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在《丧乱帖》里,透露出,字与字之间的组合技巧

 新用户68016017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丧乱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佳作,除了笔墨的技巧,章法的字组处理,让人佩服,书圣就是书圣,全篇才62个字,用字组处理的就有45个字,如果按比例计算,70%的都是字组处理技巧,王羲之通过字与字的组合,上下左右的字,似乎织成了一张网,全局都在自己控制之内。

我很赞成这个观点,书法创作有时似下棋,初级选手,写一个字就是一个字,按顺序排序。中级选手可以看到3至5步,能考虑到左右上下行列的关系。高级选手全篇每一个字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从点线面到全局,因势就势,一切矛盾都可以轻松化解。高级选手创作,重全局用局部,创作能力就是全局把控能力,从整体到局部。

《丧乱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主要内容是记录修祖坟的事情,从破坏到要修缮,透露出自己悲痛的心情,篇幅不大,仅有八行,用尺牍形式来呈现。

第一行8个字分为三组

羲之用侧势,左齐右不齐

顿首用正势,呈上大下小的梯形

丧乱之极由大到小,彩用左齐右不齐

第二行7个字

“先”做单字处理

“墓”做单字处理,故意拉开空间。同右边字形成开合

“再离”一组,下大上小,向右下延伸

“荼毒追”一组,齐左不齐右,同右边形成扩散之散

第三行七个字,七个字分为五组

第四行8个字

第五行8字

第六行8字

第七行8字,分为三组

尾行6字分3组

王羲之同字异构的处理,有两个“羲之”,三个“顿首”,四个“奈何”,重复的词用不同的字组方式来处理,这样就会更多变化。

2个羲之

2个顿首

四个奈何

字组除了行与行之间的关系,1000多年前的古人,王羲之充分利用了组合的规则,这些自然组合现象,来源于树木、山丘、河流、通过大自然的视觉现象进行分类,探索其内在的规则,为后人总结了很多经验,例如大小的形状,齐与不齐的次序,开合之间的间隙,一个个立体美的组合,促成了字与字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美就是书法创作的工具,掌握的越多,“兵器库”的工具就越丰富,这也许正是书法创作的魅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