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恒山:回忆我的家乡天门蒋场

 铁马冰河风雨斋 2023-08-16 发布于广东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胡恒山,天门市蒋场镇人。曾任中共天京潜县区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天门县委组织部部长、书记,荆州地委书记兼沙市市委第一书记,湖北省纪委书记,湖北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

图片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荆楚天下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江汉平原天门县(现改为市)西南部一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那是一个不足百户、人称“小汉口”的近代繁华小集镇——湖北省天门县蒋场镇。

集镇的各种大小商铺在一个“T”字形的街道两边排开。T字的“一横”是南北向,“一竖”是东西向。我们家位于T字街的下半部。

街道是用青石板铺成的石板路。“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银钉……”这首歌谣就是家乡蒋场街道的真实写照。齐整的青石板路,呈现了我儿时家乡的繁荣、昌盛的景象。

街道两边的商铺都修有长长的屋檐,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中间修有阴沟(就是现在所说的“下水道”),雨水和商铺的生活污水直接向阴沟里排放。在19世纪上半叶就具有如此规模的公共设施,可见当年小镇的繁荣和进步程度。

蒋场镇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小小集镇当时就有两个贡生(即秀才),一个是我们的老师姚普生的父亲姚凤岗,一个是和我一起参加革命的胡照楷的祖父胡光海。

小镇上有一栋比较大的房子,我们称“公屋”,蒋场乡政府设在这里,当时称联保办公处。主任黄宏楷,蒋场附近庙湾人,为人正派有威望,设管教学和公务,他不住公屋。另有文书一人;社会治安管理员一人,蒋场有些青年常跟他学武术;乡丁一名,个子很大。当时花鼓戏上演的“淫秽”剧目多,乡政府禁演,老百姓却要看,因此乡丁经常与人发生冲突,甚至被人打伤。故人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黄浑”。他们三人住在公屋内。

公屋内存放着十几条铜制的消防水枪,能喷好几米高的水柱,喷到两层楼房顶。消防工作都是义务的,谁家发生火患,大家都义务去帮忙灭火。公屋里还存放有一套乐器,有二胡、锣鼓等等,以供群众开展当地俗称“围鼓子”或“围局”的文艺活动。

镇上有一小学,教室也设在公屋内。

除公屋外,镇上还有一栋可容一百多人的土地庙,镇上一般的社会活动都在庙内进行。

镇上有商会,会长张庆美。

有一个“更夫”,叫陈水清,是烈士后代,专职打更,每晚提醒大家防火防盗。

小集镇上有近百家商铺,各行各业俱全,生产生活资料应有尽有。

六家杂货铺,经营小型农具和各类配件,以及绳子、竹、篾、洋针、洋线、洋火(火柴)、洋油(煤油)等等。那时国家贫穷落后,好多生产生活用品都不能生产,如洋船、洋布等等,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凡进口货物都冠之“洋”字。杂货铺还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和糖果点心、烟酒茶,特别是油盐酱醋等各种调料。有陈崇德的“崇德杂货铺”,王永清的“王宏盛杂货铺”,还有商会会长张庆美、胡祥麟的父亲等人经营的杂货铺,共六家,这种商铺所经营的商品就在一个“杂“字。

三家染坊,一家是商会会长张庆美家的。当时的染坊是将当地的一种叫蓝草的植物(靛青)放入土坑内,泡在水中,使之腐烂,腐烂后的沉淀物呈蓝色,用这种蓝色的沉淀物染布料和衣物。蒋场的染坊除染纱染布外,还生产很有名气的蓝色印花布。

三家糟房(酿酒作坊),陈曙清家前面是酒馆,后面是糟房。

三家中药铺,一家是我的姨夫贺医生开的。

五家姚姓人家开的杂粮行。同学姚心才家还兼营糟房。

一家匹头铺,商号“同泰和”,专营“洋布”(细布)。这种布料只有富裕一点的人家才买得起,所以当地人通常以“穿的是洋布衫”来形容那些富有人家。农民一律穿自纺自织的“土布”,小集镇上多数人穿的也是土布。

三家打线铺,专门制作和经营妇女绣花的花线。花线是用各种色料将丝线染成。

一家皮匠铺,除给人修补皮鞋外,也卖布鞋。

两家鸦片馆,一家是落户到蒋场的四川人,一家是蒋场本地人。两家老板自己也吸鸦片。

三家肉案,经营屠宰和销售。一家专做牛肉生意,当时不允许屠宰耕牛,出卖的都是死牛或病牛肉。另外两家屠宰、销售猪肉。

五家勤行,门前卖锅盔、馒头、油条等熟食,后面有磨面的磨坊。

一家粉馆,位于T字路口的转弯处,门上方挂着一个灯笼,灯笼上书有“闻香下马”四个字,专营天门名吃“细粉”。

一家豆饼(皮)馆。
一家专门经营汤圆、汤粉、发糕。
三家酒馆。
六家豆腐铺。
一家鱼行。
一家包面馆,早上经营包面(馄饨),午、晚经营炒、蒸、煮各类菜肴。
一家皮影戏馆,主营茶馆生意。人们在这里一面喝茶,一面看皮影戏。
一家花鼓戏馆,花鼓戏的演员都是男人,女人的角色也由男人扮演。

两家茶馆,一家是陈其芳家。陈其芳从延安回来后继续以茶馆为掩护做抗日工作。茶馆大厅经常有唱小曲、拍渔鼓、唱道情和说书的。卖唱的人备有一个写有各种戏名的小折子,供点唱的人出钱点戏。茶馆里面还有1~2间房供人玩纸牌或麻将。

一个武汉汉阳鹦鹉洲人邵骡子的眼镜铺。

一家经营刺绣、发网(妇女们用的一种头饰)的铺子。

一家裁缝铺,老板姓胡(胡祥麟的堂叔),专门给有钱人做洋布衣服。

一家银匠铺,是父子俩经营。主要是加工金银首饰,小孩子们脖上戴的长命锁、项圈以及脚手戴的金银梗子,以及妇女们的耳环、手镯、戒指等。同时还经营卷烟,卷烟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将当地生产的烟叶经风干后卷起,类似于现在雪茄的样子,地方称之为“叶子烟”。

一家袜铺,老板熊祥佴。袜铺有一台手工织袜机,自织自卖,也经营来料加工。父亲见我身单力薄,不宜农活,便交了三五元钱的“上教礼”,让我拜熊师傅学织袜手艺。

一家木匠铺,既给人打造嫁帘,也经营棺木。木匠铺打造的各种花架床雕龙刻凤,工艺考究、做工精致。花架床还配有踏板,也称床榻。

一家玩具铺,经营孩子们的玩具,如竹木刀剑、口琴、嘀咚、吹架(吹哨)等一些小玩意。“嘀咚”是一种很薄很薄、类似玻璃的制品,形状像葫芦,上有一个长长的管子,吹出来的声音就是“嘀咚”、“嘀咚”,故得此名。“吹架”是在木筒里安装一个细小竹管,可以吹出声音来。玩具铺还经营女伢们玩的布娃娃、花朵,以及糖果、蛋糕等小食品。

一副玩具担子,也是经营以上商品。

一副糖人担子,制作的糖人有文官武将、丫环小姐、花鸟鱼虫等等,栩栩如生。挑子周围总是站满看热闹的人和等着买糖人的孩子们。

一副沿街叫卖的小食品担子,经营糖果、饼干、红蓝色汽水等等。有人吆喝就做买卖。

一家剃头铺。
几副满街游动的剃头挑子。
一个修脚摊子。
一家蔬菜行。
一个骡马行,专门代人买卖耕牛、骡马。
一家竹木行。
一家花行,我大伯国安经营。
一家糠行,我二伯国才经营。
一家饭馆,现称“旅社”。白天有饭菜供应,晚上有铺位供人住宿。

有三位身强力壮的脚夫,每晚到各商铺询问所需货物,第二天到渔薪进货,挑回蒋场。其中一位是李为义的父亲,李为义后跟我当过通讯员。

镇上有几户菜农,专门为蒋场商户供应蔬菜。

图片

每天清早五六点钟,小镇就热闹起来。卖菜卖鱼的小商贩、赶早集的人就在街道的屋檐下做买卖。七八点早集时街上人挤人,过早的(即吃早点)、买鱼买菜的、买生产生活用品和其他杂货的,熙熙攘攘。一些店铺门口还要排队。商铺门口还放有长木凳,供排队的人歇息。老板的服务态度都很好,对顾客总是笑脸相迎,热情周到。特别是“王宏盛杂货铺”的老板,不停地笑着对排在后面的人说:“请等一下,我帮他郎仵了,再帮你郎仵(他郎、你郎:对人的尊称和礼貌用语)。”

早集在八九点差不多就结束了,人们称为“裤子集”,形容时间很早、很短。因为农民赶集后要回去劳作,特别是在采桑、耕种和薅草的季节,每年就只有那几天最忙。农民有一句话说明那几天的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四十几天最忙。每年的这些天,街上更是人头攒动,来去匆匆。

八九点早餐后,茶馆都是满员。夏天,如果天阴凉快,人们就把桌子抬到屋外,开几桌麻将和纸牌,桌旁围满了观看的人群。

酒馆也是满员。酒馆只卖散酒,供应的下酒菜只有带壳花生和炸鱼块。人们通常只点一盘花生、两三块炸鱼块就喝一餐酒。

茶馆内的各种娱乐不断,有拍渔鼓、唱道情、唱小曲的,有时还有说书的。记得常来卖唱的有雷华咀的一对盲人男女。

镇上有一个较大的场子,只要无雨,场子上就格外热闹。有拉洋片看西洋景的,洋片放在一个木箱内,四周设有座位,人们要先交费,片子大都是美女、洋房、马车等西方的一套。有一人同时操作几样乐器的表演,就是手里拉琴、脚踩锣鼓、口里说唱,收取看热闹人的一点小钱。还有打三棒鼓的,不仅耍棒还耍刀,多数来自本县干驿地区。打三棒鼓实际就是登门要饭,打到哪家门口哪家就给点钱。天晴时在场子上设一两个赌场,场面很大,大家有站有坐,有赌有看,围有二三十人。

场子上还经常有大型活动,如由各商家出钱,搭台演花鼓戏。有时还有马戏团来演出。马戏团每次演出前,都有一个年轻姑娘骑着马在街上绕行一圈,告诉大家马戏团来了。演出的场子用布围起来,看戏的要预先买票,验票进场。凡有唱戏或马戏团来演出时,街上的人们都邀请自家的亲戚朋友来看。观众一般都有三四百人,除镇上的人外,周围村庄的群众也相约前来观看。

农闲时节,不论晴雨,人们纷纷到皮影戏馆或花鼓戏馆看戏,或到茶馆喝茶,天南海北地聊。

天黑后,说“善书”的贺先生在街道中间放个方桌、一个小凳,点着一盏油灯,拿着一本书,就有板有眼地说起来,四周围满了听书的人。善书的内容大都是教育人们要孝顺老人、多做善事……书名有《二十四孝》、《四下河南》等等。

晚饭后“围局”开始。局内人围坐一圈,有人拉胡琴,有人敲锣打鼓,按生、旦、净、丑分扮不同角色就拉起来、唱起来,自娱自乐,吸引众多观众,热闹非凡。

小孩子们则欢声笑语、雀跃地尽情玩耍……

农忙时人们辛勤劳作,闲暇时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

每到夜深人静,就听见更夫的打更声:“梆、梆、梆,防火防盗,人人有责。”闹腾了一天的繁华小镇便沉寂在一片宁静之中。

家乡不愧是文化之乡,人们在劳作时也要歌声相伴。薅粟草时妇女们一人一个小凳子,排成一排,手不停嘴巴也不停,唱一句前移一下;在麦场打麦时也是众人一排,唱一句拍打一下麦子。歌词五花八门,大都是天门民歌或“花鼓戏”曲调,一人领唱,众人和“伊呀吙吙嘞-”。劳动也充满欢乐。

每年春节前后,更是热闹。

春节前的十天半月最为热闹。人们都要准备年货,除原有商铺备有充足的、高档一些的食品(如鱼肉、糕点、烟酒)外,还有不少人在广场或街道两旁摆摊设点,卖灯笼、鞭炮、对联、香烛,以及门神、年画等等。

家家户户年前都要更换对联和门神。年画一般是一对胖胖的男女小孩分别抱着一条鲤鱼和一朵莲花,象征来年风调雨顺、年年有余。两扇大门上贴的门神一般都是唐朝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以防鬼怪。商号门口贴的对联一般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老人健在的大都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当年有老人亡故的都贴孝联“孟宗哭竹终有笋、王强卧冰岂无鱼”。老人故去,出嫁的女儿或孙女要送“灵屋”(用竹篾和纸扎的房子)。

我祖父的“灵屋”是家住张贺湾的姑妈送的,大伯的“灵屋”是家住郑家滩的堂姐送的。周年时要请三四个道士做法事。做完法事、超度亡灵后,才能把灵屋烧掉。我的大伯父和小爹就请道士做过法事。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要悼念逝去的先人,给先人烧“纸课”。“纸课”是用白纸将钱纸包成长方形的小包,按一定的格式在纸包上写上名讳:给祖父的写上“故先考胡公讳华桂老大人收”,给母亲的则写“故先妣胡门方老孺人收”。在丰盛的晚饭后将“纸课”(也称“钱课”)铺在麦草上烧掉,寄给先人。

春节前,家家户户堂屋的正壁上都贴书有“天地君亲师”的正方大红纸,辛亥革命后改为“天地国亲师”。正壁下的神台上放有香纸、蜡烛以及荷叶、麻叶、糕点等小点心。“荷叶”是糯米做的呈荷叶状的小吃,麻叶是用芝麻或米泡与麦芽糖混合后切片做成的麻糖或米泡糖。这都是蒋场老百姓擅长制作、过年必备的小点心。大多数商户还用斗余黄豆制作豆腐、干子和腐乳。

堂屋的墙壁上都贴有一张小红纸条,上面写有“童言无忌”四个字,惟恐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招祸惹灾。家家后门都贴有“光前裕后”的字条,“裕后”就是寓意来年吃喝不愁、富裕充足。

年三十下午,各家各户都要去土地庙焚香烧纸,团年饭前向“天地君亲师”行跪拜礼。

祖坟都在各家的地里。团年饭后,天已黑时,各家各户都去敬祖上坟。上祖坟很讲究,要点灯笼、焚香烧纸、供奉食品。年三十晚,原野上遍布各家祖坟上点燃的灯笼,如天上的繁星一样,星星点点,煞是好看。

年三十团年饭桌上的鱼是不能吃的,要等到正月十五后才能动筷子,寓意富足有余,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

吃完年饭,小孩子们纷纷出去赛灯,比谁的灯笼扎得好看。当时一般都扎圆灯,方灯是比较讲究的一种,由三根长竹片作架。我的是方灯,上书四个字:“胡泰兴号”(我们家的商号)。

半夜要焚香烧纸,敬灶神,焚“疏表”。“疏表”就是在黄表纸上写“疏文”。我家“疏文”由我按一定的格式用小楷填写,大意是我家住在哪里(我家的疏文地址是安陆府、竞陵县)、几口人、都姓甚名谁,祈求上天安排我家的口粮。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小孩子要向长辈拜年行跪拜礼,逐个向祖父母、父母拜年,喊一声称呼,磕一个头。

天亮前要敬财神,称“出行”。每家大门下方都贴有“开门大发”四个大字的红纸条,门前堆放一堆柴草。“出行”时要在门前燃放鞭炮,烧掉柴草,寓意兴旺发财。这些活动完成后方出门拜年。

出了门,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相互的拜年声、恭喜发财的祝贺声、走亲访友的欢笑声以及鞭炮声、吹架声、嘀咚声不绝于耳,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好不热闹。

从正月初一起到十五,不论白天夜晚,挨家挨户玩龙灯,从街上玩到农村。玩到哪家,那家都要烧纸烧香、燃放鞭炮,以示欢迎。玩龙灯不只是一种热闹的娱乐形式,在人们心目中更是无比的神圣。

正月十五夜晚更是高潮。热火朝天的玩龙灯,哪家要求就要玩到那家“取红”(祈福的意思)。办法是将红布条放在房梁上,玩龙灯的队伍以人梯方式上梁“取红”。“取红”后,这家要安排一顿饭,一直闹到天亮。十五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参加“赶毛狗”的活动。“赶毛狗”是当地特有的习俗,不管哪家的柴草堆,人们都可以拉出去烧,闹得夜晚一片通红。同时,鞭炮声也不绝于耳。据说,这一方面有驱赶瘟疫的意思,也寓意“生活红火,来年发财”。一直闹到天亮,过年才算结束。

小小集镇之热闹、之繁荣,真不愧为“小汉口”。

我繁华热闹的蒋场小集镇在日军的侵略和践踏下迅速衰败、没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