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信我们看尽宋朝人世浮沉

 细雨青衫 2023-08-16 发布于重庆

原创广西师大出版社 来自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千面宋人》自序:一本夹有私货的宋人命运浮沉录

我想在《千面宋人》里讲述许多故事,让我们看尽宋人百态,人世浮沉。归根结底,就是让我们看清我们是谁。

不过说实话,在开始撰写之前,我就准备在它身上夹私货。事情是这样的,我想做一个与我专业有关的专题研究,却又不想写成一本学术论著。我就想,能不能借助《千面宋人》来实现我这个想法呢?因为我曾经花了几年时间参与编写过一本《书论备要(古代)》,积累了很多不错的“边角料”,它们是我在考察古人传世书法作品时积累的材料。这些边角料相对于艰深晦涩的《书论备要》来说,趣味性和可读性强多了,尤其是古人的传世书信,于是我将它们“整编”到《千面宋人》这个队伍里来,讲述那些与它们有关的帝王将相、忠臣贼子、贩夫走卒的故事。

书中提到的书信,现在大多静静地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少部分散藏于其他博物馆,其中又属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馆藏多而精。

图片

博物馆里的书信是孤立的历史碎片,比起枯燥的论证过程,我更想将碎片的历史以可爱的方式讲给大家听,但是说实话,要转变这种写作方式真的很“烤”人,尤其是改写,改写,再改写。由此,很多文献就需要反复精读,我像福尔摩斯一样“侦查”了四年,那些与信息碎片有关的证据链被一条一条地建立起来。所以,一部厚厚的《千面宋人》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

面对一封新的信札或一个新的人物时,我最先查阅的是这个人的列传,列传会提供他的主要事迹。然后再看别人给他写的墓志铭,列传多半是根据墓志铭删减而来,在墓志铭里我可以找到墓主人更丰富的信息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接下来,我会在《续资治通鉴长编》里寻找他在某年某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再下来就是细读他的个人文集,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文集中重点是看他写的公文,在公文里我可以看到他的政治倾向。排在第二的则是诗歌,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他的情感世界,以及诗文才华的品级。第三部分是看他的私人信件,一般来说,文集中的信件都是经过挑选后才刊行的,没什么见不得人的私事。最后一部分,是他为别人写的哀诔墓志铭。

图片

上述各种史料,只有非常重要、有名的人物才众体皆备,大部分人甚至连列传也没有。我特别关注人物的生卒年,重要的人物我会从原始资料里查出他准确的生卒年,再根据各种史料给他做大事记年表。我何以如此魔障了呢?大概是我对人类有限的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对流光易逝怀有悲悯之心,同时也对命运无常充满了困惑。每当我写完一个人,便喜欢在后面加一句“享年××岁”。这对我来说,就像一种仪式,我给他重新树碑立传,最后一句,就是奠基仪式。

图片

经过四年“纸醉金迷”的生活,我终于把私心巧妙地安插在《千面宋人》里。

写书就是写自己,读史就是照自己。

要窥探一个人的秘密,私信无疑是个好东西;要了解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利害,私信更是个好东西。翻开这本书,看到的是“千面宋人”,照见的是千疮百孔的自己。

宋代存世最早的信札大概算是南唐降臣徐铉的。徐铉文采好,更富辩才。南唐成为北宋附庸之后,据说只要是徐铉进开封进行外交活动,北宋官员都借故开溜。赵匡胤势必要吞并南唐,徐铉口才再好也无用,赵匡胤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是回击徐铉的。59岁那年,徐铉陪同39岁的南唐后主李煜北迁开封。徐铉精通文字学、玄学、围棋,篆书写得好。不过这些在几乎每天都在打仗的北宋来说,都没什么用,赵匡胤研究的是还有没有可能将床弩的射程从1000米增加到1500米。好在赵匡义重视文化,徐铉帮忙建立各种急需的台面上的礼仪制度。徐铉存世的《私诚帖》写于宋灭南唐以后,是写给潭州知州的,托他带信给另外一个人。70多岁时,徐铉被贬往大西北,不屑于穿动物皮袄的大学问家冻死了。恰好他的学生任钦差大臣,帮老师料理了后事,又有名扬四海的华林书院掌门人感于徐铉的学养和成就,出资将徐铉的遗体运回老家江西,才使他免于裹尸西北的悲惨命运。

图片

▲〔五代宋初〕徐铉《私诚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铉未能善终,挺遗憾的。我想不通的是,南唐灭亡之后,他为何不隐居?凭他一身学问,哪儿没有他的容身之所?难道是为了陪伴与他情同父子的李煜?

同是亡国降宋之人,李建中的命运则完全不一样。李建中是宋代早期有名的书法家,他21岁以前都生活在四川后蜀。北宋灭了后蜀后,李建中第一时间迁居到了当时最繁华的洛阳,自己开私塾,当了一名小学教师。38岁考了科举,成为一名“公务员”。李建中存世有三封信札《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大约都写于晚年,内容不是帮人求官,就是帮人买房子卖东西,全是经营。“梅妻鹤子”的林逋曾经笑话李建中为名利而困住自己,李建中笑而不答。

李建中为名为利而左右盘算,只要不伤害别人,也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范仲淹式的人物才是栋梁。

图片

▲〔宋〕李建中《土母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范仲淹一生波澜壮阔,50岁以前主要干两件事:一是抨击朝政中不得人心者,把为官不仁、升官无道者拉黑名单;二是卷起裤腿在基层摸索惠民措施。50岁时他响应朝廷征调,顶着一头白发从贬谪地奔赴延安抗击西夏侵略者,几年后回到朝廷推行庆历新政,62岁时病死于被外放地颍州(今安徽阜阳)。范仲淹传世三封信札都写于50岁以后,一封写于延安战区,两封写于庆历新政失败后,是三个孤立的碎片。《范仲淹在战场的那些年》和《逢君莫说当年事》展示了这三个碎片在历史连续剧中的卡点,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杰出士大夫朴素的中国式爱人之心,这种如三月春风般的爱与他对黑暗现象疾风暴雨式的激愤形成鲜明对比。也许正是这火与冰的交融,范仲淹才不会在贬谪与打击中沉沦,反而在暮年站在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并永远为后人所铭记。

图片

▲〔宋〕范仲淹《边事帖》,故宫博物院藏

曾布是曾巩的弟弟,名入“奸臣传”,他有一封《致质夫学士》是写给章楶的。要不是为了查阅这封信的来龙去脉,我可能会错过一位“男神”。原来章楶就是苏轼诗文中的“章质夫”—未能进入苏轼核心朋友圈的朋友。在苏轼的诗文里,章楶似乎和很多普通士大夫一样,是因为仰慕苏轼的文采而与他往来,所以不乏调笑章楶的诗文。细读章楶史料,他前半生真是一个并不特别出彩的人,也一直在普通岗位上转悠。可是他后半生却完全转变了画风,从一名在琴棋书画中优游度日的士大夫变身为在狼烟滚滚的大西北与西夏人鏖战的大将军,古稀之年仍然披坚执锐,令敌人闻风丧胆,为北宋的安宁立下汗马功劳。是谁慧眼识英雄,给了章楶舞台?是苏轼的死敌—章惇。

苏轼的名帖《归安丘园帖》是写给章惇的,是两人从挚友变为敌人的转折帖。将章惇和苏轼放在当时的背景下看,章惇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而苏轼只是一个文人。章惇一定非常了解苏轼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及特殊的破坏能力,所以要对他“痛打落水狗”。然而,无论是章楶还是章惇,都没有苏轼的影响大,这就是文学艺术的力量在起作用。

蔡京比章惇小17岁,蔡京进入朝廷干跑腿工作时,章惇已经是开始左右朝政的人物。蔡京很怕章惇,因为章惇是个“死脑筋”,碰到原则问题,绝不允许讨价还价,所以蔡京经常回避章惇而向弹性比较大的曾布汇报和请示工作。蔡京天生具有侍奉他人的本领,曾被派去接待辽国特殊使团,忙得痔疾都复发了。他的好朋友蒋之奇还专门去信问候他的痔疾,这就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客帖》,这“北客”指的就是辽国使者。

蒋之奇就是告发欧阳修乱伦的人,他夫人姓沈,沈夫人有个堂兄名叫沈括,就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夫人有两个亲兄弟,名叫沈遘和沈辽,沈遘非常有政治才能,官运亨通,曾经为保护杭州的生态环境而禁止过度捞捕,可惜他英年早逝。沈辽的字写得好,非常文气而潇洒,有《动止帖》保存于上海博物馆。有一回沈辽将一首诗题在一条女性裙带上,裙带辗转被送到了一位妃子手中,神宗勃然大怒,沈辽被发配湖南永州,永世不得录用。沈辽久染释道,以赎罪之心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蒋之奇后来混得挺不错的,与大舅哥沈辽的关系很好,沈辽有一封《致颖叔制置大夫》就是写给蒋之奇的信,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沈辽结束永州之贬后,并未回到家乡杭州,而是定居安徽池州,在有些神秘的宗教玄学中辞世,蒋之奇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裙带事件之前,沈辽曾经在宁波工作过,他的手下有个名叫李之仪的年轻人,温文尔雅,喜欢书法。李之仪向沈辽请教如何写好书法,沈辽倾囊相授,李之仪遂将沈辽认作自己的启蒙老师。李之仪有一封《汴堤帖》是写给一位久不谋面的老熟人,我怀疑是沈辽,但是无法考证。李之仪不仅书法好,而且很有文学天赋,他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一直被人吟唱到现在。李之仪是苏轼最爱的学生之一,苏轼在发配岭南之前先是在地处宋朝边境的河北定州过渡了一下,在他钦点的极少随从中就有李之仪,由他负责担任秘书工作。李之仪带着夫人胡氏一同前往。李之仪的这位夫人可是极不平凡,沈括说如果胡氏是男性,他一定要跟她做好朋友。苏轼贬往岭南之后,李之仪受牵连,又因为给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写人物传记时出现过错而被发配到了安徽太平州。李之仪的朋友们得知他要去那边后,都纷纷邀请他去做客,李之仪非常高兴,他有一封《别纸帖》就是给朋友们的回信,信中提到了苏轼的三公子苏过。李之仪到达太平州前后,黄庭坚也结束贬谪抵达太平州接受新的工作任务。他们在酒席上遇到了一位色艺双全的美女杨姝,两人同时爱上了她,结果黄庭坚旋即又被贬,天公玉成了李之仪。

图片

▲〔宋〕叶清臣《近追大旆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所有的书信中,最难读懂的应该是叶清臣的《大旆帖》,这倒不是信中讲了一件什么事而闹不明白,而是他将日常用语写得非常古奥晦涩。由于我们对古文普遍有点隔膜,不容易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其实宋人在写信时,大部分还是相当通俗的,并不难懂。《大旆帖》何以佶屈聱牙了呢?因为它巧妙运用了《诗经》学里的知识。说到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小集团—“天圣四友”,成员包括宋庠、叶清臣、郑戬、宋祁,他们是天圣二年(1024)科考中的前三名(详见第244页),在当时是王炸级别的人物。“天圣四友”以才情为纽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分享才学,乐在其中,外人难以插足。《大旆帖》就是叶清臣写给刚刚贬往杭州的郑戬的。

宋祁很早就开始编写《新唐书》,文风古雅,但欧阳修很不喜欢。最早欧阳修只是在办公室门上嘲讽老大哥宋祁,到后来他成为文坛盟主,尤其是成了科举大考官之后,就大规模推行古文运动,彻底否定了小集团的学术爱好。

欧阳修在英宗朝攀上了权力高峰,作为英宗登基的抬轿人,欧阳修本来可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可惜英宗早早归天,欧阳修在神宗朝的改革浪潮中渐渐被甩在沙滩上。他以身体不好为理由申请退休。欧阳修长期伏案工作,积累了很多职业病,为了锻炼身体,他开始研习道家修身方法,结果反而误伤了身体。他有时会用艾灸来调养身体,他的《灼艾帖》就是向人推荐这一传统养身法的。欧阳修退休后并未回归故里,而是迁居颍州。欧阳修看中了那里优美的风景,却未曾料到友朋稀少,“一饮千钟”1的他日子过得有点寂寞。在他辞世前半年左右,远在洛阳的司马光托人带去了新书稿,请欧阳修提意见。欧阳修回了封信给司马光,即传世之《端明帖》。

司马光比欧阳修正好小一轮(12岁),他是个有原则的人,很难以某种利益撼动他的决定,老而弥坚,苏轼称他为“司马牛”。司马光身上一些很好的品质都继承于他的父亲司马池,司马池有个好朋友名叫庞籍,他后来成为仁宗朝的宰相。庞籍有个很优秀的儿子,比司马光略长几岁,是司马光少年时代的好伙伴兼偶像,不幸的是,这位哥哥英年早逝。庞籍视司马光如己出,后来成为司马光仕途上的保护神。司马池还有一个朋友名叫陈洎,在宋史上没什么名气,但他有个孙子在文学史上很有名,他就是“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他与李清照的公公是连襟。司马光60岁的时候,陈师道的哥哥陈师仲将爷爷陈洎生前作品整理出来,请当时的一些大人物写几句东西,苏轼和司马光都在被请之列。司马光说文学不是他的特长,他不能点评,他的回信《天圣帖》、苏轼的点评《跋吏部陈公诗帖》,以及陈洎部分遗稿都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司马光与他的哥哥感情非常好,他哥哥晚年退休后回到家乡山西夏县居住,司马光基本上每年都要回去看望。司马光的孩子早逝后,从哥哥那里领养了一个,实际上他对侄儿也充满了父爱。司马光有个侄儿想去西北边境工作,司马光急坏了,上下打通关系,让他取消申请,结果这熊孩子还是私自跑了去。司马光气坏了,写了封信批了他一顿,然后又各种铺垫,要他以父母年纪大了得在近处工作为由赶紧回家,这就是他的《宁州帖》。

图片

▲〔宋〕司马光《宁州帖》,上海博物馆藏

司马光不愿意侄儿去边境,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因为他曾经遭遇过西夏兵,近1000宋人被打死,司马光按理负有重大责任。

赵匡胤咆哮徐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殊不知,自从他归天后,宋朝床边从来都睡着几只大老虎、血吸虫。他的“杯酒释兵权”策略多半是“秦始皇”的思想在作祟,以为江山永远是赵氏的。令人感叹的是秦始皇还传了两代,赵匡胤第二代就被人夺了权。

宋代轻视武将,或者说害怕武将“黄袍加身”,所以可以传颂的武将非常少。这不是因为武将少,而是他们没有被书写。宋代的和平年代极少,绝大多数时候是战事不宁,涌现了很多杰出的武将,可惜没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我们只能从零星历史碎片中得知他们一鳞半爪的消息。在《“游击战”名将》《名将落魄之后》《岳飞的最后一个春天》《一个拯救了南宋的小文官》等篇章中,读者能读到一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往事。不过,即使少有的著名武将,如狄青、杨家将、岳家班,都是充满了无法直视的悲剧故事。

看不见血淋淋的战场,天下就太平,所以宋代给人的印象是精致的典雅,平日里消遣的是“四般闲事”。其实宋代文人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或者可以说相当“内卷”。即使像仕途相对平稳的司马光,最后也被神宗“软禁”了15年。

“15”对于古人来说是个神秘的数字。古代读书人家的孩子,5岁发蒙;第一个15年以学习古人经典著作为主,读、抄、默、宣讲、点评;20岁左右开始参加各种国家级选拔赛,完成第一个阶段竞赛。如果前20年蓄电充足,第一个阶段很快就结束,比如像蔡襄、苏轼等,都是一“举”成名,顺利结束第一个阶段。而有些人的这个测试过程要持续多年,甚至熬到白发苍苍,这当然深深影响了人生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15年,也就是20—35岁,是命运的分水岭,绝大部分青史留名的人基本上都会在30岁左右通过国家考核,进入仕宦阶段,并且在工作和社交活动中检阅特殊的才学、个人品德、性格习惯等。有人天生如鱼得水,有人在打磨中调整自己,有人就此死水微澜。

所谓检阅“特殊的才学”,就是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比如国家图书馆的编撰人员、国子监的教员,除了学问好,多半也要求写得一手好字。大书法家黄庭坚就干过这两个职业,李建中、杜衍、范仲淹字都写得好,都当过教员。另外,在宋代,字写得好也是社交润滑剂,像蔡襄、苏轼、黄庭坚等,都是借助书法实现社交自由的人。

文笔好要比书法好重要得多。文笔好大致分两种,一是公文写得好,逻辑清晰、语言优美。这种特长生往往是领导的最爱,因为他们经常要汇报工作,还要述职,有笔杆子代劳是最欢喜的事。二是诗文辞赋好,苏轼便是最好的例子。据说他中年以后成为元祐红人,就与高太后喜欢他的文采有密切关系。

在宋代,无论是公文还是诗词文赋,都要求博览经史,融会贯通,这些用的都是第一个15年的存货。

第二个15年是职场塑型阶段,这与人的性情、习惯以及家风家教有关,它们的重要性甚至胜过早先知识的储备,司马光便是例子。司马光早年在人群中并不发光,但是他刻苦踏实、诚实孝悌,在父辈朋友中有影响,深得庞籍厚爱。司马光在一次事件中差点被严重处罚,身为宰相的庞籍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而保全司马光的政治清白,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保驾护航。

另一个反面例子是苏轼。苏轼是在20年之前就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永不断电的太阳能蓄电池,他第一次科举考试就名扬天下,可是为什么他第一个工作(外放)居然被分配到了大西北?一般来讲,宋代的前十名、甚至一甲几十名都是国家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当然也是朝中要员笼络的对象。赫赫有名的苏子瞻,背后还有文坛盟主、朝中要员欧阳修老师撑腰,怎么第一次轮岗(外出)就像是被发配了一样?苏轼文集里没有对这件事进行过分析,但是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来看,基本上可以判断与他的性格缺陷有关。他傲慢的态度和刻薄唇舌使他在大西北被罚了八斤铜,还写了检讨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政治污点。苏轼恨死了在西北的领导陈希亮,他和他的弟弟一有机会就报复陈。直到20年后,苏轼被发配到长江以南去反省,才觉悟到自己的过错。可是人的天性很难改,苏轼血管里流淌着苏洵的血液,那是一个非常倔强、古怪、傲慢、沉默寡言的老头。苏轼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所以经常是积极认错、死不悔改,这个很难被塑型的文曲星在凡间也是吃尽了苦头。

一个人在50岁时是否能够有所成就并且继续扬帆出海,主要看他在第三个15年间是否继续充电。这里得说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学业不算顶级优秀,是个复读生。但他八面玲珑,有特长、有爱好,是个活得很明白的人,他是游进深海里的大鱼。欧阳修最令人佩服的地方,是他持之以恒地热爱史学,风雨无阻地收集、整理各种史料,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写学术笔记。他即使在攀登副宰相的高地时,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历史学者,但凡有一点点工作闲隙,身体还能支撑得住,就一定会伏案研究。所以,我们会忘记他的政治成就,忘记他的过错,却记住了他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

宋人的命运千人千面,没有人能如愿以偿地善始善终。可是,终究还是有人在命运的滚滚洪流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不仅免于沉沦暗流,还有机会看到满天的星斗。

03

精彩文摘

岳将军,请警惕皇帝的低姿态

绍兴七年(1137),宋高宗赵构(1107—1187)30 岁,岳飞34岁。这一年离岳飞被害还有四年,赵构还没有萌生害死岳飞的想法。不过,这年发生的事却能让人隐隐看出岳飞命运的转折。这一年的秋天,赵构给岳飞写了一封信(即《付岳飞书》),内容如下: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如是别有事宜,可密奏来。

朝廷以淮西军叛之后,每加过虑。长江上流一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可更戒饬所留军马,训练整齐,常若寇至,蕲阳、江州两处水军,亦宜遣发,以防意外。如卿体国,岂待多言。  

付岳飞。

图片

▲〔宋〕赵构《付岳飞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封信的大意是:你在盛秋之际带兵防守边境,天气已经变冷了,出征防御实在是很辛苦的事。如果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你可以直接向我密奏。朝廷自淮西兵变之后,更加忧虑。在这特殊时期,长江上游一带的安全就全靠你的部队来照管了。你可以给留守那里的兵马下令,让他们平时认真训练,就好像敌人已经到来一样。蕲阳、江州两地的水军,最好也要多调遣他们,以防意外。像你这么体谅国家的人,哪里还需要我再多说呀!

从内容来看,这封信倒也没什么特别,也没有下达什么重大指令,不过就是皇帝写给在外将帅的一封慰问和叮嘱的信。但是从语气态度上来看,就有点意思了,赵构把姿态放得这么低,全然没有帝王的威仪,普普通通的话语之外仿佛是有什么话想说又没有说。皇帝给将军写信需要这么谨慎小心吗?这是什么原因呢?

要知赵构写这封信的心态,就得从信里所提到的“淮西兵变”说起。

图片

▲宋高宗赵构像

“跑得快”将军

金灭北宋后,在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占领区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伪齐。在赵构写这封信的前一年,伪齐南侵,南宋将领刘光世(1089—1142) 率军迎敌,却怯懦避战。刘光世出生将门,他的老父亲是北宋名将刘延庆(1068—1127),老刘大部分岁月都在西北和西夏、辽国打仗,以军功升至鄜延路总管、马军副都指挥使,相当于延安地区的军事主管。老刘在徽宗末年时曾随童贯(1054—1126)前往浙江镇压方腊起义,靖康之变时,老刘负责守城,城破后带兵开溜,被人抓住砍了头。

图片  图片

▲〔宋〕刘松年《中兴四将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左:刘光世 右:韩世忠

老刘的儿子刘光世是典型的将门子弟,但成年后的刘光世没有考武举,而是考了进士,这对他未来的仕途有重要影响,因为宋代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也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刘光世在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特点是“跑得快”,一打仗就开溜。靖康之变时,刘光世也曾带领部队勤王,可是他的表现跟他老父亲一样,一看情况不对,掉头就跑。不过他没有乱窜,而是朝着赵构的方向追过去,后来竟成为南宋新政府最重要的队部武装,从此成为高宗赵构的嫡系,还得了个“中兴四将”的头衔。此后的多次战争中,刘光世基本都是逢战必跑,甚至差点把太皇太后孟氏都给跑丢了。赵构在扬州落下病根,也与刘光世临战脱逃有关。

伪齐这次南侵,刘光世仍然是一贯地逃得快,惹得群情激愤,赵构终于也忍无可忍了,刘光世只好被迫辞职,赵构没有任何挽留地同意了。接下来要处理的问题就是找谁来接手刘光世原来所率领的军队,这件事本来应该引起赵构的重视,但以谨慎著称的赵构还是大意了,从而引爆了一系列重大事故。

淮西兵变埋隐患

当时南宋主要有五路大军,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吴玠各领一路,刘光世下台后,赵构就想让岳飞来接管刘光世的部队,因为岳飞太能打了,他相信33岁的岳飞一定会把刘光世的部队也变得与岳家军同样优秀。岳飞知道这个消息后那个激动呀,恨不得把皇帝来个举高高!当时每一路军队的主将都希望能吃别人一口,扩大自己的力量,从而在北伐的过程中多立战功。如今皇帝要把刘光世的军队交给岳飞,岳飞当然激动万分,此事如能成功,那他离横扫中原、痛饮黄龙府的梦想就更接近了。

图片

▲《武经总要》武器。“望楼”上的人手中拿一面白旗,如果没有敌寇,就将白旗卷起来。有敌寇就打开。旗杆放平,表示敌寇靠近了。旗杆垂下,表示敌寇已经到了。旗杆慢慢举起来,表示敌寇已经退去。“巢车”也是移动的侦察吊楼。韩世忠手下有一名骁勇善战的副手叫解元,征讨福建盗寇刘忠时,韩世忠令解元随征。刘忠盘踞在一个非常险要的地方,他建了一座高高的望楼以俯瞰敌情,并派精兵守在望楼周围,韩世忠一时拿不出办法。解元潜伏到望楼附近考察敌情后,制定了周密的夺楼计划才平定了刘忠之乱。 

但后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这个计划没有执行。有人认为是考虑到岳飞资历尚浅,不想引起其他大将的不满,有人说是主和派的枢密使秦桧从中作梗,总之,刘光世的部队没有跟任何一路合并,而是先放在了宰相张浚的都督府下面管辖,由刘光世原来的部下王德做主将,又派了参谋军事的吕祉去做监军,这样就等于是朝廷把这支军队的兵权先收回去了。

这种安排本来也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选了王德做主将。刘光世手下的另一名大将郦琼与王德资历相当,二人谁也不服谁,还都有匪气,朝廷安排了王德做主将,这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就更浓了。朝廷觉得郦琼不服从管教,就让监军吕祉收集郦琼的罪状,找机会解除他的兵权。郦琼在吕祉身边安插了一个内线,在得知此事后,郦琼一怒之下杀了吕祉,带领四万将士和十来万百姓浩浩荡荡投奔了伪齐。由于此事发生在淮西境内,所以史称这次事件为“淮西兵变”。

赵构一直认为刘光世的部队是自己的亲信,所以即使刘光世总是一打就跑,赵构也很少责罚他,如今这支部队说叛变就叛变,全国军队忽然就少了五分之一。除了心疼在军队上花费的血本之外,最让赵构焦虑的就是没有了安全感。外有敌兵压境,内有不臣之兵,这皇帝位子要如何才能坐得安稳呢?

岳将军,请小心

淮西兵变跟岳飞没有直接关系,他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但是他的表现却为自己以后的命运埋下了隐患。

岳飞兴高采烈地等着接手刘光世的部队,却听说皇帝食言了,就上书询问怎么回事,赵构回复说这事确实比较复杂,等哪天出兵北伐的时候再考虑这支队伍的归属吧。岳飞感觉自己被耍了,一气之下写了封辞职信,没等朝廷答复就回庐山给母亲守孝去了。宰相张浚一看也来气了,你敢擅自脱岗就别怪我收你兵权,立马派人去接管岳家军,结果岳家军的将领们集体请假,这兵权根本收不回来。赵构一看坏事了,现在抵抗金军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绝不能缺了岳飞,于是他退还了岳飞的辞职信,让他快点回去上班,但岳飞就是不去,一直在家自闭。赵构就派岳飞的心腹部下李若水和张宪上山,并说如果他们请不回岳飞,就按军法处置。这两人苦劝了六天,终于把岳飞说服了。岳飞去见了张浚,化解了矛盾,也跟赵构上书请了罪。

事情平息了,岳飞回到鄂州,继续守护长江中游最重要的堡垒。可是赵构却平静不下来,手下的这些武将都太不听话了,可是想要收服他们,必须要精心筹划,目前要做的,就是先安抚他们,不能让他们激动,要是再来一次兵变,他可就真的连家底都没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细读赵构写给岳飞的信,真可谓耐人寻味。赵构信里的“每加过虑”实在是说得委婉,实际情况是此事让他寝食难安。“可密奏来”是赵构给予岳飞越级汇报工作的特权,如此荣宠,不知岳飞作何感想。“全藉卿军照管”全然不像皇帝对臣子说的话。岳飞当时控守鄂州一带,这里一旦失守,敌兵可沿长江放舟东下,兵锋直抵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赵构必须安抚好岳飞。

面对皇帝的“每加过虑”,不知岳飞有没有想明白皇帝到底“虑”什么?他能为皇帝解忧吗?赵构虽然说“如卿体国,岂待多言”,但还是细心地叮嘱岳飞要像迎敌一样做好日常训练,要多调遣蕲阳、江州两处的水军,对于纪律严明、百战百胜的岳家军统帅岳飞来讲,这种叮嘱难道不是很多余吗?皇帝到底在担心什么,岳将军,您听懂了吗?

图片

04

本书后记

宋人笔迹里的密码

在读大学以前,我只是感觉自己的钢笔字写不好,不过还没有到令我难受的地步。念大学时,同寝室有个女生的钢笔字写得非常秀劲潇洒,我就开始对自己的字感到羞愧。后来,我虽然没有专门练,但竟然也慢慢写出一种我喜欢的字体来。到我准备考研时,我的笔记本读起来令我很享受,因此也不厌倦学习。

笔迹中是否透露了一些人性密码,我不能肯定。但在我所知的一些例子里,说完全没有,似乎也是不可能的。比如我父亲,他的钢笔字和毛笔字都偏瘦长,中宫收得很紧,而下摆却十分舒展,这让人想起嵇康,我父亲的性格就跟嵇康有点像。就我自己而言,握钢笔字所用的手势和力道与用毛笔有点像,如果对笔迹有点研究的人看了,也许能猜出,我早先的笔迹表明我是一个缺乏理智的人,而我现在的笔迹,却透露出我是一个懂得妥协、喜欢有秩序的人。

写完《千面宋人》以后,我更加认为笔迹与人性之间有一种默契的关系。

图片

翻阅北宋前中期名臣墨迹,无论是从字形、格式,还是称呼,大致能想象他们中的很多人行事有度。苏轼有一次在朝中值班时,看到庭院里前辈大臣们留下的花木,非常感慨地回忆起他们的君子之风。

范仲淹留下了好几卷墨迹,他在起首写自己的名字“仲淹”时,都是写得小小的。字间距相对比较平均,字体比较宽博却又有点收敛,结尾的称呼非常周全。看范仲淹的字就会想象一位个头比较高大,行步中正,满脸诚实的人。范仲淹比宋仁宗年长21岁,胸怀家国天下、持身忠耿,即使被放逐在最偏僻的地方,他也会发光。因为有光,韩琦才会喊他一起去延安抗击入侵的西夏;因为有光,年过半百的范仲淹毅然奔赴战场;因为有光,才会披荆斩棘推进庆历新政,从此成为研究宋代文史不可回避的人物。范仲淹是宋人中的丰碑,也是中国士大夫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是灯塔。

“铁面御史”赵抃居然也留下了一卷墨迹,他的字写得偏瘦长,上下都束得比较紧,一看就能猜测他是一位比较谨慎的人。赵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小事都能证明他是中国优秀士大夫的代表。尤其令我感动的是,他在江西任职期间,发现有些贫穷的官员死在江西后无钱回乡归葬,有的就地埋葬,有的则将灵枢寄放在寺庙里。赵抃下令造一百艘船,分发给客死当地的外地官员家属,让他们将死者运回家乡归葬祖坟。这一直击灵魂的义举,估计会令很多官员热泪盈眶。宋代很多官员都死在外地,而长途运送灵枢的费用又特别贵,以致很多人死后无法回到家乡。《千面宋人》里提到的人物,很多都是客死异乡,如范仲淹、余靖等,另外欧阳修和黄庭坚的父亲也都是客死异乡,黄庭坚因为家穷,父亲一直葬在广东。赵抃去世后,皇帝点名让苏轼来写墓志铭。

图片

欧阳修与赵抃是同一年的。也许是欧阳修饱览古人碑拓,他的点画和结体都比较古雅,单个字欣赏起来饶有趣味,但不太在意章法,通篇不太在意字与字、行与行的呼应,这大概可理解为,欧阳修是个相对比较理智的人,但并不完全循规蹈矩。欧阳修比范仲淹小18岁,比仁宗大3岁,是宋代少有的在文学、史学、政治三大领域都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这可能是祖坟冒了三股青烟,可惜欧阳修去世后,并不愿意归葬祖坟。欧阳修一生贴得最紧的人可能是韩琦,欧阳修可能会不买范仲淹的账,但不会不买韩琦的账。韩琦交给他的事,他一般会迅速完成,以至于到最后两人成为政治盟友。欧阳修搞掉了北宋赫赫有名的将军狄青,帮韩琦打通了登上第一把军事交椅枢密使的最后一道屏障,狄青很快抑郁而终。韩琦当上宰相后,也不忘拉欧阳修一把,欧阳修最终坐上了副宰相的位置。政治上的成功帮他赢得了文学与史学上的话语权。

蔡襄的字常见有两种,一种是标准的楷体,另一种是行楷。如果收件人的身份十分尊贵,他往往会用楷体,比如给皇帝写信;或者是抄写存档资料,比如他自己的《茶录》,以及为欧阳修抄写的各种欧氏诗文。而一般的书信,他往往会用行楷。蔡襄是学霸,于书体一事,也是通晓法度,不逾矩。他的行楷很文气,点画轻重之间很有度,牵丝映带流转自如,却又不失严谨。他心情沉重时,用笔会比较沉静,遇到开心的事,他的点画也会飘起来。蔡襄的性格比较温和,对于人和事,都不特别计较,于人情世故又比较周全,上至皇亲国戚,中至同僚故旧,都愿意与他交往。加之他通晓书法,精于茶艺,熟知他的人更多。蔡襄拥有社交资本,却不往雅集中凑热闹,平日里只与几个特别相识的朋友玩文房,品茶艺。也许因为他是这么一位靠谱的人,所以很多人愿意帮助他。在宋代这么多士大夫中,蔡襄是相对比较幸运的一位,他年少即一举金榜题名,很早就踏入仕途。宦途平稳,即使偶有不顺,被外放的地方也主要是在自己的家乡福建。他最高位置达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晚年病逝于老家,寿终正寝。

吕大防个子很高,声如洪钟,却面目清秀。从小行事稳重,对待家人像对待宾客,上朝时仪容整肃,给神宗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官至哲宗朝宰相。吕大防的字结体中正,笔画收敛,有古人风度。

曾布算不上字写得好的人,他的字结体比较方正,但有些笔画却常常“旁逸斜出”,感觉是个偶尔会出状况的人,也是一个不容易被搞定的人。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弟弟,非常聪明而有心计,在王安石改革运动中,他使尽手腕,最后几乎是被改革派和反对派同时认定为小人,晚年贬死异乡,落入“奸臣传”。

图片

苏轼的字迹可以分两种来看,一种是相对比较工整的楷体,另一种是相对比较放一点的行书。二者结合来看,苏轼是一位在守规矩与超越规矩之间不断徘徊的人。他本性忠直而善良,必要时候,他懂得低头。他落魄的时候会哭泣,得意的时候会好了伤疤忘了痛。但也许是受其父亲苏洵基因影响,有时候苏轼会表现出刻薄的一面。黄庭坚评苏轼的字有点“媚”,我觉得还挺是那么回事的。

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老师喜欢用诸葛笔坐着写字,学生喜欢用散卓笔站着写字。学生嘲笑老师的字像是石头压在蛤蟆上,老师嘲笑学生的字像死蛇缠在树上。黄庭坚从小学习写楷书,后来一直教人写楷书。等后来看到苏老师写的楷书后,就不敢擅为人师了。黄庭坚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荡桨体”,看起来像一位穿着宽袍大袖、腰束玉带的君子携着一股风向你走过来。黄庭坚在政治上几乎从未得意过,而在学术上,无论是诗歌创作与理论,还是书法修为上,都算是开宗立派的人物。黄庭坚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他被贬重庆后,心情极度灰暗,倒不是因为无法享受京城里的各种繁华,而是痛苦于一个读书人,一个士大夫,被放逐到山沟里后他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后来他从孩子的读书声中领悟到,一个读书人,一个士大夫,即使被皇帝遗忘在无法想象的偏远山区里,他仍然可以通过教育当地儿童的方式彰显他的价值,他当上了山村老师,灵魂再次升华。第二件事,黄庭坚曾娶过两任名门闺秀,但两位夫人都早逝。黄庭坚警觉到自己可能“克妻”,所以不再娶妻,以免害了人家姑娘。黄母将自己的贴身使女给黄庭坚当小妾,小妾生了一个儿子,黄庭坚非常喜欢。小妾一直是侍女的身份,孩子们都不能叫她母亲。黄庭坚被贬后,全家日子过得十分辛苦。黄庭坚不懂耕种,家中事务,全是这位小妾操劳。黄庭坚最后被贬往广西宜州,大年三十途经长沙时,小妾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点吃食,全家人开开心心过了年。黄庭坚郑重地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都要叫她为“母亲”。这一声“母亲”,是拆除了一道壁垒。哎,朝云跟随苏轼这么多年,病死贬所,也没能得到这个“恩赐”。

图片

同样是写草书,杜衍的字比米芾的字要工整得多,杜衍行事沉稳,思虑周密,米芾天性烂漫,无所拘束,草书也是各有特色。

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的书法是可以用来观摹的,他留下的墨迹还挺多。赵构的笔迹有法度,有姿态。他不会在两种风格中徘徊,而是前后相对比较如一。看赵构的墨迹,大体能猜测他不会是一位头脑发热的人,他对自己很了解,就像他对书法的法度一样清醒。所以他在如此仓促、混乱的局面下能安然无事,寿终正寝。

翻阅上百封宋人墨迹,就像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古人所谓“见字如面”,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

作者:仇春霞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