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潮湿,不痛不痒,为什么要治疗? 中医认为,心主汗,阴囊属肝,脾主运化水谷,肺通调水道,肾主五液。 因此阴囊潮湿,与心肝脾肺肾都有关系,看似只是出汗,而反映的却是脏腑病变。 我举个例子,当你发现家里有一个蟑螂的时候,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蟑螂。 治疗阴囊潮湿,有两点需要注意: 1. 正常出汗与异常出汗需要分清。 因为内裤较紧、环境炎热出汗,属于正常情况。 若在环境不炎热的情况下仍有出汗,则可能是阴囊潮湿。 2. 注意排查原发病 阴囊潮湿,通常不会单独出现,大多数是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发性多汗症、阴囊湿疹等疾病的伴随症状。 故而临床治疗时,不能见汗就止汗,需要排除原发病,辨治虚实,抓住要害。 回顾一则实战案例,患者53岁,主诉阴囊潮湿、异味重。 患者素来喜欢饮酒,嗜食辛辣之品。现见阴囊潮湿,哪怕待在空调房,依然感觉内裤潮湿,且出汗有异味,哪怕每天洗澡、换内裤也不能缓解,伴有口苦,烦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阴汗(阴囊潮湿)。 辩证:肝经湿热。 治法:清肝泻热。 处方:薏苡仁,龙胆,黄芩,栀子,甘草,滑石,刘寄奴,泽兰,车前子,败酱草,防风,独活。 初诊予5剂,患者服药后阴囊潮湿大减,基本没有异味,口苦减轻。调方续服5剂,诸症消失。 为什么湿热这么常见呢? 主要是现代饮食习惯的改变,目前饮食口味重,辛辣、生冷、肥甘、酒浆等等,容易伤脾胃,脾胃差湿气就会产生,再加上烟酒,湿气从阳就会化热,湿热也就形成了。 这一例属于肝经湿热,湿热蕴结肝胆,循经下注宗筋,逼津外泄,发为阴汗(阴囊潮湿)。 这个方子为什么可以奏效呢? 龙胆草、栀子、黄芩——纯苦泻肝,,除下焦湿热,泻火燥湿为君; 车前子、滑石——清热利湿,引湿热从水道排出,使邪有出路; 刘寄奴、泽兰、败酱草——清热散结,活血化瘀; 防风、独活——风药胜湿,疏肝行气,通浊祛败。 |
|
来自: 玄易子920 > 《龟头包皮炎(秀球风)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