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书

 听雨之韵 2023-08-17 发布于山西

买书

王满师

最近,又想起丢失的那本书,十分懊恼,也很惆怅。那书里有我写的一篇文章,虽然只有一千两百来字,但那是我码的铅字中,最早有点散文味道的,并且得了稿费的一篇。

1987年,我在海军第一工建处政治部工作,工作之余,《海军报》偶尔也约篇稿件,通常都是部队工作、教育等新闻稿件。这年九月,《北京晚报》搞了一个名字叫“难忘一事”征稿。我看到消息后,心里立刻就有写作的冲动。于是,把小时候发生的事理了一下,打了腹稿,两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也没有考虑有多少文学艺术性。文章题目叫《背语录》,主要内容是写“文革”初期,流行全民背“语录”的形式主义现象中的几件事情。我在文章中以第一人称出现,和村里的一位仇大爷一起赶集,路上被比我大点的三个小学生举着红旗拦截,要求背语录,仇大爷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假装耳背打岔,我来背语录。过关后,看见这几个学生又站在铁道上拦截火车,让司机背语录,司机抱起一个孩子往车上走,几个小学生吓跑了。

整个故事不复杂,文章中的主要事件都是真实的。仇大爷实有其人,不会背语录装聋打岔也是真实的,小学生拦截火车背语录也确有其事。只是为了文章连贯和生动,“我”在其中给串到了一起。

稿件发出去后,我没有看到北京晚报刊登,也没当回事。1991年我已经转业三年了,好像在翻阅什么报纸,发现1989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书名叫《滴血的童心》收录了这篇文章。几经周折打通了出版社的电话,经询问确有其事,很快给我寄来了书,还有44元稿费。我拿着汇款单到邮局取稿费,那位看起来刚工作不久的女工作人员,竟然给了我440元,我请她再核对一下,她脸色立马通红,慌忙收回错发的钱。那可能是她半年的工资。这是题外话了。

收到书就放在我办公室的书柜里,退休时打包回家,整理书柜时想起那本书,怎么也找不到了。心想,也不是什么重要的或值钱的东西,就放下了。可是最近几年,简直就像自己曾经丢了孩子一样,时不时想起来,心里就要懊恼一阵子。后来就想起到网上查一查这本书的消息。前几年查到了,二手,卖60多元,没舍得买。最近又想起这书,实在想买一本作个纪念。于是查遍网络。有第一版1989年的,还有1990年和1991年的三种版本,最贵的200元,最便宜的69元。还有一本在十年后出版的书,叫《残缺的窗栏板》,也收录了这篇文章,二手价最高也标六七十元。想来想去,还是下决心买下了这两本二手书。

书到了,心里的惦念也放下了,不会因此再懊恼,也不会因此再惆怅了。

其实,过去二十年都没在意,那是因为忙。

2023年8月1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