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优教大邑”建设重大工程发展主要指标

 观研天下 2023-08-16 发布于湖南

坚持全域全生命周期现代教育理念,坚持“五育”并举,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结构优化、高位均衡、优质特色的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力争到2025 年,成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中职就业率达到95%以上。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一)推进城乡教育优质供给

坚持“普惠均衡、优质高效”,实施城乡优质教育倍增计划,持续增强优质教育的覆盖面。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建立完善公益普惠、布局合理、资源充足、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全面实现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积极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学位矛盾突出的镇(街)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推进“美丽而有温度的乡村学校”建设,大力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规划培育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努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加快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建设一批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学校,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创新素养培育。鼓励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优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专业布局,推进职普融通办学改革,扩大“3+2”中高职衔接试点,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加大对民办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巩固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推动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推动社区教育“全覆盖”。建立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与体验基地,建成“立体化、全覆盖”的社区教育网络。

(二)推动教育智慧化建设

探索“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和新方法,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深入推进教育管理、教学方式信息化,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构建智慧教育体系。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培训。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全面提升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能力。加强信息化硬件和资源库建设。升级优化中小学信息化设施设备,实现全域数字化校园环境和教育资源配套,构建大邑县智慧教育云数据中心,扩大农村薄弱学校网校云端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信息化课改。深化“基于互联网+混合式学习”教学改革,探索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管理、课堂教学、教育评价、教育服务。

(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激发教育发展活力。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德育实效。完善“成长、成才、成功”德育机制,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坚持智育为重,提升智育水平。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高水平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各学科精准作业管理机制。坚持体育为基,强化体育锻炼。统筹实施“阳光体育锻炼”系列活动,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坚持美育为要,增强美育熏陶。丰富风筝文化、书香文化、健育文化、子龙文化等艺术特色校本课程,打造“一校一品”艺术特色。坚持劳动为本,加强劳动教育。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健全研学实践机制和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好用好大邑研学基地。推动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探索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委托第三方专业教育评价机构对学校“五育”并举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注重过程性、增值性、发展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提升。强化教研科研工作。加大对教研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优化教研科研机构岗位设置,配齐配强教研科研人员。教研科研人员定点联系学校,深入教学一线上示范课、听评课,指导提升课堂教学质效。加强家校共育。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防止增加孩子过重课外负担。持续开展大邑人民满意的教育“五个一”活动,继续办好《教育关注》电视栏目,凝聚家校教育合力,营造和谐教育氛围。深化综合治理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进依法治园治校,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提升课后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校外培训、研学实践、竞赛活动等的综合治理和日常监管。建立面向中小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检查评比清单制度,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教师引育机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百千工程”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选用机制,严格教师职业准入,探索建立控编政策下的教师补充机制;继续深化县域师资交流机制,深入推行“县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发展机制、关爱机制。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优教大邑”建设重大工程

“优教大邑”建设工程

“十四五”期间,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14 个,包括幼儿园所、小学所、中学所。根据我县人口发展规模,适时启动推进大邑中学官渡分校建设项目、玉龙小学建设项目和桃源幼儿园等建设项目。扩大与北京101 中学、成都七中、青羊实验小学、成实外教育集团、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合作,“借智借力”提升大邑教育办学品质。巩固提升晋原初级中学、韩场学校、子龙街小学等所“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成果,将沙渠学校、蔡场小学、北街小学(西区)、潘家街小学培育成为“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新优质学校”。完成大邑中学创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安仁中学创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