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十年,这几类60后和70后,将活成“最孤独”的一代

 舒山有鹿 2023-08-17 发布于广东

人老了,最大的 失败 并非孤独终老,是缺乏这2点

有诗云:“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再漂亮的美人,也跟上了年纪的名将一般,到老了,就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光彩和姿态,只剩下孤独的背影,以及苍白的头发。

名将、美人害怕衰老,普通人更加害怕衰老。人,只要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和风险。还有一些人,会孤苦地活过往后余生。

就拿农村的留守老人来说,他们一来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二来没有子女在身旁孝顺,三来缺乏一定的钱财保障,那他们的晚景绝对是凄凉的。

难道说,城市的老人就不会遇到这些事儿吗?并非如此。随着老龄化愈发严重,未来有很多人,都需要“孤独终老”。

未来十年,这几类60后和70后,有可能活成最孤独的一代人。

作家大卫 欧文新作 这个 震耳欲聋的世界 正在伤害我们的听力

一、只有一个子女的60后和70后。

在小农社会,人们都宣扬“多子多福”的理念。身边的孩子多了,父母的晚年才有保障。

这种“多子多福”的观念,在今时今日,到底适不适用呢?既适用,也不适用。适用在于,孩子多,确实人丁兴旺。不适用在于,孩子有可能会不孝。

假设孩子比较孝顺,那一个孩子,真的能养活两个老人吗?养不活。同时,孩子大学毕业后,多半需要到大城市打拼,告别老家,远离父母。

一个孩子,既养不活父母,也无法时时刻刻陪伴在父母的身边,那无数父母“孤独终老”,就是大概率的情况了。

如果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那肯定有一个孩子会留在老家陪伴父母,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到大城市打拼。所以说,孩子多一点,父母的保障才能多一点。

就跟牛拉车一样,两三头牛拉一辆车,绝对轻松。反之,一头牛拉两辆车,终究会累死这一头牛。结果,两代人都活得不幸。

重阳节 让爱的陪伴永不缺席

二、缺乏钱财保障的60后和70后。

在这个“以钱为主”的年代,不管我们做什么,都离不开“钱财”二字。有钱,万事万物都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没钱,那生活就悲惨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的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不怕生病,也不怕吃苦,最怕赚不到钱,被“穷病”加身。

在农村,如果中老年人有一定的存款,那孩子未必需要背井离乡。在城市,如果中老年人有一定的钱财,那全家人都会活得其乐融融。

官方认为,在2035年左右,中国的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的阶段。未来十年,“存款”二字显得愈发重要。

那时候的老年人,就是当下的60后和70后。身处“养老内卷”当中的他们,别说安享天伦之乐了,也许连“安稳”都做不到。

钱财的保障,是一个人活得幸福的根源。一旦缺乏钱财,不仅亲朋好友会远离我们,就连余生的日子,也不好过。

心理社工丨 带你重回梦乡,重新与爱相拥

三、需要退而不休的60后和70后。

近两年,出现了一个词,退而不休。大致意思是,你虽然到了60岁,退休了,但由于某些问题,你依旧需要继续打工。

60岁后的男性,只能当看大门的保安。60岁后的女性,只能帮别人洗碗拖地。他们没有任何的选择,因为他们的退休收入,还不够日常的一日三餐。

很多人会疑惑,没有钱,退而不休去打工,还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孤独终老呢?因为他们的孩子,也需要外出打工。

父母是打工人,那孩子十有八九也是打工人。而且,现在996的问题特别严重,年轻的孩子有可能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又如何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呢?

当代的年轻人,既结不起婚,生不起孩子,哪怕买了房,也只能掏空父母的钱包。搞来搞去,受伤的还是父母。

退而不休,不是什么好现象,这是“失去天伦之乐”的开始。

人老了,最大的 失败 并非孤独终老,是缺乏这2点

四、身体出了问题的60后和70后。

民间有句老话,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的挺拔。身处困境,才知道谁是真情人,谁是无情人。外人如此,亲人也如此。

你生病了,亲人有可能会对你好,也有可能抛弃你。你卧病在床了,子女有可能会服侍你,也有可能不理你,让你在床上被病痛折磨。

如今,都是前者偏少,而后者偏多。比如,孩子在大城市打拼,而你在农村,一旦你生病了,孩子绝对抽不出时间回家。

要想“养儿防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孩子有孝顺的心,以及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两点,如今很多人都缺乏。

所以说,未来十年,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那60后和70后会更难。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