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论。 【一】
花鸟画要画的虚,有种出纸感。
怎么理解呢?虚,指的是生动,活灵活现,不是标本式样的呆实,是跃出纸上的瞬间花鸟恍可入目的刹那真实。
其实,真实的自然界花草鸟雀,本质上难以栩栩如生描绘,再现到纸上的过程,不如照相技术、电影画帧般惟妙惟肖,是缺损,是化繁为简。
但是,花鸟画的魅力由于加入画家情绪,此画不再真实,是虚拟的物象,真实只是参考,画在纸上则是经营和再造,这种能力与画家的综合素养密不可分。 诗情画意不是什么画家都随手拈来。
好的画家吸收大自然花鸟内在的质感,差的画家只吸收其外表,如标本。所谓“格调”即来自于此。
花鸟不会说话,但能产生情绪。
【二】
中国画的【花鸟】、【山水】和【人物】三个画种里,唯有花鸟和人物需要传情于物象,因为绘画的本身要感人,此基础乃实实在在的造型技术。鸟要画出姿态的鸟样。
人物画的高级就是,五官和身材比例得当,需要优秀的造型能力,材料一般用绢麻熟宣,而非生宣写意。这是因为可控材料对于人物的水墨造型准确的形象控制有利。
有些文墨雅士以生宣写意苏东坡造像,往往失之丑陋、草率和粗鲁,源于对人物画的不尊重。花鸟和人物对于“文人画家”而言,轻易不可碰,一画都是丑陋。
遗憾的是,中国画市场只看名气不看作品质量的邪念,由于文人墨客“书画同源”的鼓吹,堕落成了笔墨游戏,而不是专业的归专业。
国画的美,诸如写意、传神、简洁、诗意、素华等等,一定是专业的刻苦的收获。
【三】
山水画市场比较混乱。拙于鸟雀者,名利场之外,雅士以归于田园为荣,寄情山水,笑傲江湖,在画里徘徊,以文墨不亦乐乎。这个兴趣游心而非创作。
山水画有个特点,笔墨重于造型。
水彩风景画以造型艺术为重。山水画以笔墨心象比拟。两者艺术出路区别巨大。
风景画家吴冠中大师说,黄宾虹的画没有意义。他说,“我对黄宾虹这个人,从来不重视他,我实在看不上他!黄宾虹这个人,拼了老命在笔墨里搞,但他的画都是千篇一律的,毫无意义,一堆废纸,一堆垃圾!因为,黄宾虹的画不感人。”
看,艺术观念区别巨大。
崇拜者这样认为:鉴赏黄宾虹的山水,需要很深的艺术修养,写意画是哲学美学的表达,不是纯粹的视觉及技法。
不认为黄的画欣赏性不高。
黄宾虹的崇拜者看到黄宾虹浑厚华滋之积墨山水之难得,看不到任何景物在黄宾虹看来都是一个模子,分不清大山、小山、泰山、黄山。黄宾虹没有造型能力,山里小房子、小桥、小人歪歪斜斜,丑陋,不科学。黄宾虹笔墨功夫不能为造型艺术增彩,坦率地说,确实有点顾此失彼了。
山水画和我们的花鸟画一样,不表达支离破碎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