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 橛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古籍释义康熙字典【辰集中】【木】橛·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2 又《诗·小雅》旣备乃事。《疏》引汉农书云: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 又马衔曰橜。《庄子·马蹄篇》前有橛饰之患。《司马相如传》衔橛之变。 又《篇海》橜车,钩心木也。 又击鼓槌也。《山海经》有兽名夔,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管,声闻五百里。 又同嶡。 说文解字未收录“橛”字头,请参考“橜”字 弋也。从木厥声。一曰门梱也。瞿月切 说文解字注 (橜)弋也。弋下曰。橜也。从木厥声。瞿月切。十五部。与氐部氒音同义相近。庄、列:橜株驹。一曰门梱也。上文云:梱,门橜也。与此爲互训。此亦樴弋之一耑耳。橜或借厥。梱或借困。荀曰: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爲天子宝。晏子作井里之困。[1] 字形书法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方言集汇客家话[海陆腔]kiet7[客语拼音字汇]kiad5[宝安腔]ket7[台湾四县腔]kiet7粤语gyut6kyut3潮州话〖kiag4(khiak)「潮州」kiêg4(khiek旧时:khiet)〗〖guêh8(kûeh)〗[1] 韵书集成
用法搭配相关组词橛子、矢橛、橛杙、桃橛、冒橛、橛橛、木橛、梡橛、橛痿、橛眼[2] 相关成语衔橛之变、橛守成规、衔橛之虞[6]
|
|
来自: 见青黄 > 《心·允执厥中身虚气盈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