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说 |女人的一生中有几个抑郁发作危险期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8-17 发布于北京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亿多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这个黑狗,已经悄悄爬上了中国国人十大死因排行榜。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说上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而在这之中,有心理医生根据临床数据研究发现,女性占总数的60%,患病概率是男性的一倍。


很多人理解的抑郁症可能都是多愁善感,比较内向的人才会患上,其实很多平时性格开朗的也会患上抑郁症。身为女性,一定要了解女人一生中几个重要的抑郁发作危险期,才能提早防备

今天我们有请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肖春玲来给我们讲讲《女人的一生中有几个抑郁发作危险期》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作者小档案

肖春玲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心理科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会员及学会网络精神病学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会员;

2002年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人才;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十百千”优秀卫生人才;

2013年被聘为北京市心理咨询评审专家。

山东大学医学硕士,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及研究工作,技能优秀,科研能力强。

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多次参加心理救援工作如马航救援等。

女性一生当中有两个阶段抑郁发作比较突出的高危时期:产褥期和更年期。还有两个时期相对前两者不是很突出:经前期和妊娠期。这4个阶段是女性体内雌性激素急剧改变的重要时期。

为什么准妈妈们会患上产后抑郁症?


“产后,一方面,体内的孕激素水平从产前的高位迅速回落,这种激素的急剧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人的心理带来影响;另一方面,初为人母,人生角色也一下子从“孩子”向“母亲”转变,这种转变也会令到个别产妇焦虑、不安乃至无所适从。”

“此外,产后陡然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常常令许多产妇'如临大敌’。产前,许多准妈妈所面对的家庭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或许只是夫妻俩。而产后,面对不仅仅是新增的孩子,还有月嫂、家婆、母亲以及什么七姑八大姨等照料者。这些照料者,由于成长经历、价值体系以及育儿观念等与产妇存在许多差异,导致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人际冲突,从而加重了产妇的心理负担。”

最后,产后因夜间哺乳等导致作息紊乱、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都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的导火线。

产后抑郁该怎么避免和预防?


产后更多的会出现动力缺乏,厌烦情绪,同时表现为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乏力,便秘,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严重时自尊心降低,自我评价低,失望,自觉无助感,这些都可能成为自杀或杀宝宝的诱因,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避免和预防呢?

在涉及产后抑郁治疗之前,我想先谈点可以追溯至西汉《礼记内则》中的“月内”,即我们现在说的“坐月子”,是协助产妇顺利渡过人生生理和心理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产妇的多个系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一定时间调节心理状态,修复机体的功能。

因此,坐月子是一个女人做妈妈的缓冲期。“坐月子”讲究产后4周,而抑郁症状往往出现在是产后2周,在这关键期中处理好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及家庭矛盾直接关乎着产妇的身心健康。月子期间绝大部分产妇都是得到了重视及保护,所以轻微的情绪波动在自我调节之后也就渐渐消失。

对于临床症状显著的产妇,产后抑郁不一定预示着精神病理学问题,女性分娩后的发生率约50%-85%,包括有情绪反应、哭泣、易怒等症状。它具有时限性,时间定义为在产后十天内。

由于产后忧郁没有重大功能损害并有时限性,所以无需药物特殊处理。

1、加强孕期保健:重视孕妈心理健康,对有不良个性,家族遗传史的,要足够重视,及时发现,适当处理,对筛查出有精神症状的孕妈进行监测和干预。

2、生产期做好准备:宝妈及宝爸学习孕期的相关知识,消除孕妈紧张,恐惧的情绪;

3、产褥期保健:应该重视的是产妇心理保健,对那些分娩时间长,难产或有不良怀孕结局的产妇,及时给予心理护理,避免精神刺激,还应该实行母婴同室,坚持母乳喂养,以减轻产妇的体力和心理负担。

鼓励家属共同参与,正确认识产后抑郁症,勇敢面对,及时治疗,很多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缓解或症状消失。但是,若再次怀孕,复发率可达50%,所以针对生育二胎的妈妈们,就要严密监测、积极引导和关怀,需要丈夫更多的关注及人际心理治疗才可痊愈。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为您严选新好物,以趣味笔法治愈心灵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