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青黄 2023-08-16 发布于河南

字源演变

“橛”,初见于说文中,形声字,“橛”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1]“橛”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橛的字源演变图
橛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文
例词
例句
jué
名词
木橛子,短木桩
peg;short wooden stake
橛杙、橛眼
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宋应星天工开物
门中竖立以为限隔的短木
post
橛机
树木或禾杆的残根
stump
橛株驹
即马嚼子。马口中所衔的横木。后亦用金属制成
bar bit
橛饰
动词
犹翘起,鼓起
stick up
橛头船、橛头
倒,颠仆
fall forwards
橛痿
折断
break
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飘风起,暴雨至,拔必先矣。——汉·刘向说苑
通“撅”。敲,打击
strike
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五百里,以咸天下。——《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
参考资料[1]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橛·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2 
唐韵》《集韵》《正韵》居月切,音厥。《说文》杙也。一曰门梱。《尔雅·释宫》樴谓之杙。《注》橜也。盖直一段之木也。《列子·黄帝篇》若橜株驹。《注》断木。
《诗·小雅》旣备乃事。《疏》引汉农书云:孟春,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
马衔曰橜。《庄子·马蹄篇》前有橛饰之患。《司马相如传》衔橛之变。
《篇海》橜车,钩心木也。
击鼓槌也。《山海经》有兽名夔,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管,声闻五百里。
同嶡。
列子》姑衞切,音刿。盛肉几。《礼·明堂位》俎,夏后氏以嶡。《注》谓中央横木也。通橛。
韵会》其月切,音掘。《正韵》居胃切,音贵。义同。[1]

说文解字

未收录“橛”字头,请参考“橜”字
弋也。从木厥声。一曰门梱也。瞿月切
说文解字注
(橜)弋也。弋下曰。橜也。从木厥声。瞿月切。十五部。与氐部氒音同义相近。庄、列:橜株驹。一曰门梱也。上文云:梱,门橜也。与此爲互训。此亦樴弋之一耑耳。橜或借厥。梱或借困。荀曰: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爲天子宝。晏子作井里之困。[1]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
中国香港
橛
日本
参考资料[1]

书写演示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橛
12
橛
13
橛
14
橛
15
橛
16
参考资料[4]

书法欣赏

篆书-金石篆-《书法字典》 
篆书-金石篆-《书法字典》 
行书-王羲之-《书法字典》
行书-王羲之-《书法字典》
草书-傅山-《书法字典》
草书-傅山-《书法字典》
参考资料[3]

音韵汇集

方言集汇

客家话[海陆腔]kiet7[客语拼音字汇]kiad5[宝安腔]ket7[台湾四县腔]kiet7粤语gyut6kyut3潮州话〖kiag4(khiak)「潮州」kiêg4(khiek旧时:khiet)〗〖guêh8(kûeh)〗[1]

韵书集成

字形
韵书
声调
韵目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全清
居月切/其月切
kjuɐt
全浊
其月切/居月切
ɡʰjuɐt
集韵
全清
姑衞切
k˜˜iuæi
韵略
姑卫切
增韵
姑卫切
其月切
全清
居胃切
kuei
全浊
其月切
g'yet
参考资料[5]

用法搭配

相关组词

橛子、矢橛、橛杙、桃橛、冒橛、橛橛、木橛、梡橛、橛痿、橛眼[2]

相关成语

衔橛之变、橛守成规、衔橛之虞[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