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将紧承上篇讲述南宋之后的蒙元帝国。蒙古人在草原的崛起得益于大金灭掉大辽之后,大辽西迁,草原再次出现了真空地带,然后成吉思汗得以逐渐统一漠北各部。而按照地理历史学来说,成吉思汗扩张的时期恰好是蒙古草原的干旱周期结束,气候相对湿润的一段时期。世界历史上能够称得上大帝国的一共有七个,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大汉帝国、大英帝国,以及蒙古帝国。他们都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拥有过广袤的领土、大量的人口、丰富多彩的文化、进步的思想以及突出的科技成就。分析这些大帝国的历史,就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中国,而是要看他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影响。在未来的欧洲史和世界史中还将继续讲述这些伟大的大帝国。 蒙古帝国的建立是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的意思是拥有四海的汗,也就是在这个前后蒙古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当时的中原王朝已经是南宋。蒙古帝国虽然建立的晚,但是崛起的非常快。蒙古建立后并没有立即南侵,而是着眼于向西扩张,他们的西征一共进行了三次,可以说这三次都是野蛮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最大摧残,当然客观上也使东西方进行了物质文化的交流。第一次是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本人指挥20万大军灭掉了中亚的回教大国花剌子模,在这之前还灭掉了西辽。花剌子模大概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当时的花剌子模在中亚地区也是独孤求败的。他对欧洲史的影响也很大,但是对于蒙古人来说,不值一提。蒙古军攻城有个规矩,如果这座城没抵抗就投降的话,破城后超过车轮高的男子一概杀死,妇女儿童工匠留做奴隶。如果这个城市敢抵抗,破城之后,鸡犬不留,全城夷为平地,播种牧草。所以像玉龙杰赤、撒马尔罕这些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中亚古城就是因为这样在第一次蒙古西征之后就消失了,因为他们都顽强抵抗了,蒙古人先灭撒马尔罕,再灭玉龙杰赤,最后这两座中亚名城都被蒙古人种的牧草覆盖了。蒙古人在战场上每杀死一千人就倒吊一具尸体用来计数,一场战役下来,战场上倒吊的尸体可以比比皆是,确实非常野蛮残忍。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历时6年,主力一直打到印度河,今天的巴基斯坦,但是对蒙古人来说印巴地区实在是太热了,出征时间也过长了,所以成吉思汗班师回去了。其实他原本是打算打下印度,然后从印度去西藏,经过青藏高原再古老家。后来,成吉思汗就把花剌子模的一大块地方给了二儿子察合台,也就是后来的察合台汗国。给大儿子的封地是阿尔泰山以西的土地,只要是阿尔泰山以西就都是术赤的,所以术赤一眼就看上水草肥美的俄罗斯大草原了。 第一次西征结束形势图 西征的另一支偏师由名将哲别和速不台指挥,打到了太和岭,也就是今天的乌拉尔山脉,乌拉尔山在今天就是欧亚两大陆的分界线,从哈萨克斯坦过了乌拉尔山就是今天的俄罗斯了,哲别和速不台刚好利用这次机会实地考察了一下俄罗斯,准确的说应该是俄罗斯南部的钦察大草原。钦察人于是找来了俄罗斯公国帮忙,包括最大最有名的基辅大公国,组成了一支联军,但是既然是公国,问题就在于大家总是各自为战,很难拧成一股绳,最后被蒙古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士兵生还的比例大概也就十分之一。战后,哲别和速不台简单洗劫了一下几个俄罗斯的小城市,然后穿过哈萨克斯坦草原返回,最后和成吉思汗大军汇合。蒙古人真正侵略和统治俄罗斯地区要等到第二次西征,这次哲别和速不台只能算是一场前哨战。 在两次西征中间蒙古还没有闲着,彻底灭掉了西夏,其中就包括了西夏著名的沙漠中的黑水城,以及都城兴庆,蒙古人灭西夏采用的主要都是断水源的方法围城。当然成吉思汗也是在攻西夏时死了,他死的时候密不发丧。遗体被运回到蒙古老家,叫起辇谷,这个地方不知道在哪儿,因为他们走了一条没人知道的路,沿途见一人杀一人,不能让你看到大汗出殡。到了地方埋葬之后,万马踏平,不起坟头,播种牧草。蒙古人想了个好办法,仪式完成后杀一头小骆驼,让母骆驼眼睁睁看着,来年祭祀的时候,赶上这头母骆驼,母骆驼走到这个地方就会很痛苦,失声哀嚎,大家就知道这就是成吉思汗的陵,举行祭祀。但是母骆驼一死,再也没人知道他埋在哪儿了,肯定的是在外蒙古,但具体找不着。今天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陵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尸身所在地。传说成吉思汗是靠着一棵大树死的。所以蒙古人把那棵树锯下来,抛成两半挖成槽搁里面,三道金箍一围就是他的棺材,陪葬金盔金甲金盘子金碗金筷子。蒙古人很环保,我来自草原,死了要做养料,不能占用草地,不修坟。每一个元朝皇帝都这么安葬,所以元朝的皇陵在哪儿今天根本就找不着。 成吉思汗死后到了1235年左右,蒙古人进行了激动人心的第二次西征。就在第二次西征开始的前一年,蒙古灭掉了大金。蒙古人三次西征,每次中间也不闲着。第二次西征的大汗已经是三儿子窝阔台汗,军队是由成吉思汗的几个长孙领导的,包括术赤的儿子拔都,察合台的儿子哈剌旭烈,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所以这次西征又叫长子西征。拔都做统帅,已经60岁的老将速不台做副帅,这次从北上横渡伏尔加河从俄罗斯开始一直打到了多瑙河,北线占领了波兰,想打捷克没打下来回去了,南线打下匈牙利布达佩斯(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分立在多瑙河的两岸,西岸叫布达,东岸叫佩斯)兵锋直指维也纳,拔都也在这次西征之后创立了自己的金帐汗国(钦察),金帐汗国基本就是后来前苏联在欧洲地区的领土,都城在萨莱(大概在今天俄罗斯的西部地区离乌克兰较近的地方)。然后窝阔台汗突然病逝,蒙古人不像汉族有嫡长子继承制,是谁拳头硬谁当老大,大汗一死这些蒙古贵族就又回到草原上抢汗位去了。留下的偏师被欧洲的联军击败,才避免了整个欧洲的灭亡。 但这次蒙古人确实占领了半个欧洲,特别是俄罗斯,由此开始被蒙古统治了100多年,2-3代人,所以俄罗斯人身体里每个毛孔都融入了蒙古基因,所谓战斗民族是也。第二次西征历时7年,与这次西征同时进行的,还有上一篇文末提到的攻打南宋。这次西征给东欧文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蒙古人对东欧长期的统治也迟滞了它的发展,可以说蒙古人就是导致今天东欧落后于西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蒙古入侵之前东西欧都是松散的联邦制封建国家,但是蒙古人来了之后东欧学会了东方的这种大一统集中制,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沙皇俄国。西欧大难不死,当时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今天的德国和意大利)也感到了危机,因为连欧洲最厉害的条顿骑士团给匈牙利帮忙都被蒙古人打得很惨,哪还有脸搞什么十字军东征,自此开始奋起直追。可以说历史眷顾了西欧,蒙古人的入侵,就算不打到西欧,那也必然导致地处东欧和中欧的民族将向“安全”的西欧转移。西迁的民族不仅是为了逃避战火,更是为了争取生存权。为获得生存权,西迁民族就不仅要反抗西欧封建领主们的横征暴敛,更要去掠夺适合耕种的土地。一场欧洲各民族之间的混战将无可避免,富饶的西欧将会被战火毁灭,整个欧洲会变得一贫如洗。像俄罗斯的那几个大城市,弗拉基米尔、基辅、梁赞,还有当时还是小城市的莫斯科,全都变成废墟了,一夜回到解放前,本来俄罗斯那个地方就是苦寒之地,石头也不多,所以城市很多都是泥土和木头建成的,只有大教堂才舍得拿石头盖,所以一旦蒙古人用火器投石机这些攻城,城市真的就什么都不剩了。包括中东也是,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的学者写的文章,说直到今天,中东地区的耕地面积都没有恢复到蒙古入侵前的60%,因为阿拉伯半岛能算得上绿洲的地方就那么点儿,整个水利系统被破坏得太严重了。如果西欧也这样,欧洲的经济基础也将被彻底摧毁,缺乏财富的欧洲就没有办法推行“重商主义”。没有“重商主义”对封建经济的瓦解,欧洲将很难走向近代化,至于文艺复兴什么的就更谈不上了。也正是因为蒙古铁蹄让亚欧大陆一体化,才让西方人领略了东方文明的先进,有了《马可波罗游记》,才让哥伦布有了去中国的憧憬,人类才在近300多年后又正式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欧洲全境图 第三次西征从1252年开始,历时8年。由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指挥,这次部队打到了西奈半岛,也就是连接非洲及亚洲的那个三角形半岛,马上就要踏上炎热的埃及了。1258年蒙古军队攻陷了巴格达,屠城,把当时赫赫有名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也就是黑衣大食灭掉。打下阿拉伯帝国,对于蒙古人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财富,阿拉伯帝国600多年来积累的财富都成了旭烈兀的私人财产。打下两伊地区后,再往西蒙古人用三个星期打下了叙利亚,攻陷大马士革,然后是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加沙地区就已经和埃及接壤了。旭烈兀在阿拉伯帝国领土上建立起了他的伊儿汗国,定都大不里士,大不里士也取代巴格达成为伊斯兰地区的商业核心。“伊利”在突厥语中就是从属的意思,因为当时忽必烈已经称汗了,旭烈兀为了表示效忠,就把自己的领地叫做伊利汗国。主要领土就是今天的两伊地区。旭烈兀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如果他的功业完成,弄不好埃及也保不住了,整个伊斯兰教就没了。可他打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刚好是蒙哥大汗在重庆石头城跟南宋作战的过程中被南宋军民击毙了,按照《神雕侠侣》里面说是被杨过拿石头丢死的。于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抢汗位,旭烈兀班师回朝,结果无心恋战的蒙古兵在西奈半岛被打败。 四大汗国疆域图 总结这三次西征,第一次主攻中亚,第二次打东欧逼近西欧,第三次灭西亚逼近非洲,不到100万蒙古人,杀了全世界3000万人,统治了地球40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1/3。地球陆地表面积一共1.1亿平方公里,还得除去南极,就是说,当时几乎有人能居住的地方几乎都被蒙古人给占领了,这就叫横扫世界的蒙古铁骑。不得不说,蒙古人之所以能在12/13世纪横扫世界,军队的战斗力绝对是硬保障,蒙古军队打仗不用带干粮,杀马吃肉,流动性强,但是骑兵在后来火枪出现后就不行了。 最后再说说黄金家族这几大汗国的最终命运。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在14世纪中叶分裂成东察合台汗国与西察合台汗国。朱元璋是1368年建立大明,1年之后西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儿帝国灭亡,帖木儿原本就是察合台汗国宗亲的女婿,后来在西察合台汗国当大臣,最后篡位,帖木儿帝国大概就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雏形。东察合台汗国后来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后来吞并吐鲁番汗国。到1680年康熙时期,叶尔羌汗国被准噶尔汗国灭亡。然后康熙、乾隆先后两次攻打准葛尔,最后灭掉了他,把它纳入了中国版图。中亚这边的历史很难按照顺序把它特别详细的顺下来。按时间顺序挑几个重点的:首先是汉朝时期的贵霜帝国,这个之前提过。贵霜帝国是大月氏的一个部落建立起来的,定都喀布尔,喀布尔也是今天阿富汗的首都。他最牛逼的时候扩张到了安息帝国,就是今天的伊朗,以及巴勒斯坦、印度等等,是整个亚洲大陆除了汉朝和北匈奴之外面积最大的帝国。三国中后期,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建立起萨珊王朝,发展成为萨珊波斯帝国,一直到唐朝。其中疆域就包括伊拉克、高加索地区、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萨珊王朝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进行了几个世纪的争霸,最后双双陷入衰落。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开始向中亚发起进攻,伊斯兰教传入中亚,同时中亚奴隶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开始形成。8世纪末阿拉伯帝国失去中亚。然后是塞尔柱突厥帝国,帝国极盛时领有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大部、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和中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北部等等。1141年,塞尔柱突厥在卡特万草原被西辽打败,丧失了中亚地区。1194年巴格达的米迪亚塞尔柱王朝被花剌子模王朝所灭。花剌子模帝国后来亡于蒙古人西征。大致就是这样。 窝阔台汗国是四大汗国里最早灭亡的,而且是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平分,属于黄金家族的内斗。伊儿汗国比察合台汗国早灭亡了10几年,也是被帖木儿灭掉。可以说在帖木儿王朝统治时期,中亚地区各族人民,在继承吸收东方各国科学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独具风格的、高度发达的中亚科学文化,对世界科学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整个中亚地区的黄金时代。包括在军力上,帖木儿往西打奥斯曼土耳其也是打一场赢一场,像1402年的安卡拉之战,帖木儿帝国用战象直接俘虏了奥斯曼皇帝,当然只是让奥斯曼臣服并没有实际占领它。而且帖木儿帝国存续时间并不长,在帖木儿70多岁死了之后帝国就开始面临分崩离析,1500年,术赤(成吉思汗的长子)的后裔昔班尼汗就率领乌兹别克族游牧部落攻占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建立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1501年,乌兹别克汗国灭掉河中地区的帖木儿王朝;1507年,灭西边的呼罗珊帖木儿王朝。整个锡尔河和阿姆河的河中地区形成了由乌兹别克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帖木儿的没落才给了西边的奥斯曼帝国崛起的机会,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又倒逼了后来的欧洲大航海时代,这都是后话了。 当然,帖木儿的家族并没有因此全部消失,帖木儿的五世孙巴布尔以喀布尔为根据地力图复辟,失败后南下进入印度,于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延续了帖木儿帝国。莫卧尔王朝可以说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版图包括整个印度次大陆,具有完备行政统治,各宗教的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较融洽,经济和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当然,印度也是从莫卧儿王朝的手里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这又是后话了。 最后是金帐汗国,金帐汗国内部本来就是一个个松散的联邦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虽然名义上延续时间最长,但意义不大。也是在1364年左右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然后再西欧那边刚刚开始大航海时代后不久,隶属于金帐汗国的原本罗斯各公国,出现了一位“王”,伊凡四世,开始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新的强大的国家——沙皇俄国,伊万四世就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沙皇。蒙古人于是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包括中亚北部还出现了哈萨克王朝(由突厥哈萨克族所建)。到19世纪中期,金帐汗国就完全变成了沙皇俄国。 说句题外话。金帐汗国后来和埃及的关系特别好,还全面伊斯兰化了,很有意思,本来是东正教的地盘,后来只有最北边的一部分俄罗斯地区还保留着东正教的信仰。虽然在今天东正教依然是俄罗斯的第一大国教,但是仍然有15%的人是伊斯兰教徒,这就是历史的遗迹。 本篇的最后总结一下蒙古的这几大汗国以及这些难记的蒙古名字之间的关系。首先,成吉思汗记录在案的嫡生儿子共有四个,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都是孛儿帖生的。谁来继位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蒙古人的传统和中国不一样,是幼子继位。那拖雷肯定有优势。但是,成吉思汗凭借自己的成就和威望,打破了这一传统,没有以拖雷为继承人,而是选中了三子窝阔台。成吉思汗作出这种抉择是从才能和特长去考虑的。尽管拖雷是他最心爱的儿子,而且,论军事才能,拖雷也是四子中最强的。可是,作为一国之君,单有军事才能远远不够。后来看来,成吉思汗确实没选错人,蒙古帝国在窝阔台的手里越来越强,但是他为了弥补小儿子拖雷,汗位让窝阔台继承,军权却交给了拖雷,也为日后埋下了隐患。四个儿子形成两大阵营。察合台和窝阔台为一党,术赤和拖雷为一党。即使到了后来拖雷突然猝死,蒙古帝国一直分成窝阔台系和拖雷系。这几个儿子的性格,察合台脾气火爆,心里有话藏不住,是个炮筒子,三弟窝阔台就比较憨厚了,特别会维护哥儿几个之间的关系和感情,说白了就是情商高,能在兄弟们之间的争斗中游刃有余,这才是最适合当时的大汗位子的人。 窝阔台继任大汗之后在位13年,去世后皇后乃马真后开始称制,处理朝政直到1246年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继任为止。但是贵由身体不行,上任没两年就死了,然后在拔都提议下,拖雷的儿子蒙哥登上了汗位,即蒙哥大汗。拔都在长子西征的过程中一直是统帅,有很高的军功和威望,但是因为他爸爸术赤的血统问题,他们这一支永远也当不了大汗,所以拔都一直想把汗位拿过来给拖雷他们家。蒙哥大汗上任不久就开始了第三次西征,他对三个弟弟是这样安排的,旭烈兀负责西征,阿里不哥负责大本营,忽必烈负责漠南事务,也就是打南宋。蒙哥死后,就到了之前提过的,忽必烈在北京元大都登基建立大元,历史也就顺下来了。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各种王位的争斗。 蒙古的世界史部分就到这里,在下一篇将把重心回到中国,讲述元朝在中国地区的统治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