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富军:自驾路途的见与思

 新用户1534Bpiv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自驾路途的见与思

焦富军

端午节当天,我载着母亲去关中姨妈家探亲。
尽管西汉高速早已开通,但我只要没有急事,我都习惯走108国道,这是一条穿越秦岭的生态长廊,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行驶,仿佛行走在一个硕大的森林公园,空气清新,群山环抱,植被茂密,云雾缭绕,我一边开车,一边赏景,真是“车行国道上,人在画中游”,好不逍遥快活。
十多分钟,行至凉水井道班附近,坐在后排的母亲突然叫道:“快看,那是啥?”我赶紧停下车,按下车窗,顺着母亲手指方向望去,只见河对面的石梁上,一只斑羚,在山尖上悠然自得的啃着青草,它时而悠闲漫步,时而低头寻觅,时而摇头摆尾,时而抬头张望。这是我第一次在户外亲眼目睹野生斑羚,我们都很兴奋。我轻轻的打开车门,站在路边,拿出手机,小心翼翼的拍照、录视频。几分钟过后,斑羚像是发现了我们,快速消失在密林之中。“今天真是好运气!”我们感叹到。
熊猫谷景区门口,我们稍作停留。我抬头看见路边的电线上,两只红嘴乌鸦在尽情嬉戏,它们两目相望,张嘴相对,叽叽喳喳,像是一对恩爱情侣在谈情说爱,居然一点也不惧怕下面的我们。我拿出手机,两只乌鸦竟然很配合的呼扇着双翅,甚至搔首弄姿,任凭我拍摄。
秦岭梁上的道路上,几只尾巴细长、漂亮无比的山楂鸟迎着车头飞翔,好似与汽车赛跑,我不由得放慢了车速,生怕撞上了它们。时不时的,还会窜出来几只松鼠,翘着毛茸茸的尾巴,从道路上横穿而过,蹲在路边的草丛里,好奇的看着我们。待车行至它身边的时候,便迅速的爬上路边的大树上。
板房子那边的服务区,母亲有些晕车,我们再一次停车小憩。站在路边,只见黑河之水清澈见底,一群鱼儿在碧波荡漾中轻快的游来游去,不时泛着银光。定睛一看,这些鱼淡黄的身躯上有些小黑点,原来是一群花鱼。我知道这是一种稀有的高山冷水鱼,书名细鳞鲑,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母亲看着河水里那群可爱的鱼儿,若有所思。她说:“我们小的时候,端午节前后经常跟着大人去河里赶闹。”
汽车继续在山道上穿行,我目视前方,手握方向盘,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许多往事。
那时候,老家蒲河里的鱼特别多。乡民们生活条件艰苦,便经常到河里整鱼,拿回家打牙祭,改善生活。整鱼的方式很多,有的在花水口安魴捡鱼,有的在平静的浅滩端簸簸鱼,有的在河道石缝中钓鱼,有的在夜间照着手电筒用叉叉夜鱼。有时候,村民们还会把大堰上游的水堵住,然后顺着堰渠去逮鱼。这些方式都能整到鱼,但就是数量有限。
我和几个小伙伴也经常在小河沟摸鱼逮鱼,有一次我在堰坎上路过,还发现了一条娃娃鱼,出于好奇逮回家,但不知道怎么吃,只得回到河边放生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按说,这些传统的逮鱼方式对鱼的迫害性小,加之本身蒲河鱼量众多,村民们偶尔整点也到无可厚非。但可气的是,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有些胆大的不法分子开始用炸药炸鱼,用电瓶打鱼。整得鱼到很多,但极不安全,且破坏性特别大。我县先后出现了好几起因炸鱼、电鱼而命丧黄泉的悲剧。
七八十年代,村民们从农药商店买来鱼塘精,经常会趁着天旱少雨、河水骤减的季节邀约一伙人下河闹鱼。端午节前后,是村民们闹鱼的高峰期。夜深人静,黎明时分,正午当空,都会有人在河道内不同的河段下闹。
他们将买来的好几瓶鱼塘精敲碎倒在河道,不一会儿功夫,那些河里的鱼儿便中毒了,纷纷游出水面。中毒较深的,直接死去,飘在河水里,任凭捡拾;生命力较强的,好似喝醉了酒,在水里拼命挣扎,但终究难逃魔手。只要河里有人闹鱼,一传十,十传百,蒲河两岸的人很快就会聚集过来,顺着河道捡鱼。一时间,满河都是人头攒动,场面非常壮观。大人们逮的有钱鱼、露鱼、桃花斑、牛尾梢,运气好的会逮着鲶鱼,小孩子只能逮些红尾巴、钢鳅子、白灿子、黄刺骨。因为鱼很多,只要下了河,每个人都不会放空。有准备的人会拿个网兜子装鱼,没准备的会折根河边发叉的柳枝将鱼串在一起。大家挽着裤腿,瞪圆了眼睛,卯足了力气,在石缝中、河水中、浅滩处巡视张望,一旦发现目标便迅速下手,还不时的向同伴炫耀自己刚逮到的大鱼。直到几个小时后,中毒的鱼儿几乎逮完了,大家才会带上自己的战利品极不情愿的回到家中,只留下那些去得迟、收获少、不甘心的几个人继续沿河道搜寻。
再后来,听说娃娃鱼(又名大鲵)很值钱,有外地客商前来收购。渴望发家致富的村民更是有些疯狂,最开始用竹竿透,用青蛙腿和鸡块钓,发展到最后用上了毒性更大的敌敌畏、麦扫利,在河道闹鱼。只要倒入麦扫利或者敌敌畏,沿河的鱼、虾、螃蟹无论大小都会全部被毒死。就连生命力极强的鳖、娃娃鱼也会从很深的石洞里游出来,任由人们肆意捕捞。满河被毒死的鱼全部翻白,散发出浓烈的毒药气味,即将腐烂的鱼尸飘在河水中,白花花一片,直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不寒而栗。
哪里有买卖,哪里就有杀戮。
那些年,有南方商人收购蛇皮,于是乡民们便开始到处逮蛇,那些黄颔蛇、枸皮斑、乌梢蛇便统统难逃一劫,被随意买卖,开刀剥皮。曾记得下街后面的河水里,被剥皮的蛇肉散落在水中,随处可见。曾记得,有人收购野生动物,将野生动物摆上餐桌用以炫富,于是村民们上山打猎、安套、安夹子,甚至趁着夜色打锦鸡、红鸡。很多农家乐、酒店用各种野味招揽顾客,乡民们逢年过节用几碟野味来显示家庭的富足,人们也对吃过多少种野味而津津乐道,作为一种炫耀身份的资本。大家形成了畸形的消费观,相互攀比,并引以为荣。为了砍柴、种地,砍木方、香菇架、耳架,乡民们疯狂的砍树伐木,以至于每年蒲河涨大水,洪水中都会冲下来很多被砍伐的圆木、方木。
被贫穷逼急了的人们肆意破坏生态,用近乎疯狂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人人效仿,且都麻木不仁,习以为常。未曾想,人在做,天在看,他们终究会遭到报应,受到惩罚。2002年6月9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致使蒲河沿岸许多房屋被冲毁,许多乡民性命不保,道路中断,电杆倒塌,庄稼被淹。沿河二岸一片狼藉,人们哭声载道,现场惨不忍睹。
家乡的河里鱼少了,青苔多了;山上的树少了,荒地多了;很多鸟类消失了,野生动物数量骤减,泥石流等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接二连三的爆发,给人民带来了毁灭性灾难。
用人民生命和血泪换来的教训是深刻并沉重的。这些年,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可喜的是,秦岭山区,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野生动物随处可见,偶遇的几率越来越大,网友们不时报道出此类消息。在山路上看到羚羊、熊猫、金丝猴、野猪、麂子,在田野里看到朱鹮,在河里看到鸳鸯、细鳞鲑、水獭、白鹭、灰鹭等,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还有好多条熊猫、羚牛、金丝猴到村民家串门做客的新闻爆出。路边、体育场栅栏处,鸟儿多了,胆儿肥了,见到人不跑了,就连我办公室窗台也经常会有鸟儿光顾。山上林木茂密,动物繁多;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空中天蓝云白,百鸟展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生不息,这该是多么和谐温馨的画面啊?
“您已进入湿地明珠——黑河水库,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维护生命之水,不得乱扔垃圾,手下留情脚留爱,湿地有你美常在······”耳畔传来一阵温馨的提示语,让我从思绪中清醒过来。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意识到汽车已行驶至黑河金盆水库,快要出山了。
我默默地祈祷着,每一个人都能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善待野生动物,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要保护好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秦岭,让这里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野生动植物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
2020年7月12日

 焦富军,供职于佛坪县教育体育局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