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子新:学会用“打麻将精神”做事

 温馨微语 2023-08-17 发布于江苏




/吴子新

老家二哥有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读高中。二哥会木工,也会瓦工,在家很勤快,不抽烟,就是喜欢喝点儿酒。二哥嘴辍,不善于辩解,而二嫂则是百面嘴,无理能讲三分理。二嫂经常笑话二哥文化学历比自己低,说:“你就是小学专科毕业的,有啥能耐?”
一直以来,小学哪有什么专科、本科之分。可二嫂经常偏要那么说,有啥办法。原来,二嫂比二哥年长两岁,二嫂读完小学六年级之后,学校的教育制度改革了,小学一律变成五年毕业。因此,二嫂笑话二哥文化学历是小学专科毕业,言下之意是自己虽然是小学毕业,但毕竟是读完六年级的,六年级当然就是小学本科了。
二哥结婚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家庭和睦,从来没有争吵过。二嫂心灵手巧,家里每年都养那么多的鸡鸭,每年还养一头猪。干家里承包田的农活,二人起早贪黑,有使不玩的劲,经常做完了自家的活儿,立马就去帮助乡邻,抢抓农时。农闲时,二哥领着一帮人去做瓦工活,二嫂也就随着后面打小工,是纯粹的夫唱妇随,很受村里人的羡慕。
前些年,二哥经常和二嫂吵架。一吵架,二哥就赌气,要不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要不成天睡觉,既不去干瓦工活,也不出门打工。
二哥和二嫂吵架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打麻将起因。开始,二嫂打麻将打上了瘾,一听说打麻将三缺一,二嫂就魂不守身,立刻丢下手中的一切活儿。为此,二哥讲了多少次,要二嫂干完家里的事,再去打麻将。可二嫂不听,一意孤行。
有一天下午,二哥和二嫂正在田里栽秧。忽然,二嫂听到棋牌室“三缺一”打麻将的召唤,立刻放下手中的秧把,迫不及待地走上田埂,走进棋牌室。本来一下午就可以栽完田里的秧苗,因为二嫂的打麻将,只好第二天再去继续。
二哥拗不过二嫂,索性也走向了棋牌室,过上了每天的“麻将生后”。
后来,二嫂不再养殖鸡鸭了,也不养猪了。田里长满了杂草了,也没人过问了;二哥也不干瓦工活了,也不出门打工了。只是和二嫂一样,痴迷打麻将,致使田地荒芜。别人家的生活过得幸福满满,二哥家呢?生活却比较窘困。
别说二哥的窘困生活是因打麻将所致,别怪二哥二嫂对打麻将的痴迷。如果我们用“打麻将精神”做事,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完或是做不成。
为什么这样说呢?不妨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打麻将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一是随叫随到,从来不拖拉。二是不在乎工作环境,专心致志;三是打错了不抱怨,经常反省自己;四是永不言败,这一场结束了,下一场再来;五是牌好牌坏无所谓,反正都在努力向好的方向去调整。六是从不嫌弃打麻将的时间长短,永远不觉得累。
我们如果转换一下思维,把“打麻将精神”用到做事业上,相信所做的事业一定会风生水起,经营得红红火火。

作者简介

吴子新,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过省报记者。1982年起先后在《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江淮》《新安晚报》《未来》报刊和《江淮文学》《同步阅读》《首都文学》《宁古塔作家》《温馨微语》等电子杂志发表新闻通讯、散文、诗歌等12400余篇(首),获过全国小说征文一等奖和多次名次奖,出版《乡村看台》《古往今来看同大》《乡韵自吟》等个人专著。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吴子新: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吴子新:古往今来话“新河”(下)

吴子新:古往今来话“新河”(上)

吴子新:庐江县同大镇姚湾圩的那些事儿

吴子新:感受酗酒滋味

吴子新:男人饮酒众生相

吴子新: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

吴子新:摆脱“善意谎言”的困惑

吴子新:修炼人生的境界

吴子新:但愿诸君都识“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