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健珍:神奇的银杏树

 新用户1534Bpiv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神奇的银杏树

孙健珍

长寿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一件事情,从我国古代开始,就有很多帝王在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如今,我国有着不少的长寿老人,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所以连续三年老年学学会都把老年人情况调查的重点确定为对全县6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调查。学会分了三个调查小组采取查阅资料、重点对象连年跟踪调查,逐人普遍调查,对老龄人分布集中的村组调查,对特殊对象访谈、与知情人士座谈等方法,对全县56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全面调查。我参加了第一调查小组,同张兴平秘书长和田文学副会长一起进行了实际调查了解。佛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非常适宜居住、更是养生的好地方,素有“福寿之乡”之美称。调查结果显示我们佛坪虽然是陕西省人口最少的县,但长寿老人很多。佛坪现有60岁以上老龄人口56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5%。其中70—79岁的老人2312人占总人口数的7.2%;80—89岁的老龄人口682人占总人口数的2.1%;90—99岁的老龄人口65人,占总人口数的0.2%,100岁以上的老人2人。佛坪的老龄人口长寿指标有的已接近,有的已超过全国十大长寿乡的指标,其实就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呢。在调查走访中我获得了许多的启示和感慨,但最令人称奇的却是---银杏树。在调查走访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有银杏树的村镇,长寿老人就比别处要多一些。
银杏树又名公孙树,银杏树的果实当地人叫白果,因此银杏树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公孙树”,就是爷爷辈栽下树,到了孙子辈才能吃到果。银杏树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而令人称奇的是,整个佛坪县就有三棵千年以上的大银杏树,小的银杏树那更是不计其数。县城南边三教殿的寺庙前院中有一颗银杏树,走进只见它树姿巍峨,粗大壮实,挺拔苍苍,仿佛一位神人立于天地之间。县城北边光教场坝村就有两棵千年以上的大银杏树,要五、六个大人手拉手才能围拢呢。一棵长在教场坝三组的地庄沟,还有一棵长在教场坝二组的百家沟,都长在一个三峰环抱的山坳,水肥充足,枝繁叶茂,树高30多米,不知有多少年了,树干高大通直姿态优美。传说这三棵树已经成仙,是有求必应很灵验的,被当地人称为“白果大仙”呢。


有老辈人说:很久很久以前,地庄沟有个大财主的小儿子本来都快结婚了的,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嫌银杏树的枝叶太茂密,荒到了他们田里的庄稼,便不顾大家的劝阻爬上树去砍树枝,结果树枝还没砍断,他自己却一下子从树上摔下来,当场就一命呜呼死在了树下。从那以后,周围的乡民们,对地庄沟这棵古树奉若神明,从不敢砍伐,甚至连一枝半叶也不敢攀折,生怕得罪神灵,招灾惹祸。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打这棵古树的主意了,就这样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人们都很敬重这棵银杏树。这古树已成为佛坪县境内最大的银杏树,树干高大粗壮,像一把撑开的巨伞护佑着乡民的健康长寿……
当汽车快驶入长角坝镇时,坐在车上便可以看到在百家沟口右侧向阳处有一棵华盖如伞的老银杏树,这棵树更是神奇,据一位98岁的老人讲,他小时候看到的银杏树就是这么大,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啥变化,至于这树已长了多少年,便不得而知了。但村里人认为是“神树”,称为“送子观音”。传说,很多年以前村里有一王姓村妇,自嫁到教场坝村后,多年一直未能生产,倍受公婆、丈夫奚落,前来祈福后,竟然当年怀孕,并生下一男孩。于是,村里有不孕不育的妇女便前来烧纸上香以乞求得子,可巧合的是都能如愿以偿,从此,慕名前来礼拜、祈福、还愿的络绎不绝,逢年过节给“白果大仙”放炮、搭红、烧香的人就更多了。听说前年有个82岁的老汉病得很重,水米不进,医生也没有办法,于是他老伴就拿着香、纸去求白果大仙,没想到还真好了,现在那老汉还能下地干活呢。所以到现在树前仍然常常有人来祭拜,树枝上也就挂满了用于祈福、还愿的红布。
地庄沟、百家沟这两位“白果大仙”也从不枉收人们的供奉,每年都要赏赐人们上千斤的银杏果,从没有间断过。每当银杏成熟时节,几乎每天早上树下遍地都是银杏果,如果遇到刮风,那地上就是厚厚的一层银杏果。村里的老人、妇女、孩子们便纷纷去捡。每当银杏果收获时节,家家户户都会用白果焖鸡肉、炖猪蹄做出一道道药食两用的美味佳肴。更神奇的是,如果遇到感冒咳嗽时,就在火灰里烧七颗新鲜的白果一吃,喝杯热水,蒙上被子睡一觉就好了。难怪有医学专家说,常吃银杏可以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我想,常吃白果可能也是这里人能长寿的原因之一吧;另一方面可能是树中的老寿星银杏树,在护佑着一方乡民的健康长寿啊。

孙健珍,退休教师。任教其间发表过多篇散文和论文,爱读书,爱好文学写作。近年来参加老年学会组织的中国老年学会征文大赛,曾有三篇文章获奖。现居住佛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