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丨讨论国画的时候,到底该不该抛开“素描”?

 夏雨6368 2023-08-17 发布于浙江


这个话题,圈内讨论很久了。


一边是认为,抛开素描谈国画并不严谨。另一边则认为,素描并非国画必备,因为是西方画的技法。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提出疑问“如果中国画发展到今天,是因为素描而发展的,在没有接触西方素描时,我们的中国画是怎么学习的,是怎么创作的?”




“素描的本质就是教给你整体观察的一种方法”


但关于整体观察的方法,中国画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的角度以及观察的内容要比素描的观察丰富得多。这是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造型的方式方法决定的。如果画家没有把其描绘的物象等观察得尽细尽微,不能抽丝剥茧地分析解读,是无法描绘出物象的神态和形态的。

中国画的创作方式,和其讲的素描的本质是几乎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画画家去观察事物不仅是物象的形态本质,还有其精神本质。这和素描的定位,在核心上是有区别的,但并不代表素描对于国画就是“无用论”这一说法成立,凡事还需要辩证看待。

艺术,肯定是需要百花齐放的,那么艺术的形态与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也注定需要有不同的观点和不同表现形式。那么,在艺术创作中,就不能用同一个创作方向和方法。所以,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其对物象的创作方法,就需要中国画的方式方法。

加入素描后,其还是中国画吗?当所有的绘画艺术都依托在素描身上时,艺术存在价值还在吗?艺术还是艺术吗?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单调无趣了呢?

现代绘画发展的历程,充满了融合与独立,如若强行撇开某一因素去强行将观点进行立足,那属实过于苛责了。




对于这点,各位怎么看?欢迎发表自己的观点。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