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怒!又见踩丹霞地貌拍照!心存敬畏,是一生的修行

 逸君 2023-08-16 发布于江苏

图片

文丨美尚君

图片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01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

在陕西榆林靖边县波浪谷游玩时,发现一女子翻围栏踩丹霞地貌拍照

视频内容显示,该女子站在岩石的凹陷处,两手扶着山壁,不停调整姿势,同行人在下方为其指导动作并拍照。

爆料网友表示,当时周围没有工作人员,“就发到网上曝光下”。

8月6日,波浪谷工作人员回应称,丹霞地貌不允许踩踏,这是不可修复的。

该工作人员表示,通常会有工作人员巡逻、看管,发现该行为会进行劝阻,不行就会报警处理。

图片

8月7日凌晨,陕西榆林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发布通报称,该局已派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协同相关部门,对相关行为人进行追查。

图片

这种“独特”的拍照方式也让网友“不理解”:

“这么拍难道好看吗?”“她不会觉得自己很美吧”。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还有网友表示:

这种行为“一点都不文明啊”,踩踏者是“坏人变老了”,建议“退休金打个5折”……

对于这起事件,美尚君和网友一样义愤填膺,然而有个问题随之而来:

丹霞地貌是无法恢复的,任何一次踩踏,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然而,为什么踩踏丹霞地貌这样的事情会屡屡发生、屡禁不止?

除了管理方面的漏洞,没有敬畏之心,才是事件背后最可怕的推手。

而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来说,缺少敬畏之心,比无知更可怕。

图片

02

今年7月23日,在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也发生了游客翻越围栏拍照、踩踏丹霞地貌事件。

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一名戴遮阳帽的男子翻越景区护栏,站在丹霞岩体上向远处眺望,并大踏步地走在岩面上。

图片

时间再往前追溯。

2018年,网络上出现了一段游客破坏七彩丹霞却进行炫耀的视频。

4人不仅逃票,还翻过护栏直接踩在丹霞地貌上,并向网友炫耀说:“看,我竟然破坏了6000年的丹霞。

图片

同样在这里,一名女游客不顾“禁止翻入”的警示牌和其他游客的好心提示,执意翻入栈道护栏,直接踩在保护区地表拍照。

后经景区安保人员反复劝说后才不情愿地回到栈道,并称“我都出来了你叫什么叫,我又不是耳背听不见。”

丹霞地貌,形成于距今9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沙丘不断浸渍地下水,一层层沉积下来,凝结成砂岩。又经地壳运动、流水与风力的自然雕琢,形成了线谷、赤壁等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

科研、观赏价值高,也引得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偏偏有些人,毫无敬畏之心,仅仅为了凹造型或用来炫耀,给大自然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这种伤害,已不可逆转。

所以,被警告,被罚款,被曝光,被拘留,都不足以平息我们的怒火。

图片

查理·芒格曾说:

知道不该做什么,比知道该做什么还要重要。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就是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

不该碰的红线坚决不碰,不该越的雷区坚决别越。

只有心怀敬畏,才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内心道德底线。

03

除了遭殃的丹霞地貌,还有被恶意留下痕迹的文物和古建筑。

6月11日,游客在八达岭长城游览时发现,一男子在城墙刻字,并在网上发布视频。

其后果,是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的处罚,并被列入不文明旅游“黑名单”,北京市延庆区12家景区对此人实施联合惩戒、不予接待。

图片

很多文物、建筑是记录中国引以为豪的历史的活化石,你刻的那些字,破坏了文物的原有价值,使得完整的原件从此再不可见,这实在是让人太心痛了!

写到这里,美尚君想起另一个大无语事件。

去年5月,陕西考古博物馆仅开馆10天,有多处展陈装置被游客破坏。

博物馆中展示的一些考古成果,由于土质不稳定,暂未放入展柜,遭到游客“到此一游”的痕迹,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图片

还有一件事情,每次想起就令人痛心。

2017年,兵马俑在美国展出。一个醉汉轻而易举地进入场馆,掰断了兵马俑的一个手指,而且两个星期之后才发现。

这个美国青年或许不知道,他弄坏的这尊兵马俑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价值约为450万美元!更关键的是,这些文物不可复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图片

160多年前,圆明园被烧毁之后,写过《巴黎圣母院》的雨果,写下一封信怒斥英法联军: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图片

愤怒写下长文的雨果,正是怀有对于文明的强烈敬畏之心。

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

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

而2019年巴黎圣母院失火后,微博上却有人大喊“他们当时烧我们的圆明园,现在上天烧他们的巴黎圣母院”,令人寒心。

面对文明,我们首先应该保持的是敬畏。

没有文明的国家,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对文明没有敬畏的人,也不配称之为人!

图片

04

古人云: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乃人生大智慧。

宋朝著名书法家米芾,是一个恃才傲物的怪人,在任何大官面前,他从来不肯摘帽,更不会向对方低头。

但米芾爱石成癖,每当他看到奇石时,总是下跪叩拜,边叩首边自言自语:“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对于米芾而言,世人追崇的权势与金钱就是俗物,毫无意义,而大地上的奇石才最美,最值得追捧和敬畏。

人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谨慎行事,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

也才能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图片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杨震拒金”的故事。

东汉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为人所称道。

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图片

“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只有拥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上良心、义务、责任道德;

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这才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

05

古人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

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规律,敬畏道德,敬畏一切应该敬畏的东西。

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敬畏是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的良方。

康德的敬畏,是“天上的繁星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孟子的敬畏,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孔子的敬畏,是“知天命”,并要躬身行之而不可有丝毫懈怠与侮慢之心……

图片

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

而平凡之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些正气、庄严与崇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