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对胆的认识及治疗

 上池汤液 2023-08-17 发布于山西

胆的生理功能

一、贮藏与排泄胆汁

二、主决断

胆的病因病机

一、外感六淫

二、情志所伤

三、饮食不节

四、蛔虫干扰

胆病辨证施治

一、胆虚证

二、胆实证  

胆的生理功能

  胆附于肝,其经脉络肝。其生理功能简述如下

  一、贮藏与排泄胆汁胆内藏清净之汁,与其它腑内所藏

  浊汁不同,《内经》称其为“中精之腑”。清汁或称精汁,即指胆汁而言,来源于肝,“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汁排入肠中,直接参与消化过程,起促进饮食消化吸收的作用。胆虽是六腑之一,但它不容水谷和糟,与其  他五腑不同,故称“奇恒之府”。若胆腑疏泄失常,胆汁排泄受阻,则影响饮食的消化和吸收,甚则产生黄疸。因胆的生理功能是向下疏泄,胆汁本身味苦色黄,故胆汁受阻的病理表现是胆气上逆,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等证;当胆汁随气上逆则出现呕吐苦水;或胆汁外溢皮肤,面目周身黄染而发为黄疸;邪郁胆经,则出现胁痛不适等证。

二、主决断胆性刚直,主决断,即指主司人的精神意识及判断事物的能力。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说明肝虽主谋虑,还需胆来判断,胆的功能正常,人对事物的判断不但不偏不倚,准确无误,而且能立即做出决定,指导行动,张景岳把二者的关系说得更为确切:“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互济,勇敢乃成。”说明只有肝谋虑周全,胆处事果断,肝胆配合,疏泄正常,人的行为才能勇敢无畏,不论是外界环境发生多么巨大的突然变化,还是情志上遭罹多么强烈的刺激,都能保持脏协调,气机通畅,气血运行正常,及时避难排险,克制七情过极,保障康健无恙,“气以胆壮,邪不能侵。”反之,如果胆气虚怯,决断失职,非但不能应合环境的突变,亦不能调节七情的变化,久则产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发生种种疾患。“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胆有表证,左关必浮而弦,其证为头汗,为寒热往来。”由此可知,胆的决断作用,不论在调节精神意识方面,还是保持天人合一,还是体内阴阳平衡协调上,都起着重要作用。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在临床上,因胆气虚怯,忧郁不解,气不化水,水停为饮,聚饮为痰,或胆火过旺,炼液为痰,故多见痰气郁结或痰火互结之证。痰气或痰火上扰心神而出现惊悸、不寐、多梦等证。“实则伤热,热则惊怖,精神不守,卧起不宁。”因此,在治疗时,即要注意泻胆、解郁、化痰,又要注意清心安神。胆的病因病机

  肝胆互为表里,二者在发病时,常互为因果,或由肝及胆,或由胆及肝,或二者同病。

胆的具体病因分述于下:

一、外感六淫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侵袭,邪居半表半里,则出现邪阻少阳胆经的症状,如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等。

  二、情志所伤突受惊恐;胆气不宁,证见虚烦不寐,遇事善恐。“胆之虚,左关脉必细软,其证为惊悸,为太息。”因胆气以下降为顺,只有肝气条达,胆  汁排泄功能才能正常。若情志所伤,肝气郁结,由肝及胆,则胆汁疏泄不畅,可见口苦,黄疸,胸胁胀痛等证。

三、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畅,形成“胆胀”或结胸证。“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四、蛔虫干扰若中焦湿热,蛔虫滋生,加之肝胆疏泄失常,蛔虫逆行,审入胆道而发生右胁剧痛连及胃脘,甚则吐蛔并发黄疸。  

胆病辨证施治

  一、胆虚证具备主证2项、兼证1项即可确定诊断。

  【主证】易惊胆怯,眩晕欲呕,胸闷痰多,口苦吐涎。【兼证】精神恍惚,处事忧虑不决,舌苔白滑,左脉弦滑,右脉虚缓。

  【临床特点】胆主决断,故以易惊胆怯为特点。在现代医学中,美尼尔氏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神经官能症等病常出现上述症候。

  【治法】清虚热,化痰涎,益胆安神。

  【代表方剂】温胆汤(《千金方》)

  组成:半夏、陈皮、竹茹、枳实各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水煎服。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陈皮利气降痰;茯苓渗湿化痰宁神;甘草、大枣补脾和中;竹茹清虚热、除烦止呕;枳实下气破痰。统观全方,共奏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之功。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此方有镇静,镇咳,止呕,强心,利尿和增强胃肠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若心烦少寐,多梦明显者,加黄连、夜交藤、珍珠母,以增清热宁神,养血平肝之效;胸闷纳呆,痰多而粘,语言蹇涩明显者,加石菖蒲、炙远志、郁金,以增化痰、安神、开窍之效;眩晕、恶心、呕吐明显者,加钩藤、白术、泽泻、生龙骨、生牡蛎,以增祛痰化饮,平肝潜阳之功;心悸明显者,加桂枝、助茯苓化气行水定惊悸。  

二、胆实证具备主证、兼证各2项以上即可确定诊断。

  【主证】高热黄疸,头晕目眩,口苦,胸满胁痛,烦躁易怒,耳聋。【兼证】呕吐苦水,少寐多梦,寒热往来,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临床特点】以高热黄疸为特点。在现代医学中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易出现此等症候。  

【治法】平肝泻火,清热利湿。

  【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茵陈蒿组成:龙胆草(酒炒)、车前子、茵陈蒿各9克,黄芩、山栀子(酒炒)、木通、泽泻、生地(酒洗)、柴胡各6克,当归(酒洗)、甘草各3克。水煎服。

方解:龙胆草泻肝胆实火,祛湿热为主药;栀子、茵陈蒿、黄芩清利湿热为辅药;生地、当归滋养肝血,因热盛必伤阴血,使邪祛正不伤,湿化而阴不耗;甘草和中调胃,清热解毒;柴胡引经,调达疏理肝气,又清胆经之热。统观全方,共奏泻肝清胆,清热利湿之功。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此方有解热,利胆,抗菌,消炎,保肝,镇肝,降压,利尿,止血,抗组织胺等作用。临床应用:若头痛眩晕,目赤耳聋明显者,为实火上攻,应去当归加菊花、桑叶、蝉蜕;胁痛易怒,口苦口臭突出者,为火郁肝胆,应加郁金、薄荷;胁痛黄疸明显者,应去当归、生地加金钱草、大黄,阴囊红肿热痛明显者,为湿热循经下注,应去当归,加知母、黄柏、苍术;妇女带下黄身者,应加乌贼骨、生薏米、黄柏、苍术。  

另附  胆经不降主病诀

  胆经不降呕咳胀,耳目额腮口齿项;消冲泄肾卫贼中,危哉寒下而热上;协热下利与入室,往来亦非实邪状;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

  呕者,有非呕不快之意。少阳胆经之病喜呕。因胆经不降,逆而上行,胆属甲木,其气主动,胃土被迫,不得不呕也。(补中清热,兼降胆胃。)少阳甲木,详原理篇。咳者,胆以阳木而化相火,降入水中,则生肝木,下藏水中,则生中土,逆而不降,则火逆而刑肺金,肺气不能下行,故咳也。(补中降胆。)胀者,胆经由头项循胁下行。逆则经气盘塞,故头项、胸胁发胀也。(补中降胆。)耳目额腮口齿项者,胆经不降,横塞上冲,故耳痛,耳鸣,耳聋,目昏,目赤,目痛,额角胀痛,腮肿痛,口苦,口痛,口酸,牙齿痛,项生结核,咽喉痛也。凡胆经上逆之病,皆系热证,但中下多半虚寒耳。(补中降胆,兼理逆热。)消冲者,胆经不降,风火上动。饥而欲食,食并不多,食而复饥,渴而欲饮,饮后复渴。所食之食,所饮之水,皆被风气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风火上冲,心跳气逆,故病冲也。(息风温肾,清热养水。)  泄肾者,肾水上升,全赖水中有火,此火即胆经右降之气也。胆经不降,肾中之火,拔泄外出,肾气便寒而往下陷也。(补中降胆。)贼中者,胆经不降,则横塞中宫也。(清降胆经,兼顾中气)

  危哉寒下而热上者,人身上清下温则无病,而上之所以清,下之所以温,全由于胆经之降。胆经以阳木而化相火,此火降而在下则下温,逆而在上则上热。上热故下寒,下温故上清。下焦之火,中土之根,胆经相火下降,又全赖中土之旋转。医家见上热之盛,不知下寒已生,再以凉药清热,不知适以增其下寒,更以败其中土。中土愈败,胃土愈不能右降。胆火愈见上逆,上热愈见增加。至胆火尽化上热,全不下降,于是下焦全寒,中气败亡,人遂死矣,故曰危也。(温补中气,兼降胆经。)上焦、中焦、下焦即上部、中部、下部。

  协热下利者,胆经上逆,火泄于外,下利之中,协有相火之热。(清降胆胃,温补中气。)

  入室者,妇女经来而病伤寒,热入血室也。(清解胆经,补中降胃。)往来亦非实邪状者,胆经属阳木化相火之经,居半脏半腑之界,此经不降,则阻碍阴阳交通之路,而现热往寒来,寒往热来之状。胆经一病,多是热证,但都非实邪耳。(清降胆经,兼补中气。)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者,胆居胃与小肠之间,为消化饮食,变化气血之枢纽。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气血皆化生于中焦,胆经不降,横塞中焦,轴滞轮停,各经因之都难升降,中气因之不能旋转。《内经》曰:十一脏之气,皆取决于胆。言胆经下降,相火生土,而后中气旋转。各经之气乃能升降也。胆经降则肝经乃有上升之根,如胆经不降,各经且皆不能升降,正不独肝经上升不畅也。胆经右降,则肝经左升。凡虚劳外感之病,多因胆经不降的关系。胆经下降,肾水之中乃有火气。水中之火,中气之根。胆经不降,水中无火,中土失根。中央气弱,旋转衰歇,四维升降,因之乖错。相火既不下降,必定上逆,肺金被刑,不能下降生水,至此则水火皆亏,遂成虚劳。中土为饮食变化气血之原,如胆经不降,胃亦难降,脾亦难升。甲木生风化火中,中焦津液又为风火所伤,干涸滞涩,旋转愈加不灵,百脉皆停,病遂重矣。故仲圣先师治劳之方。独重胆经与中气也。外感发热皆胆经不降,相火外泄。相火即泄于外,中下遂伏寒机。外感死证之速者,皆火去中寒之故也。心包本属阴经,阴经无有不降者,其不降者,皆甲木之逆,中气之虚也。甲木下降,心包必随之降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