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获得与失去

 一中大语文 2023-08-17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2023春·江苏连云港·高二校考开学考试)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审题指导 】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考生需要注意题干中的大前提“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即“得”与“失”相伴相生,形影相随,尤其是新事物来临之时。“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规定了写作内容,考生需围绕互联网来讨论得到与失去的话题,思考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便利和与此同时产生的弊端。

互联网有利有弊,当今社会,互联网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开阔的视野、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然而,多彩的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丰富,但它也隐藏着无数危险。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如资讯获得既快捷又充分;购物、出行更加方便;社交沟通更为便捷等等,但人们也可能失去很多,如个人隐私、沟通能力、陪伴空间、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写作时,不用面面俱到,只需要选择自己最能把握的几项进行论述即可。

考生写作时,应联系现实生活,选择典型事件,展现网络弊端。但不能完全否认网络的价值,而是应该呼吁大家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尤其是呼吁青少年要有节制的使用网络,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要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要沉迷于网络而失去自我。

【参考立意】

1.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

2.合理运用互联网。

3.做理性网民,莫让网络网住灵魂。

【佳作展示】

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仿佛一叶扁舟,载着信息瞬时漂洋过海,带着正义的风浪,也卷着评论的乌云。它既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来传播真相与正义,传递温馨与温暖;也让围观者的阴暗与苟且有了肆虐的空间。

  我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这把“双刃剑”。

  确实,网络作为新时代的信息工具,其优势十分明显。它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列快车,带着我们奔向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比尔?盖茨曾说过:“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备受青睐,如朋友圈、视频聊天等都在无形中跨越时空的障碍,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河南郑州,44个小时内,全城接力,在朋友圈为3岁的男孩然然寻找丢失的小耳蜗,更是给严寒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春天的温馨与温暖。

  但与此同时,网络带来的弊端亦不容忽视。

  网络发言的自由性和匿名制度,再加上少部分人素质不高不辨是非,造成了许多不良现象,如网络语言暴力。事件围观起初形成的舆论的确可能倒逼不少公共事件从幕后走到台前,督促事件从失衡走向公平和正义。可是在缺少约束的网络虚拟时空中,自私、狭隘、刻薄等深潜在人性深处的“魔鬼”也会悄然伸出它的触角,很多人在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时就妄加评论,甚至诋毁辱骂。

  这样的肆意评论一旦主宰舆论风气,往往会隐藏事情的真相,进而“借刀杀人”。比如之前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不明真相的群众将一位正常行驶的女司机推上了风口浪尖,险些丧命的她却被扣上了“始作俑者”的帽子。若不是公安当局及时发文澄清,这一盏生命之灯是否会熄灭也未可知。

  言论自由不等于造谣自由。一个自由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充当无聊的看客与隐匿的喧哗者,这注定是一个没有公共精神的社会。

  因此,对于我们新一代的青年人来说,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保证网络言论的文明,确保自己言行有“节”;还要提高对不同信息的辨别能力,既不做言论自由的滥用者,也不做推波助澜的看客,做到有“智”明辨。正如《止学》中所言:“天贵于恒,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为了使中国“得以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应在道德法律约束内趋利避害,理性使用网络,做有节有智的优秀网民。

【同类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还有一个多月,高三学子将迎来毕业季。小刚同学想在毕业典礼上为全体师生送上寄语:“失去的,是无数的日子;获得的,是永恒的情谊。”其实,关于“失去”和“获得”,还有人曾说过:人总是一边失去,一边获得……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为情境性材料作文。材料由高三学子毕业季寄语感言引发对“得”与“失”的思考,因此写作时,应有适当的情境意识,建议首先假想自己是一名临近毕业高三学子,想象离别情景,创设真切动人的氛围,以情动人,而不是开篇即阐述得与失的哲学思辨。

当然,文章展开时,切忌拘泥于毕业季、高三生活等方面,而应延伸开来,可回溯历史,可揆诸现实,可联系生活体验、人生成长,乃至国家发展历程,论述“得与失”的关系。如个人发展规划,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取舍;如以坦然平和心态面对逝去、失去的时光、青春,积极乐观,瞻望未来。

就思维考查而言,“得”与“失”话题为二元思辨话题,论述时不宜割裂开来,分别论述“失去”“获得”的内涵和意义,而应始终将两者交织在一起,揭示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逻辑关系,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

【参考立意】

1、得之欣然,是指坦然

2、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关闭一扇窗,打开一扇窗,人生缺憾与希望并存

【金句速览】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徐志摩

人生浮沉,世事难测,当知得失随缘,闲淡由之。——白落梅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再打开一扇窗。——西方谚语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泰戈尔

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歌德

好句好段】

1、没有拥抱诗和远方,我们也不能选择苟且眼前。即便不能到达心之所往,也要把生活过得如“秋水共长天”般宽远。人生得失并存,你拥有了清风,就要交还明月。

2、苏东坡屡遭坎坷,依然“一蓑烟雨任平生”;郑燮遭罢免,却也“不患得,斯无失”。他们懂得笑看得失,所以即使不能一生遂顺,亦能活得惬意安乐。人生总是潮起潮落,但如果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你会发现,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3、总有人长嘘,得不偿失;总有人短叹,失之交臂。但人生在世,顶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华,是一种莫大的得。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一种无奈的失。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我们拥有一千双鞋,也只能穿一双。何不把得失看淡些,宠辱不惊来去无意,心中宁静,优雅随之。

【佳作展示】

得之欣然,失之坦然 

又是一年离歌起,流年似水,光阴如昨,在这个缱绻的毕业季,青春曼妙的少男少女们,不禁感慨:失去的,是无数的日子;获得的,是永恒的友谊。

其实,何止是青春离别散场,人生亦是如此。人生历程中,总是在不断失去:又在不断获得。成长过程中,我们失去的,是温暖的襁褓,柳荫下的秋千,三月里高飞的风筝,是童年的远歌……而收获的,是走向远方的独立,是远离青涩懵懂的成熟。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米兰昆德拉也说“生命之舟,仅限于承载必不可少之物”,有失有得,中外、古今不殊。 

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文学史上,那些才情卓绝的文人,他们的命运,有着惊人相似的宿命。无论是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还是杜甫的“文章憎命达”,无不朴素而深刻地揭示了文人卓绝才华与多舛命运之间的二元悖反。屈子、杜甫、苏轼、曹雪芹……他们除了诗文,一无所有。

用世俗眼光来看,他们失去了很多,亲人离散,长安日远,失去了优渥的生活,和青云直上的仕途。但正是因为失去,才使他们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沉潜于创作的孔颜之乐。失去名利,使他们从庙堂之高,走向江湖之远,与天地山川乃至宇宙,展开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或是走向田间地头,忧心民瘼疮痍,才有笔底波澜。失去世俗的名利,却获得了光耀千秋的墓志铭,神被历史拔擢为,俎豆千秋。  

揆诸当下,不少新青年,深谙失与得的智慧,学会取舍,规划自我,审慎抉择。

失其小,致其大。“科技小院”的大学生们,他们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对房子、票子、车子志在必得,而是放弃优渥的的学习生活环境,“自找苦吃”,与稻花蛙鸣为伴,与农民们共话桑麻,致力于科技兴农,将论文写在大地之上,写进乡村振兴的大蓝图里。君子通大道,沉潜在基层。杨宁、刘秀祥,这些大学生村官、教育守望者,毕业后,他们没有选择都市里的高楼、高新,而是选择回到家乡,他们或许失去了很多进阶的机会,却将自己青春的溪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江大河,必将激起最耀眼的浪花,必将成为乡村振兴黄钟大吕中最动人的音符,收获沉甸甸的人生。

失与得,是哲学辩证法,更是值得深思的人生命题。人生海海,世事纷繁,有失才有得。不吐故,怎能纳新?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因此,我们要学会取舍。

泰戈尔说:“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让我们吟咏这隽永的人生格言,理性面对人生的得失,得之欣然,失之坦然。

【思路导图】

得之欣然,失之坦然。

总(第1、2段):根据材料,创设真切的毕业情境,引出如何面对“得与失”的人生话题。

分(第3——7段):运用例证,评古论今,论述“得”与“失”之间的辩证关系

分一(第3、4、5段):回溯历史,从失与得中汲取智慧和教益。

分二(第6、7段):揆诸当下,论述如何主动取舍,汲取现实力量

总(第8段):深化论证,并呼吁期待,收束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