化规划风险
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信息系统间缺乏统一规划和
26
归口管理,缺乏有效整合,存在重复建设或真空区
域,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信息系统实施风险
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业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内部
27 控制流程结合不紧密,权限设置与授权管理不当,
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
效控制。
信息系统协同风险
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各信息系统间业务协同程度低、
28 缺乏基础数据的标准化,造成数据无法共享,影响
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相关管理
措施难以落实。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29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不到位, 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 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政府经济活动的正
常开展。
所属企业内控风险
所属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或者存在重大缺
陷,可能导致所属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影响所属企
30 业正常运行,政府因此遭受经济损失,无法实现国
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以及由此可能承担监管或连带
责任。


所属企业关键领域内控风险
所属企业在资产、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31 采购等业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或者存在
重大缺陷,可能发生腐败和舞弊问题,政府因此承
担监管责任或承受经济损失。
所属企业控制风险
政府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所属企业经济活动进
32 行控制,或者未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可能导致未
及时发现所属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由此而
承担监管责任或连带责任。
人才引进机制风险
双向选择中的侵犯知情权风险, 聘用合同履行中的
33
违约风险, 人才管理中侵犯现有人才的平等权风险
等。
职称评审机制风险
职称评审标准、 程序等设置的合理性、 合法性风险,
34
评审人员把握评审标准等的风险,结果公正性风
险。
绩效工资制度风险
绩效工资等级设置风险,绩效工资动态调控风险,
35
绩效工资制度激励作用发挥风险, 绩效工资制度执
行过程中调整的公开性风险。


四、除上述提及的风险之外,您认为学校还可能面临哪些风险?对学校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您有怎样的建议?










注:在你判断的风险等级以及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对应框内画"?"
献花(0)
+1
(本文系状元唐伯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